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figure of Beijing
北京形象
1.
In my paper,the figure of Beijing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the figure of Beijing city which is full of culture expressions and spiritual thickness in lots of literary output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it is brought about by gifted authors and consisted in the literature world.
本文所探讨的现代文学中的“北京形象”指的是现代时期以北京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中所建构起的具有文化风情与精神厚度的北京城的形象,是存在于文学世界中的由作家们的特殊感受所创造出的一座具有文化品格和文化力量的城市的形象。
3) Beijing 325 m Meteorological Tower
北京325m气象塔
4) Beijing Ancient Observatory
北京古观象台
1.
The Beijing Ancient Observatory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北京古观象台与中西文化交流
5) "Northeast China" image
"东北"形象
补充资料:形象
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作家的美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
文学形象是文学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范畴。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别林斯基论文学》第11页)对于文学形象,象对于整个文学一样,应当在同现实生活的关系中加以把握。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其中包括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人物以及生活细节等等,因此,作为反映结果的文学形象也具有层次不一的丰富内涵,从而产生了这一概念的多义性。大致说来,形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作品的具体因素如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恩格斯所说作品的思想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致敏·考茨基》),其中的"场面"、"情节"便是指广义文学形象。别林斯基所说文学家"用形象和图画说话"(《别林斯基选集》第 2卷第429页),也可以这样理解。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的含义相同或相近。高尔基所说文学"把真理化为形象──人物的性格和典型"(《文学论文选》第409页),便是指狭义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的概念直接来源于近代欧洲的文学理论,如上述别林斯基、高尔基的言论。这以前可上溯到欧洲古代摹仿说中的类似概念,如柏拉图所说的"摹本",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图象"、"形象"、"性格"等。形象作为一个有确定内容的美学术语始于黑格尔的《美学》:“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诗的观念功能可以称为制造形象的功能"。但在黑格尔包罗万象的美学体系中,形象具有多义性。别林斯基等后来一些美学家的形象理论接受了黑格尔观点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形象"一词开始时仅指人的面貌形状,后来"象"、"形"、"形象"(又作"形相"、"形像")具有了文学、绘画上的含义,如陆机《文赋》所说的"期穷形而尽相",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说的"神用象通",谢赫《古画品录》所说的"取之象外"等,开始接近了现代的广义文学形象的概念。接近于现代的狭义文学形象(人物形象)的术语,则有"人"、"人物"、"角色"、"性格"等。
在文学形象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认识。按照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文学形象被看作是客观精神的表现,例如柏拉图所说"摹本的摹本";黑格尔所说"感性的显现"的底子乃是"理念";刘勰所说"丽天之象"、"理地之形"都是"道之文"("道"也是一种客观精神)等。按照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文学形象被看作单纯主观的产物,例如康德所说"一个客体的表象的美学性质是纯粹主观方面的东西";而文学艺术形象是先验的主观想象的"观念的游戏"的产物(《判断力批判》)。中国明代公安派把主观的"性灵"、"心灵"夸大为一种“搜之愈出”的源泉,足以使作品有"呈奇"的形象表现(袁宏道《珂雪斋文集》卷三),也属这一类。按照唯物主义观点,文学形象被看作是与事物相一致的,是"肖乎物"、"肖其自然"(叶燮《原诗》)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则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形象就是这种反映的特殊形态。
文学形象作为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既有一般艺术形象的共同特征,又有它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
①可感性。文学形象同一般艺术形象一样,具有知觉、表象和想象所能把握的生动可感的属性。它不同于科学上标示抽象一般的种类、性质的图示和模型,而是表现为具体、生动、独特和个别的形态,或是一片景象,或是某个人物。由于语言是抽象概括的符号,很难用于直接再现事物的可感属性(只是在使用拟声词和模拟人物语言声调时才接近于这种属性),因此一般说来,文学形象不可能象造型艺术形象和音乐艺术形象那样为视觉和听觉的感官直接把握。然而"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它具有概括一切的功能,这又使它不受直接感知的局限而能自由灵活地引起人们各种具体生动的想象。因此文学形象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现实。它能够诉诸人们的多种知觉感受,除了视觉和听觉,还有嗅觉、触觉、味觉等,能够引起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造"的想象活动,使读者恍如身历其境。
②完整性。文学形象不是支离破碎的描绘和抒情,尽管有时只写了一草一木、一言一笑,但却能构成一个整体(一片风景或一个人物)。如果个别的片断描写互相脱节或矛盾,就不可能形成完整的形象;而必须互相呼应,构成某种合适的联系。如鲁迅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时说:"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集外集·〈穷人〉小引》)可见合适联系的片断描写足以烘托出完整的人物形象。作品中各个形象的互相结合还构成形象体系的完整性,例如单个景物与大片风景的统一,人物性格与环境、情节的统一等等,形象的完整性表明形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对生活形象加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概括性产物;因而形象的完整性是构成典型人物形象的重要条件。能否写出完整的形象是判别作品的艺术性的标志之一。
③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文学形象是作家头脑的创造性产物,它既具有模拟、描绘对象的客观性方面,也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观性方面,它是造型性(或称"描绘性"、"描塑性")和表情性的统一,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所谓"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意象"、"意境"等都包含这种意思,文学形象的这两方面的明显程度并不一律,在叙事性作品中造型性较明显,在抒情性作品中表情性较明显,但任何文学形象都必然同时具有这两方面。丝毫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纯客观性"的文学形象是不存在的,单纯表达作者的心情而不作真切的描绘也谈不上形象的塑造。文学形象无论以什么形态出现,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态度、思想倾向、审美评价,尽管有时很含蓄或出于不自觉。有时,作者遵循正确认识的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忠实的描绘,所塑造的形象会与自己的理想和眼界并不一致甚至相矛盾,这就是所谓"形象大于思想"的情况。即使如此,形象也会体现作者世界观的某些因素,仍然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④艺术感染性。文学形象能够使读者感受时代、社会的脉搏,在想象中接触人物的生活,体验人物的命运,流连于风光景物之中,从而产生情绪的激动和共鸣;使读者更加集中地欣赏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瞻仰崇高的人物和业绩,领会艺术上的悲、喜的感情,判别美好和丑恶,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它的艺术真实性和激情功能。特别是感情因素浓厚的作品,更是着重以形象的情绪因素发挥它的艺术感染作用。同时,文学形象还往往借助于艺术形式及语言的节奏音韵等手段来加强艺术感染性,这在韵文特别是格律体诗歌中更为明显。此外,文学形象还可以同其他艺术形象相配合,如与绘画艺术形象相配合(作品插图、诗配画、题诗国画等),与音乐艺术形象配合(谱曲、配乐朗诵等),与戏剧、曲艺和电影等表演艺术形象相配合,以加强艺术感染性。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性是作品艺术力量的重要条件。
文学形象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是学术上继续探讨的对象。
文学形象是文学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范畴。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别林斯基论文学》第11页)对于文学形象,象对于整个文学一样,应当在同现实生活的关系中加以把握。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其中包括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人物以及生活细节等等,因此,作为反映结果的文学形象也具有层次不一的丰富内涵,从而产生了这一概念的多义性。大致说来,形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作品的具体因素如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恩格斯所说作品的思想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致敏·考茨基》),其中的"场面"、"情节"便是指广义文学形象。别林斯基所说文学家"用形象和图画说话"(《别林斯基选集》第 2卷第429页),也可以这样理解。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的含义相同或相近。高尔基所说文学"把真理化为形象──人物的性格和典型"(《文学论文选》第409页),便是指狭义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的概念直接来源于近代欧洲的文学理论,如上述别林斯基、高尔基的言论。这以前可上溯到欧洲古代摹仿说中的类似概念,如柏拉图所说的"摹本",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图象"、"形象"、"性格"等。形象作为一个有确定内容的美学术语始于黑格尔的《美学》:“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诗的观念功能可以称为制造形象的功能"。但在黑格尔包罗万象的美学体系中,形象具有多义性。别林斯基等后来一些美学家的形象理论接受了黑格尔观点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形象"一词开始时仅指人的面貌形状,后来"象"、"形"、"形象"(又作"形相"、"形像")具有了文学、绘画上的含义,如陆机《文赋》所说的"期穷形而尽相",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说的"神用象通",谢赫《古画品录》所说的"取之象外"等,开始接近了现代的广义文学形象的概念。接近于现代的狭义文学形象(人物形象)的术语,则有"人"、"人物"、"角色"、"性格"等。
在文学形象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认识。按照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文学形象被看作是客观精神的表现,例如柏拉图所说"摹本的摹本";黑格尔所说"感性的显现"的底子乃是"理念";刘勰所说"丽天之象"、"理地之形"都是"道之文"("道"也是一种客观精神)等。按照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文学形象被看作单纯主观的产物,例如康德所说"一个客体的表象的美学性质是纯粹主观方面的东西";而文学艺术形象是先验的主观想象的"观念的游戏"的产物(《判断力批判》)。中国明代公安派把主观的"性灵"、"心灵"夸大为一种“搜之愈出”的源泉,足以使作品有"呈奇"的形象表现(袁宏道《珂雪斋文集》卷三),也属这一类。按照唯物主义观点,文学形象被看作是与事物相一致的,是"肖乎物"、"肖其自然"(叶燮《原诗》)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则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形象就是这种反映的特殊形态。
文学形象作为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既有一般艺术形象的共同特征,又有它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
①可感性。文学形象同一般艺术形象一样,具有知觉、表象和想象所能把握的生动可感的属性。它不同于科学上标示抽象一般的种类、性质的图示和模型,而是表现为具体、生动、独特和个别的形态,或是一片景象,或是某个人物。由于语言是抽象概括的符号,很难用于直接再现事物的可感属性(只是在使用拟声词和模拟人物语言声调时才接近于这种属性),因此一般说来,文学形象不可能象造型艺术形象和音乐艺术形象那样为视觉和听觉的感官直接把握。然而"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它具有概括一切的功能,这又使它不受直接感知的局限而能自由灵活地引起人们各种具体生动的想象。因此文学形象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现实。它能够诉诸人们的多种知觉感受,除了视觉和听觉,还有嗅觉、触觉、味觉等,能够引起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造"的想象活动,使读者恍如身历其境。
②完整性。文学形象不是支离破碎的描绘和抒情,尽管有时只写了一草一木、一言一笑,但却能构成一个整体(一片风景或一个人物)。如果个别的片断描写互相脱节或矛盾,就不可能形成完整的形象;而必须互相呼应,构成某种合适的联系。如鲁迅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时说:"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集外集·〈穷人〉小引》)可见合适联系的片断描写足以烘托出完整的人物形象。作品中各个形象的互相结合还构成形象体系的完整性,例如单个景物与大片风景的统一,人物性格与环境、情节的统一等等,形象的完整性表明形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对生活形象加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概括性产物;因而形象的完整性是构成典型人物形象的重要条件。能否写出完整的形象是判别作品的艺术性的标志之一。
③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文学形象是作家头脑的创造性产物,它既具有模拟、描绘对象的客观性方面,也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观性方面,它是造型性(或称"描绘性"、"描塑性")和表情性的统一,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所谓"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意象"、"意境"等都包含这种意思,文学形象的这两方面的明显程度并不一律,在叙事性作品中造型性较明显,在抒情性作品中表情性较明显,但任何文学形象都必然同时具有这两方面。丝毫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纯客观性"的文学形象是不存在的,单纯表达作者的心情而不作真切的描绘也谈不上形象的塑造。文学形象无论以什么形态出现,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态度、思想倾向、审美评价,尽管有时很含蓄或出于不自觉。有时,作者遵循正确认识的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忠实的描绘,所塑造的形象会与自己的理想和眼界并不一致甚至相矛盾,这就是所谓"形象大于思想"的情况。即使如此,形象也会体现作者世界观的某些因素,仍然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④艺术感染性。文学形象能够使读者感受时代、社会的脉搏,在想象中接触人物的生活,体验人物的命运,流连于风光景物之中,从而产生情绪的激动和共鸣;使读者更加集中地欣赏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瞻仰崇高的人物和业绩,领会艺术上的悲、喜的感情,判别美好和丑恶,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它的艺术真实性和激情功能。特别是感情因素浓厚的作品,更是着重以形象的情绪因素发挥它的艺术感染作用。同时,文学形象还往往借助于艺术形式及语言的节奏音韵等手段来加强艺术感染性,这在韵文特别是格律体诗歌中更为明显。此外,文学形象还可以同其他艺术形象相配合,如与绘画艺术形象相配合(作品插图、诗配画、题诗国画等),与音乐艺术形象配合(谱曲、配乐朗诵等),与戏剧、曲艺和电影等表演艺术形象相配合,以加强艺术感染性。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性是作品艺术力量的重要条件。
文学形象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是学术上继续探讨的对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