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承晚政府时期
1)  the period of Syngman Rhee Government
李承晚政府时期
2)  Syngman Rhee
李承晚政权
3)  Rhee Syngman
李承晚
1.
In this period,repetitive conflicts appeared between President Rhee Syngman and congress,leading to the earliest constitutional crisis in the history of ROK.
总统李承晚与国会之间在总统职位连任问题上进行反复较量并造成了韩国历史上的宪政危机。
4)  late Qing government
晚清政府
1.
The Surveying about the Process of Purchasing Foreign Warships by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Relative Persons Relationship (1874-1884);
晚清政府向西方购买舰船过程与其中的人事考察(1874—1884)
2.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 issued large numbers of government bonds which failed to play a proper role in ensuring financial stability,adjusting financ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所发行的大量公债,未能充分发挥其稳定财政、调剂金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3.
Since their coming to China, they not only took the basic financial business, but also created a relation with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by loaning.
外国在华银行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来到中国后,除了从事一些基本的金融业务外,还与晚清政府发生了借贷关系,并从中为自己和本国政府获取了巨大利益,同时它作为一支新生的金融势力,客观上对传统中国的金融业产生了推动作用。
5)  late Qing Dynasty
晚清政府
1.
Nationalism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催化与嬗变:民族主义与晚清政府的衰亡
2.
Gambling was one of the long-standing abuse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and badly threatened social security.
晚清政府视禁赌为一要务,考察晚清政府禁赌之态度与行动,大体上经历了严禁——驰禁——再行严禁的"马鞍型"历程。
6)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晚清政府
补充资料:李俊承居士(1888~1966年)
【李俊承居士(1888~1966年)】
  李俊承,法名慧觉,原籍福建永春,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出生,七岁启蒙,受儒家传统教育。及长,师事王绳烈、郑苍亭,读孔孟周易,旁及老庄,颖悟过人,两前辈许为大器。他的父亲继如公在南洋经商,俊承十七岁奉父命南渡,初在马来西亚森美兰州芙蓉市开设永兴公司,继而到星洲创立太兴公司,这是他在星洲事业的开始。他为人笃信诚厚,按部就班以求发展,信誉日著,事业日隆,成为新加坡的华人富商侨领。他热心于华侨教育,首先在森美兰州创办中华中学,嘉惠侨子。
  俊承以家庭传统,信佛虔诚。一九二五年北返故国,朝礼普陀山,皈依于印光大师座下,赐名慧觉。回到星州后,进一步致力于事业的拓展,先后购置大丰饼干厂,出任和丰银行总理,进而倡议和丰、华侨、华商三银行合并,即为后来华侨银行的总机构。又开创太安实业有限公司,事业愈为发达。
  一九三三年,星洲诸山长老转道、瑞于、瑞等,发起成立“佛教居士林”,首先与俊承相商,得到俊承的首肯,同意支持。继而邱淑园、黄曼士、庄笃明、庄丕唐、罗承德,及南京国民政府驻新加坡领事李仁等,都参加了筹备会。西元一九三四年,居士林正式成立,由俊承购得一幢楼房捐献,作为林址。初时林友百余人,多是商界、学界的知名人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邱淑园任林长,以林友日多,旧址不敷使用,乃商之于俊承,另购林址。俊承首先捐资以为倡导,乃购得金炎律十七号林址,奠定永久的基础。
  十年后,林友增加到一千余人,所址又不敷使用,乃于一九六〇年,复购得隔邻旧屋一所,土地三万余尺,两幢房屋合并使用。西元一九六五年,开会决议重建,推请长于建筑的转岸老和尚出任建筑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年十二月十九日动土,请俊承主持奠基典礼。施工五年,至一九七〇年竣工。新落成的林所,殿宇宏伟,楼阁庄严,在新加坡佛教道场中,是最为巍峨堂皇者。
  印度佛圣地鹿野苑的中华寺,也是俊承捐资兴建的。以一九二六年奉军入关,张作霖就任安国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新主人。张的谋士杨宇庭,利用职权,借故迫使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和尚出国游历,迎请在哈尔滨弘法的倓虚法师,到北京住持法源寺。道阶离京,赴印度朝圣迹,游历鹿野苑时,于荒烟蔓草中,发现一所唐代华僧所建的“支那寺”遗址。当时,锡兰的达摩波罗居士也在是处建塔,劝道阶予以重兴,道阶乃发下心愿,要在有生之年,予以重建。
  一九二九年,缅甸在仰光召开“世界佛教会议”,道阶代表当时上海全国性佛教组织的“中华佛教会”出席。在会中遇见新加坡代表转道和尚,会后随转道到星洲,以此与李俊承相识。道阶向俊承谈及重兴支那寺之意愿,俊承允予支持,乃与道阶、转道、瑞于诸师发起重建。两年后,道阶再赴印度,参加摩阿菩提学会在鹿野苑所建的塔寺落成典礼,复勘察支那寺,并计画重建事宜。返回星洲,召法徒德玉和尚抵星,第三度重去勘察,返回星洲后,事未果而道阶示寂,事遂搁置。
  一九三六年,国府要人戴传贤经过星洲,晤李俊承,谈及此事,戴氏亦十分赞成,允捐国币二千元为之倡导,槟城佛学院亦认捐三千叻币,而延置日久款未能集,俊承乃一身任之。一九三八年,俊承偕同德玉、演本二师,亲赴印度鹿野苑察看,乃独捐叻币三万,委由德玉和尚著手购地兴建。事后,俊承转赴各地,朝礼圣迹。
  一九三九年元月,德玉告以筹建事已准备就绪,俊承再度赴鹿野苑,主持奠基典礼,并易支那寺名为“中华寺”。是日参加典礼盛会者,有国民政府驻加尔各答总领事冯执正,侨界名人谭云山、丘庆昌,印度政界学界名流,印度菩提学会,及印度、西藏、缅甸、星洲各地来的佛教徒上千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