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健笔凌云
1)  Virorous writing soars to the skies
健笔凌云
2)  Lingyun
凌云
1.
Lingyun Zhuang 72 Wu and Censhi Chieftain;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与岑氏土司
3)  Lingyun of Guangxi
广西凌云
4)  LingYun tower
凌云塔
1.
Itˊs feudalism economy obtained the big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mediate stage of QingDynasty,while YuanJiang had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to construct the LingYun tower.
从其历史进程看,至清中期沅江封建经济得到大发展,此时已具备鼎建凌云塔的物质条件。
5)  soar to the skies and radiance of a sword
凌云剑气
6)  Lingyun tea leaves
凌云茶叶
1.
The solubl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six micro-elements in Lingyun tea leaves;
凌云茶叶中6种微量元素溶出率的研究
补充资料:毛凌云居士(1910~2000年)
【毛凌云居士(1910~2000年)】
  毛凌云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净土行者。他号惕园,是湖北省通城县人,清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出生。幼年入乡塾受儒家传统教育,及长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加入中国国民党,在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服务。自基层人员做起,以摘奸立功,历任军事委员会处长、国防部秘书、主任,国家安全局副主任及委员等职。一九四九年随服务机关来到台湾,五十四年届龄退休。
  惕园之崇信三宝,始于一九四九年,那时他在重庆任职,受善友丁敏之居士的接引,领他到重庆长安寺,听能海法师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历三星期听经圆满,偕妻郑侣梅,同皈依于能海法师座下,法名定西、定侣。惕园来到台湾后,一九五〇年春,在台北善导寺参加护国消灾利生荐亡法会,复随众人皈依于章嘉大师座下。能海、章嘉两位都是密宗大师,而惕园志在净土,不相契合,是年复经善友赵茂林居士引介,偕妻皈依于智光老和尚座下,法名净莲、净果。自此一门深入,专修念佛法门。同时他并深入经藏,研究教典。在阅藏过程中,凡有关持名念佛法门的文字,随阅读随节录,随加按语,辑成《念佛法要》四卷,自费印行三千册以结净缘。继而恐末法人情,喜简厌烦,难期普及,特再节录佛经祖语、及净土文中要语警句,辑为《念佛三要》一书,先后征印五版数万册,普赠海内外。
  惕园自公职退休后,益发精进不懈,他自思净土法门,从行门入者,六字洪名即可涵摄一切;惟若自解门入,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如此,则非深入三藏,难于寻究。这时适台北松山寺的道安法师,承接了由朱镜宙居士创办的“台湾印经处”,拟编印各宗丛书,嘱惕园先编印净土丛书。惕园即就已搜集所得的净土典籍,拟具目录及凡例草案,于佛教杂志上发布,征求目录以外的净土经典。历时数年,搜遍中外,到一九七一年冬,共搜集得净土典籍三百八十余种,乃精选出三百种,分编为经论、注疏、精要、著述、纂集、诗偈、行仪、史传八门,编纂成为洋洋大观的《净土丛书》。
  此后,毛惕园居士又以印光大师重刊的《净土十要》中、所附印的《往生论注》、《莲华世界诗》、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及《彻悟禅师语录》四书为基础,又加上了《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嘉言录》、《西方确指》、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解及注》、截流大师的《净土警语》、及《龙舒净土文》六种,依净土十要的体例,编辑为《续净土十要》。同时,坊间流通的《净土圣贤录》一书,初编为二林居士彭际清之侄彭希涑所辑,刊印于乾隆年间;续编为莲归居士胡珽所辑,刊印于道光年间;三编为苏州报国寺德森和尚所辑,刊印于一九三三年。而一九三三年以后,至民六十年(一九七一年)又复近四十年,往生者又不知凡几,他再为搜集料,得往生四众三百六十八人,辑为往生传四缉。
  毛惕园居士自一九五二年参加中国佛教会,任中国佛教会第二届监事、第三届至第八届理事、常务理事。协办佛学讲座、及影印大藏经等弘法利生事业。一九六八年,惕园复与佛教居士李謇、周邦道、丁俊生、钱召如等,发起成立“中华佛教居士会”。居士会成立,惕园先后担任该会理监事等职。毛惕园居士所编述的丛书,除《净土丛书》、《续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四编》等外,尚编辑有《观音灵感录续编》、《在家戒仪录要》,及《念佛法要》、《念佛三要》、《苦海梦》等书。
  《苦海梦》一书是毛惕园老居士个人生平自述,出版于一九七三年,是年惕园六十三岁。惕园晚年时,更增订《念佛法要》,将广钦老和尚、雪庐老人李炳南等近代往生高僧大德之法语增录之,并纂述《佛说阿弥陀经今译浅解》、《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太上成应篇浅解》、《文昌帝君阴骘文浅解》、《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浅解》(此三圣经浅解由扬善杂志社印行),可谓裨世良深。
  毛居士于二〇〇〇年夏历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安详念佛生西,享年九十一岁。
  毛凌云居士有《六十感怀》七律二首,录之如下:
  六十年来风雨频,备尝忧患与艰辛,乱离骨肉如飞絮,阅尽兴亡似转轮。
  一息尚存全仗佛,四恩未报耻为人,乐邦有愿终须到,赢得逍遥自在身。
  苦海无边任去留,急须放下猛回头,功召盖世空中电,富贵荣华水上沤。
  看破死生皆梦幻,愿修福慧少营谋,寸阴尺璧谁能买,一失人身万事休。
  (于凌波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