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ng Biwu's Legal System Thought for Ethnical Affairs
董必武民族法制思想
3) national rule of law
民族法制思想
1.
Dong Bowu s ideas about national rule of law are a component of his thoughts.
本文阐述了民族法制建设思想是董必武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董必武民族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董必武民族法制思想的根本目的;提出学习和研究董必武民族法制思想和实践,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4) National thought
民族思想
1.
Assessment on Jiang Zemin s national thought research;
江泽民民族思想研究述评
2.
About Sima Qian s ideological problem,the history world has discussed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such as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ought,economic thought,national thought,humanities thought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围绕着司马迁思想问题,史学界近年来从多个角度就其历史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民族思想、人文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
5) National thoughts
民族思想
1.
The Concept of China s National Thoughts and Its Development;
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
2.
The National Thoughts and Policies before QinDynasty;
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
3.
Mencius national thoughts are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thought of distinguishing the nationalities by culture, the thought of all nationalities being simply equal, the thought of discriminating minorities of unenlightened culture, the thought of integrating all the nationalities by turning wild people into civilized people.
本文认为孟子的民族思想主要由以文化作为标准划分民族的思想、朴素的民族平等思想、歧视少数民族落后文化的民族歧视思想、通过“以夏变夷”实现民族一体化的思想等四个部分组成,并对其作出分析。
6) national ideology
民族思想
1.
Record of An Awoken Scholar mainly reflect national ideology of Yong Zheng,whose advocacy was:the Hans and other barbrian races should get on well with one another;"morality and virtuous conduct"should be used to appraise the monarch of ethnic minorities;the enliqhtened ethnic polic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dealing with national relation.
《大义觉迷录》集中地反映了雍正的民族思想,主张“华夷一家”;应以“德”来评价少数民族君主;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应坦诚相待,推行开明的民族观。
2.
He debated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China by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ideolog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which centred round"civilization"and"etiquette", and farther put forwared some liberal ideas about correct comment on the monarch of minority natio.
但其中也反映了雍正的民族思想:他继承了我国传统儒家民族思想中以"文明""礼仪"辩夷夏的先进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对少数民族君主正确评价、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及在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上应以诚相待等开明的民族观,同时由于他继承的儒家民族思想本身所特有的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雍正的民族思想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补充资料: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 中国革命家,法学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 。名贤琮 ,号璧伍,又名用威。1886年3月5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县城的乡塾教师家庭,1975年4月2日卒于北京。青年时代留学日本。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4和1917年两次东渡日本攻读法律,从事律师工作。1920年与陈潭秋等在武汉组建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 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武汉地委书记、湖北省委委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筹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7年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回国后,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政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政治局常委。主要著作编为《董必武选集》。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