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应伯爵
1)  Ying Bojue
应伯爵
1.
On the Tragic Life of Ying Bojue in Reliving His old Experience;
应伯爵旧梦重温的悲剧人生
2)  earlship
伯爵爵位
3)  earldom [英]['ə:ldəm]  [美]['ɝldəm]
伯爵
4)  Sir Burdon
伯顿爵士
5)  countess [英]['kaʊntəs]  [美]['kauntəs]
伯爵夫人
1.
The paper uses the Countess\'s two aria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deeply analyzes Mozart’comic opera《Le nozzo di Figaro》This opera with other two opera《Don Giovanni》、《Cosi fan tutte》have been called the three comic operas of Mozart, however, there is only one role which still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opera seria in this drama.
本文以伯爵夫人的两首咏叹调为切入点,对莫扎特这部喜歌剧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
6)  margrave [英]['mɑ:greiv]  [美]['mɑrgrev]
边疆伯爵
补充资料:应伯爵

西门庆“会中十友”之一。号“南坡”,行二,书中常称“应二爷”、“应二花子”。崇祯本增其表字“光侯”。最善帮嫖贴食,“会一脚好气球,双陆棋子,件件皆通”(第十回,崇祯本改在第一回)。他奉迎西门庆,无微不至,虽年龄比西门庆要大几岁,却口口声声赶着西门庆叫“哥”。西门庆行的事,他极力帮衬;西门庆吃用的东西,他每每“喝彩不已”,有时还卖弄其油嘴滑舌,说得出个所以然来,从而每每引得西门庆满心欢喜。他是西门庆家酒席上的老客,无论是节庆喜丧之日,或是聚亲会友,几乎每宴必到;有时即使与西门庆书房闲坐,也总待排出酒肴让他吃了才去。他深知西门庆喜乐好闹的性格,因此,每在酒席上,总是或与几个陪宴的妓女打闹逗乐,或不惜辛苦,调动他那张如簧之舌说笑话、耍贫嘴,每每逗得西门庆乐得不知所以。有时,他还故意做出种种难看的吃相来:抢果子、捞蜜饯、赌誓输酒……甚至把妓女郑爱月作情特意送给西门庆的亲口嗑的瓜子仁,也“两把喃在口里都吃了,比及西门庆用手拿时,只剩下没多些儿”(第六十七回)。

应伯爵抱西门庆的粗腿,是因为西门庆有钱有势,才有自己的实惠。他摽住西门庆梳笼李桂姐、留连勾栏,自己就可以从中拥妓吃喝(第十五回);他撺合西门庆与揽头李智、黄四合伙包揽香蜡,从中也就分得了份银(第三十八回);他替人向西门庆说情、借银、谋职,自然各有好处。他自己也常为生孩子、办满月酒之类,直接得到西门庆的周济(第六十七、七十五回)。为了进一步笼住西门庆,他还向西门庆推荐来了韩道国、水秀才、来爵夫妇等一班狐朋狗友,这些人有的得到西门庆的重用,而结果,却往往是背恩之徒。应伯爵在小说中以帮闲、丑角的面目出现,但丝毫掩盖不住他实也是个无耻透顶的大淫棍。且不说他最喜欢往院中行走,与妓女狎闹,有些甚至连西门庆也不知的粉头,他却讲得出来龙去脉。至于西门庆与妓女行房,他最热衷的是循踪觅迹,跟去“听觑”,待他们入港处闯将进去“抽个头儿”,按住光溜溜的李桂姐、郑爱月儿亲个嘴、咬口臂,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第五十二、六十八回)。一次韩金钏溺尿,他还爬于蔷薇花丛下,“伸手去挑弄他的花心”,真是下流之极(第五十四回)。他惯以朋友义气标榜自己,对西门庆说:“比来相交朋友做什么?哥若有使令俺们处,兄弟情愿火里火去,水里水去。愿不求同日生,只求同日死!”(第十六回)因此,西门庆最与他相得,把他视为知己,凡事最爱听他的。他几日不来,就要使小厮去叫,待他也极为慷慨。

然而,正是这个“誓同生死”的家伙,一见西门庆闭眼,尸骨未寒,就与李智、来爵等打成一伙,败西门庆生意,挖西门庆的墙脚,最先转向投靠另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张懋德而去(第八十回)。他不但“白嚼”了西门庆一场,还倒过来撺掇张懋德快娶了西门庆那盗财归院的第二房妾李娇儿,甚至还劝说张娶那“上画儿般人材”、“比唱的还乔”的潘金莲来“受用”,说:“你如今有了这般势耀,不得此女貌同享荣华,枉自有许多富贵。”(第八十回)可见其灵魂之卑污丑恶,也可见社会上帮闲小人的阴险势利!应伯爵是书中狐朋狗友、帮闲无赖的典型,他可以出卖人格,讨取主子的欢心,而主子的择定又以是否对自己有利可图为标准,一旦主子失去财势,那往日的花团锦簇、假荣虚华也便立刻烟消云散了。因此,他至死也未能摆脱贫困的窘境(第九十七回)。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