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DMS(二甲基硫)
1)  DMS(dimehtyl sulphide)
DMS(二甲基硫)
2)  Dimethylsulfide(DMS)
二甲基硫化物(DMS)
3)  DMS(dimethylsulfoxide)
二甲亚砜(DMS)
4)  dimethylsulfide
二甲基硫
1.
Dimethylsulfide Emission in Qingdao Near-shore Waters and Atmospheric Dimethylsulfid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青岛近岸海域二甲基硫排放和大气中二甲基硫浓度变化
2.
Research on the flux of dimethylsulfide from ocean;
海洋排放二甲基硫通量的研究进展
3.
The laser flash photolysis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reactions of dimethylsulfide (DMS) with OH?, NO3i and SOi4- radicals in solution.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技术研究了液相二甲基硫(DMS)与OH?,NO3i和SOi4-自由基的微观反应机理。
5)  dimethyl sulfide
二甲基硫
1.
Sea to air flux of dimethyl sulfide and its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二甲基硫的海—气通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methyl sulfide and ethyl mercaptan over layered K_(1-2x)Mn_xTiNbO_5 and K_(1-2x)Ni_xTiNbO_5
二甲基硫和乙硫醇在层状K_(1-2x)M_xTiNbO_5(M=Mn~(2+)、Ni~(2+))上的吸附与光催化氧化作用
6)  DMS
二甲基硫
1.
The Measurement of DMS Content in Beer;
啤酒中二甲基硫含量的测定
2.
The 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DMS During Mashing;
糖化过程中二甲基硫的形成及控制
3.
Study on DMS and DMSP producing by Alexandrium tamarense;
塔玛亚历山大藻生成二甲基硫和二甲基硫丙酸的实验研究
补充资料:二甲基硫

国标编号 31033
CAS号 75-18-3
分子式 C2H6S;(CH3)2S
分子量 62.13

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蒸汽压 64.64kPa/25℃;闪点-36℃ ;熔点-83.2℃;沸点38℃;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5;相对密度(空气=1)2.14;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多数无机物的溶剂、催化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对鼻、喉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和胸部不适。持续或高浓度吸入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液体或雾对眼有刺激性。可引起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35mg/kg(大鼠经口);LC50102235mg/m3(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空气)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前苏联(1978) 居民区大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08mg/m3(最大值)
前东德(1977) 大气质量标准 0.03mg/m3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 一级:0.03 mg/m3
二级:0.07~0.15mg/m3
三级:0.55~1.10mg/m3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0.33~5.2kg/h
前苏联(1975) 生活饮用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