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献探究
1)  literature inquisition
文献探究
2)  Document study
文献研究
3)  literature study
文献研究
1.
Modern clinical literature study on TCM type of syndrome and its basis in hepatic fibrosis;
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依据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
2.
The article introduced specific method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literature study in th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阐述了中医文献研究的价值及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中医临床的发展离不开中医文献研究,并介绍了开展中医文献研究的具体方法。
4)  bibliographic study
文献研究
1.
From the angle of bibliographic study,it has reflected the cur.
以1989~200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红树林研究文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红树林研究文献的文献量和期刊种数的年份分布、作者及核心单位、载文期刊、期刊类别、文献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研究角度反映我国红树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  Research literature
研究文献
1.
From the angle of research literature, Transaction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Geography are chosen as sample of tourist and non tourist journal.
旅游研究文献是旅游研究水平、研究状况的反映和晴雨表。
6)  Literature research
文献研究
1.
Analyze and research on related reports of 56 cases of palpitation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angl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有关报道56篇进行分析研究,从文献中筛选出心悸辨证分型中比较公认的证型,再从公认的证型中提取证素,最后把在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证素依据中医理论归纳为临床常见证型,从而探讨心悸的证素分布规律和中医药治疗心悸的证型分类。
2.
From the viewpoint of literature research,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heart viscera-state theory,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symptoms and syndromes by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frequencies,cluster analysis,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probe into the regulation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heart diseases.
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梳理心藏象理论、辨证论治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历代有关心病证的症象,采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应用计算机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科学手段,探究心病证与症象的相关性,归纳心藏象辨证的规律。
3.
This literature research evaluates statu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about transition economies.
通过文献研究对转型经济国家的企业战略管理学研究状况进行了评估。
补充资料:对联自对的探究
对联自对的探究

[作者:刘发荣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录校:哈哈儿]
 
  一、什么是对联的自对?

  所谓自对,是指上联内某处自行对仗,与此同时,下联对应处亦自行对仗,这种对仗方法,叫做对联的自对。凡工整的自对,上下联间对应处可以不需对仗;或虽对仗,可以不用工对,这样全联便视为已对仗,并且是工对了。

  对联的自对可分为同句自对(或称句中自对)和邻句自对(或称句间自对)两类。

  (1)对联的同句自对。
  对联的同句自对,是指上下联分别在某一句之内完成的自对。现举例于下。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联(横线示自对处,下同):

  居此雄关,易守难攻,庸人慎勿自扰;
  凭斯险寨,克敌制胜,壮士尽能荣归。

  上联“易守难攻”与下联“克敌制胜”并不对仗,但上联“易守”与“难攻”自行对仗,下联“克敌”与“制胜”亦自行对仗,而且自对工整,这样,全联便视为已对仗了,并且视为是工对了。这种自对是在上下联的一句之内(即在第二句)完成的,所以称为同句自对。

  ▲上海市豫园一笠亭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上联的“游目骋怀”与下联的“仰观俯察”并不对仗,又上联“崇山峻岭”与“天朗气清”亦不对仗,但上联首句“游目”与“骋怀”自对,第二句“崇山”与“峻岭”自对。下联首句“仰观”与“俯察”自对,第二句“天朗”与“气清”自对。这样,全联便视为已经对仗,并且是工对了。

  ▲南京市夫子庙明远楼联:

  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
  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遗。

  上联“俯伏低徊”与下联“江山人物”并不对仗,但上联“俯伏”与“低徊”自对,下联“江山”与“人物”亦自对,这样,全联便算对仗了。

  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中说:“对联(喜联、挽联、楹联、春联)在原则上须用工对(包括借对和“诗”、“酒”一类的对立语),不大可以用邻对、更不能用宽对。”(见该书P·175)表明对联在词类对仗的要求,高于律诗对仗的要求。所以,有时即使上下联之间已经对仗,只是不太工整,作者为了求工,亦常采用自对方法,以作补救。现举例如下。

  ▲上海市徐光启墓联:

  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
  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这副对联,上下联间已经对仗,但不是工对。上联首句“历”(指历法)与“农”(指农学),都属知识类名词。下联“将”与“相”都属官职类名词。不同门类的名词相对,自然是属于宽对。但上联“治历”与“明农”自对,下联“出将”与“入相”自对,都是同门类的名词相对,是属工对。同理,上联“经天纬地”与下联“奋武揆文”相对,是属宽对。但上联“经天”与“纬地”自对,下联“奋武”与“揆文”自对,都属工对,这样,上下联间虽然是宽对,但经自对补救后,全联便视为工对了。

  ▲辽宁省海城茅儿寺多罗亭联:

  佳日值春秋,对水郭烟村,回望平铺图画好;
  群贤聚觞咏,喜河声山色,一齐飞送酒樽来。

  这副对联的上下联间虽已对仗,但不工。上联首句“春秋”与下联首句“觞咏”只是宽对。但上联“春”与“秋”自对,下联“觞”与“咏”自对(属“诗”、“酒”一类的工对),却是极工的。由此可见,同句自对不限于由两个字组成的词相对。单个字词亦可相对。上联“水郭烟村”对下联“河声山色”也只是宽对。但上联“水郭”与“烟村”自对,下联“河声”与“山色”自对,却属工对。经过自对补救后,这副对联就工整了一些,但因还有其他词类对得不工,所以全联仍称不上工对。

  (2)对联的邻句自对:
  对联的邻句自对,是指上下联分别在相邻的某两句之间完成自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