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RENCH PIANO WORKS
法国钢琴音乐
2) Chinese Piano Music
中国钢琴音乐
1.
Chinese Piano Music features;
论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特色
2.
Research in national timbre of Chinese piano music;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3.
The tim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the era when Chinese piano music developed vividly.
19世纪上半叶,钢琴这件西洋乐器传入中国,20世纪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蓬勃发展时期。
3) Chinese music for two pianos
中国双钢琴音乐
4) Piano Music
钢琴音乐
1.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Piano Music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文革”时期钢琴音乐及其风格特征
2.
Debussy s Piano Music and the Art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s Comparative Study;
德彪西钢琴音乐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比较研究
3.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Korea Piano Music and National Tradition;
韩国钢琴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民族传统
5) Chinese children piano music
中国儿童钢琴音乐
1.
On the functions of Chinese children piano music;
论中国儿童钢琴音乐的功能
6) composition of Chinese piano music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1.
In 1950s,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piano music developed into its prosperous stage.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10~20年代为初创时期,其创作技法简单,结构短小,基本表现为歌曲加伴奏的形式;20世纪30~40年代为发展成熟时期,创作技法逐步提高,旋律清晰优雅,织体结构简洁,民族特点突出;20世纪50年代为繁荣时期,专业创作群体形成,作品数量质量大大提高,民族风格鲜明;20世纪60~70年代,以民歌和民族器乐为原形的钢琴改编曲大量出现,改编曲风格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钢琴音乐创作出现多元化的特点,探索新技法、体现新风格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突出特征。
补充资料:法国音乐
法国音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最早居住在法国本土上的克尔特、高卢等部族的民间音乐。公元前58~前51年,罗马人征服了高卢人,形成高卢-罗马文化。纪元后最初几百年,法兰克人占领高卢,哥特人侵入法国西南部,勃艮第人侵入东南部,都带来各自的文化。上述这些部族的音乐,成为法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
关于法国民间音乐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 9世纪的文献。其中描述了古代的叙事乐、数字游戏歌,以及笛、风袋管、拨浪鼓和号角等乐器的使用,当时音乐在人民生活和宗教仪式中占重要地位。
法国民歌大部分都是单声部的,多为独唱曲,也有对唱曲。布列塔尼半岛流行一种由两个歌手轮流应答式的对唱,在每一段歌词的末尾为重唱。多声部歌曲主要流行在南方巴斯克和科西嘉地区。法国民歌的特点是注重歌词的吟诵,有些古老的曲调是将言语音调初步加工成咏叙调。典型的节拍是慇拍,有时与惍拍、庒拍结合,也有的歌曲是婰拍领唱和娺拍叠歌连在一起。古老的民歌大都从主音到五度音的曲调进行开始。有些地区的舞蹈音乐已经成为流行各地的著名舞曲,如布列塔尼的加沃特舞曲,普罗旺斯的法朗多尔舞曲等。法国民间音乐的调式主要是大调、自然小调,古自然调式和交替调式也很普遍。
中世纪的音乐 法国的专业音乐可以追溯到公元 5世纪的宗教音乐。直到8世纪上半叶,高卢人都是用高卢圣咏作为礼拜仪式用的音乐,其中含有多神教的和世俗的因素。到 8世纪末,由于加洛林王朝采用罗马教会典礼,格列高利圣咏排挤了高卢圣咏而居统治地位。利摩日、梅斯、鲁昂等地修道院成立圣歌学校推广格列高利圣咏。诺曼底、利莫赞等地有了符号记谱法,并有专门从事音乐研究的理论家。9 世纪查理曼大帝国崩溃和教廷衰退时期,宗教音乐中产生了新的音乐形式,鲁昂的瑞米耶日修道院和圣加尔修道院的僧侣创造了"西昆斯"(散文诗花腔歌调)和"特罗普"(填词花腔歌调)。这是世俗音乐对宗教音乐的渗透。利摩日城的圣马夏尔修道院的复调音乐活动,形成了欧洲音乐史上最初的乐派。自此至15世纪末,法国成为高度发达的复调宗教音乐中心。从11世纪起,世俗音乐有了很大发展,在流浪艺人、民间歌手中普遍流传的是抒情独唱歌曲"埃斯坦皮耶"和舞蹈歌曲"巴拉德"。12、13世纪,法国南方和北方的吟唱诗人成为单声部抒情歌曲的主要创作者。他们之中一类是出身于贵族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一类是出身于平民的专业作曲者。贵族出身的吟唱诗人由流浪艺人为他伴奏,平民出身的吟唱诗人把手艺匠、市民的特点带到这种艺术中来,所以它不仅仅是骑士的艺术。吟唱诗人演唱的多为爱情的、世态风俗的、十字军东征的内容。体裁有田园歌、晨歌、史诗歌、对唱游戏歌、埃斯坦皮耶等。北方的吟唱诗人以阿拉斯城为中心,它的代表作曲家亚当·德拉阿尔(约1250~约1306)创作了带有音乐的戏剧作品《罗班和马里翁》。
12世纪后半叶到13世纪,教会多声部音乐活动的中心从利摩日转到巴黎,出现了以莱奥南和佩罗坦为代表的巴黎圣母院乐派。这时的体裁除给格列高利圣咏曲调加上新曲调一直到 4个声部的奥加农以外,还有在圣咏曲调上加不同歌词的新曲调的经文歌以及所有声部的曲调都是作曲家新创作的"孔杜克图斯"等新体裁的出现,完成了所谓"古艺术"的发展阶段。
14世纪是所谓"新艺术"时期。法国是"新艺术"的发祥地,它已经表现出人们开始摆脱中世纪教规束缚,文艺复兴初期的世界观和美学观,音乐表现手法大大丰富了(见彩图)。这个时期的经文歌的最大特征是采用了等节奏型,即固定歌调和其他声部用同一节奏型反复,大大加强了乐曲结构的统一性。P.de维特里在他的理论名著《新艺术》(约1320)中探讨了有量记谱法以及节拍等问题,他称这种新型音乐为"新艺术"。"新艺术"的大师为G.de马绍,?邮率浪滓衾趾妥诮桃衾至椒矫娴拇醋鳌K鞯陌屠隆⒒匦瓒辔饺制靼樽嗟亩莱鞯?4声部弥撒曲《圣母弥撒曲》,是最早由一位作曲家独立完成的大型复调音乐。
15世纪,勃艮第公国的政治、经济力量迅速上升,文化繁荣,勃艮第乐派跃居欧洲复调音乐发展的前列。这个乐派的代表人物是G.迪费和G.班舒瓦,这个乐派主要从事复调音乐风格的探索和实验,因而大型复调音乐体裁得到发展。这个时期标志着从"新艺术"向文艺复兴风格的过渡。
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 16世纪,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法国音乐得到繁荣发展。代表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体裁是世俗的歌谣曲。歌谣曲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好,确立了法国音乐的民族性,有意识地不再模仿后期尼德兰乐派的繁琐的复调技法,向主调音乐演变,并恢复了法国式的简洁流畅和描绘性。它的代表人物是C.雅内坎。他的著名作品有《马里昂战役》、《狩猎》、《鸟之歌》、《巴黎的喧哗声》等。歌谣曲流行全欧,后来意大利以它改编的器乐曲称作"法国坎佐纳",是巴罗克时代飞跃发展的器乐的萌芽。这时的主要乐器是琉特、六弦维奥尔琴等,当时小提琴还是纯民间乐器,它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为主要乐器,这过程反映了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的尖锐斗争。
17~18世纪上半叶,法国史学家称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上称为巴罗克风格时期,此时盛行代表法国宫廷审美趣味的洛可可风格。在路易王朝的君主专制下,宫廷音乐兴盛起来。同时,由于与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数次联姻,也带来强大的意大利影响。1659年,上演了R.康贝尔(约1627~1677)的宫廷歌剧──田园剧《伊西》。1671年他的5幕田园剧《波莫娜》,在第1座法国宫廷歌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佛罗伦萨人J.-B.吕利是法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他的歌剧《阿尔米达》、《忒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历史英雄故事,具有抒情悲剧的特色。有许多舞蹈与合唱场面,戏剧性的独白──朗诵调吸收了法国古典悲剧的朗诵特点,从而表现出法语诗歌的韵律。吕利还设计了由慢、快、慢 3部分组成的"法国序曲"形式,对欧洲器乐发展有很大影响。吕利以后,法国歌剧向娱乐方向发展,抒情悲剧变成了嬉游演出。
18世纪中叶,J.-P.拉莫的田园诗般的牧歌式风格的歌剧问世。他的歌剧显然是受到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是《妩媚的异乡》、《卡斯托耳和波吕丢刻斯》。拉莫还创立了关于和弦、和弦转位、基本和声功能的学说。他和F.库普兰是法国哈普西科德学派的完成者,这个学派的风格以优美、典雅、运用民间舞曲素材、描绘日常生活情景、富于装饰音而著称。他们创造了舞曲性组曲和标题小品,并预示了近代钢琴的织体手法。
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歌剧 18世纪中叶,意大利趣歌剧传入法国,在音乐界引起激烈争论,史称"丑角论战"。实际上它是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平民知识界与贵族艺术代表之间、平民美学观点与贵族美学观点之间的斗争,结果产生了法国歌剧的新体裁。它的第1部作品就是 J.-J.卢梭的《乡村卜者》。剧中主人公不再是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而是平民百姓,以对白代替朗诵调。1702年巴黎建立意大利喜歌剧院,经常上演法国喜歌剧。
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一直到H.柏辽兹以前,法国民族音乐处于衰落时期,在法国乐坛上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外国作曲家,如C.W.格鲁克、L.凯鲁比尼、G.斯蓬蒂尼、G.罗西尼、G.迈耶贝尔等,他们长期居住在法国,许多作品都在法国创作和上演。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是以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为基础的,特别是他在巴黎时期创作的歌剧《伊菲格涅亚在陶罗人里》,它的抒情场面和世态风俗的场面,显然是借鉴了法国的歌剧传统。他的歌剧也影响了法国歌剧创作。
法国大革命前夕,出现了一种严肃喜歌剧。它宣扬人的高贵与卑贱不取决于它的出身,而取决于个人的品质,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拯救歌剧"作了准备。它的代表作曲家是比利时人A.-E.-M.格雷特里。他善于运用交响性的描绘手法,采用了后来称为主导动机的手法。他的著名作品是《狮心王理查》。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专政时期 法国大革命使音乐的社会性起了根本变化。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沙龙所垄断的音乐,现在走向街头广场,出现了革命群众庆祝活动的露天演出。这时最流行的革命歌曲有:《就这么办》、《卡马尼奥拉》,这两首都是民间曲调填词歌曲。C.-J.鲁热·德利尔的《马赛曲》,其旋律充满号角和呐喊声的音调,具有鼓舞性和号召性,节奏铿锵有力,充满英雄气概。这时的合唱和康塔塔为欢庆胜利、哀悼烈士、颂赞共和的革命活动服务;歌剧多为人民起义的、革命的题材所占领,并出现了"拯救歌剧",其代表作有J.-F.勒絮尔的《山洞》,凯鲁比尼的《洛多伊丝卡》和《两天》等。法国大革命时期音乐的群众性、社会性和伦理性,给后来的音乐艺术以巨大影响。
拿破仑专政时期(1797~1814),法国音乐处于停滞状态。表面上慷慨激昂、富丽堂皇,实质上装腔作势、华而不实的所谓"帝国风格"的作品充斥歌剧舞台。只有斯蓬蒂尼的《贞洁的修女》能够保持格鲁克歌剧的传统。他运用音乐的交响发展手法,着重刻划人物的激情和戏剧矛盾的冲突,为法国大歌剧,尤其是迈耶贝尔的创作开辟了道路,对柏辽兹的创作也有所影响。
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10~20年代法国喜歌剧开始浪漫主义化。它的代表作曲家之一是F.A.布瓦尔迪厄。他的喜歌剧《白衣姑娘》的主人公接近当时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运用了富于色彩的管弦乐手法(如采用了竖琴),在旋律上使用了苏格兰的音乐语言,从而使这部歌剧面目一新。19世纪30~40年代,在D.F.E.奥贝尔、A.亚当、E.L.阿莱维等人的喜歌剧中加强了抒情因素,运用了民歌素材。奥贝尔的喜歌剧《弗拉·迪亚沃洛》、《黑斗篷》、《青铜马》等,犀利机智,充满了法国式的俏皮。他的大歌剧《波蒂奇的哑女》是以1697年那不勒斯人民起义为题材,配合了当时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它在布鲁塞尔的首演(1830),激发了比利时人反抗荷兰人的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国音乐进入繁荣期。在歌剧创作方面有阿莱维的大歌剧《犹太女郎》,亚当的舞剧《吉赛尔》,以及创立了法国浪漫主义歌剧艺术的迈耶贝尔,他的代表作有《恶魔罗贝尔》、《胡格诺派教徒》、《非洲女郎》等。在器乐方面,作曲家H.柏辽兹对法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创立了标题交响曲。柏辽兹的交响音乐的特点表现在突出其舞台效果和标题性;他发展了拉莫、格鲁克、勒絮尔、斯蓬蒂尼在序曲方面的成就,并把维吉尔、莎士比亚、拜伦、歌德等古典文学大师笔下的人物形象带到音乐中来,恢复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性、民主性的艺术传统。柏辽兹是配器领域的革新家,他使管弦乐队具有了现代的编制和表现力,著有《配器法》。
30~40年代的巴黎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一个中心,许多国家的音乐家如F.F.肖邦、N.帕格尼尼、G.罗西尼、F.李斯特等都被吸引到这里来。法国小提琴学派从19世纪初起,对欧洲发挥了影响。它的鼻祖是J.-M.勒克莱尔。后来意大利小提琴家G.B.维奥蒂从1782年起在巴黎住了10年,他与他的弟子P.罗德、R.克鲁采和P.巴约的演奏形成了法国小提琴学派的风格。40年代末,法国歌剧受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抒情歌剧。其中浪漫曲、谣唱曲、叙事曲、咏叙调等比较生活化和室内性的形式代替了大歌剧的庞大结构,合唱与重唱得到发展。抒情歌剧的题材多取自文学名著,如C.古诺的《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A.托马的《迷娘》和《哈姆雷特》,J.马斯内的《维特》等。这些作品大都把爱情主题提到首位,而未能充分展示出原著的社会的和哲学的意义。有些则取材于东方,如G.比才的《采珠人》,L.德利布的《拉克美》等。
法国抒情歌剧的现实主义手法,在比才的歌剧《卡门》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可说是19世纪法国歌剧艺术的顶峰。它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逼真而生动,戏剧结构严整紧凑;世态风俗场面的音乐色彩丰富。但是比才的现实主义成就在以后的法国歌剧中没有得到发展。由于意大利真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使法国歌剧创作出现了自然主义的倾向。
芭蕾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在法国盛行,那时的最高成就是亚当的《吉赛尔》。到70年代,德利布把完整的戏剧结构和广阔的交响气势带到芭蕾中来,他的代表作是《葛蓓莉亚》和《希尔薇亚》。
50年代末出现了新的音乐戏剧体裁──轻歌剧。J.奥芬巴赫的轻歌剧题材多样,但中心主题都是描绘当代风尚,针砭当时的资产阶级道德,同时却又纵容了当时的轻佻低级的趣味。奥芬巴赫的抒情风格在他最后一部创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得到充分发挥。
巴黎公社和民族乐派 巴黎公社时期法国文化生活曾发生了重大转变。公社提出"艺术面向群众"的口号,号召艺术家们到群众中去。F.S.达尼埃尔成为当时杰出的音乐活动家。他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期间,曾拟定了一个教育改革方案,但由于公社失败,他被枪杀而未能实施。1888年,在里尔的一个工人节日上,第 1次唱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国际歌》,歌词作者为诗人鲍狄埃,作曲者为法国工人作曲家P.狄盖特。这首歌曲已经被全世界革命人民看作是国际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宣言。
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加强了复兴民族音乐传统的运动,促进了器乐的发展。1871年成立了民族音乐协会,它的组织者之一是C.圣-桑斯。他的器乐作品力求和谐严谨,艺术趣味纯正,风格典雅优美,但有时流于只求形式完美而忽略了内容的深刻性。从1886年起任民族音乐协会会长的是F.普朗克。他力求把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主义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壮崇高的情感,独居自省和欣喜若狂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并用半音和声和七和弦、九和弦形成浓重强烈的色彩。这一时期的器乐作曲家还有E.拉洛、E.肖松、E.夏布里埃以及有"法国舒曼"之称的G.福雷等等。
20世纪的音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C.德彪西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戏剧的影响,在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东方音乐的因素,创造出崭新的风格,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大丰富,他的创作倾向于描绘性,缺乏更深刻的思想性。德彪西在和声、调性、题材和配器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对现代主义音乐有重大影响。印象派的另一位大师M.拉韦尔,他和德彪西具有同样敏锐的色彩感和细腻的审美趣味。但德彪西是任凭想象力的自由驰骋,而拉韦尔更注重形式的严谨,喜好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尤其是西班牙的旋律和节奏。这一时期对法国音乐有所贡献的还有P.迪卡斯、福雷、C.科什兰、V.丹第、A.鲁塞尔等。
20世纪初,法国音乐界异军突起,E.萨蒂举起反对印象主义的旗帜,他的代表作是舞剧《炫技表演》。在萨蒂的影响下,被称为"六人团"的D.米约、A.奥涅格、普朗克、G.奥里克、L.迪雷、G.塔耶费尔(1892~1983),他们在创作上和思想上并没有统一的原则,只是在反对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共同立场上联合在一起。其中最多产的是米约,他醉心于各种手法的创新,一直到运用多调性的写法。奥涅格是瑞士人,他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使他名震全欧,他的最有价值的作品是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和交响乐作品。年纪最大的迪雷是法国共产党员,作有大提琴协奏幻想曲、弦乐四重奏曲等,他根据毛泽东的诗词谱写了由男高音、合唱与乐队的《长征》。奥里克是萨蒂的继承人,他头脑敏锐,天性幽默,音乐写得俏皮而富于独创性。普朗克的创作把古典的明晰和泼辣的讽刺结合在一起,晚年转为严肃的新风格,表现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和弦乐定音鼓协奏曲中。塔耶费尔是位女作曲家和钢琴家,作有钢琴协奏曲、钢琴叙事曲等。
1936年法国出现了一个新的青年作曲家团体"青年法兰西",参加的作曲家是O.梅西昂、A.若利韦等。他们公开声明拥护唯灵论,用现代的音乐技术宣扬天主教教义。梅西昂是现代西方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钻研印度音乐,研究鸟的歌唱,又深受19世纪C.-A.弗朗克作品的薰陶,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若利韦探求西方音乐与非洲、波里尼西亚、远东音乐的综合。他为电子乐器"马特诺电琴"和管弦乐队写的协奏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A.勋伯格和A.von韦贝恩的学生R.莱博维兹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著作宣扬十二音技法。他的学生P.布莱兹从韦贝恩的创作原则进一步演绎成整体序列的创作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P.谢菲尔(1910~
)和P.亨利(1927~
)试验创作具体音乐,他们的作品汇入了20世纪"先锋派"的潮流。
关于法国民间音乐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 9世纪的文献。其中描述了古代的叙事乐、数字游戏歌,以及笛、风袋管、拨浪鼓和号角等乐器的使用,当时音乐在人民生活和宗教仪式中占重要地位。
法国民歌大部分都是单声部的,多为独唱曲,也有对唱曲。布列塔尼半岛流行一种由两个歌手轮流应答式的对唱,在每一段歌词的末尾为重唱。多声部歌曲主要流行在南方巴斯克和科西嘉地区。法国民歌的特点是注重歌词的吟诵,有些古老的曲调是将言语音调初步加工成咏叙调。典型的节拍是慇拍,有时与惍拍、庒拍结合,也有的歌曲是婰拍领唱和娺拍叠歌连在一起。古老的民歌大都从主音到五度音的曲调进行开始。有些地区的舞蹈音乐已经成为流行各地的著名舞曲,如布列塔尼的加沃特舞曲,普罗旺斯的法朗多尔舞曲等。法国民间音乐的调式主要是大调、自然小调,古自然调式和交替调式也很普遍。
中世纪的音乐 法国的专业音乐可以追溯到公元 5世纪的宗教音乐。直到8世纪上半叶,高卢人都是用高卢圣咏作为礼拜仪式用的音乐,其中含有多神教的和世俗的因素。到 8世纪末,由于加洛林王朝采用罗马教会典礼,格列高利圣咏排挤了高卢圣咏而居统治地位。利摩日、梅斯、鲁昂等地修道院成立圣歌学校推广格列高利圣咏。诺曼底、利莫赞等地有了符号记谱法,并有专门从事音乐研究的理论家。9 世纪查理曼大帝国崩溃和教廷衰退时期,宗教音乐中产生了新的音乐形式,鲁昂的瑞米耶日修道院和圣加尔修道院的僧侣创造了"西昆斯"(散文诗花腔歌调)和"特罗普"(填词花腔歌调)。这是世俗音乐对宗教音乐的渗透。利摩日城的圣马夏尔修道院的复调音乐活动,形成了欧洲音乐史上最初的乐派。自此至15世纪末,法国成为高度发达的复调宗教音乐中心。从11世纪起,世俗音乐有了很大发展,在流浪艺人、民间歌手中普遍流传的是抒情独唱歌曲"埃斯坦皮耶"和舞蹈歌曲"巴拉德"。12、13世纪,法国南方和北方的吟唱诗人成为单声部抒情歌曲的主要创作者。他们之中一类是出身于贵族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一类是出身于平民的专业作曲者。贵族出身的吟唱诗人由流浪艺人为他伴奏,平民出身的吟唱诗人把手艺匠、市民的特点带到这种艺术中来,所以它不仅仅是骑士的艺术。吟唱诗人演唱的多为爱情的、世态风俗的、十字军东征的内容。体裁有田园歌、晨歌、史诗歌、对唱游戏歌、埃斯坦皮耶等。北方的吟唱诗人以阿拉斯城为中心,它的代表作曲家亚当·德拉阿尔(约1250~约1306)创作了带有音乐的戏剧作品《罗班和马里翁》。
12世纪后半叶到13世纪,教会多声部音乐活动的中心从利摩日转到巴黎,出现了以莱奥南和佩罗坦为代表的巴黎圣母院乐派。这时的体裁除给格列高利圣咏曲调加上新曲调一直到 4个声部的奥加农以外,还有在圣咏曲调上加不同歌词的新曲调的经文歌以及所有声部的曲调都是作曲家新创作的"孔杜克图斯"等新体裁的出现,完成了所谓"古艺术"的发展阶段。
14世纪是所谓"新艺术"时期。法国是"新艺术"的发祥地,它已经表现出人们开始摆脱中世纪教规束缚,文艺复兴初期的世界观和美学观,音乐表现手法大大丰富了(见彩图)。这个时期的经文歌的最大特征是采用了等节奏型,即固定歌调和其他声部用同一节奏型反复,大大加强了乐曲结构的统一性。P.de维特里在他的理论名著《新艺术》(约1320)中探讨了有量记谱法以及节拍等问题,他称这种新型音乐为"新艺术"。"新艺术"的大师为G.de马绍,?邮率浪滓衾趾妥诮桃衾至椒矫娴拇醋鳌K鞯陌屠隆⒒匦瓒辔饺制靼樽嗟亩莱鞯?4声部弥撒曲《圣母弥撒曲》,是最早由一位作曲家独立完成的大型复调音乐。
15世纪,勃艮第公国的政治、经济力量迅速上升,文化繁荣,勃艮第乐派跃居欧洲复调音乐发展的前列。这个乐派的代表人物是G.迪费和G.班舒瓦,这个乐派主要从事复调音乐风格的探索和实验,因而大型复调音乐体裁得到发展。这个时期标志着从"新艺术"向文艺复兴风格的过渡。
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 16世纪,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法国音乐得到繁荣发展。代表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体裁是世俗的歌谣曲。歌谣曲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好,确立了法国音乐的民族性,有意识地不再模仿后期尼德兰乐派的繁琐的复调技法,向主调音乐演变,并恢复了法国式的简洁流畅和描绘性。它的代表人物是C.雅内坎。他的著名作品有《马里昂战役》、《狩猎》、《鸟之歌》、《巴黎的喧哗声》等。歌谣曲流行全欧,后来意大利以它改编的器乐曲称作"法国坎佐纳",是巴罗克时代飞跃发展的器乐的萌芽。这时的主要乐器是琉特、六弦维奥尔琴等,当时小提琴还是纯民间乐器,它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为主要乐器,这过程反映了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的尖锐斗争。
17~18世纪上半叶,法国史学家称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上称为巴罗克风格时期,此时盛行代表法国宫廷审美趣味的洛可可风格。在路易王朝的君主专制下,宫廷音乐兴盛起来。同时,由于与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数次联姻,也带来强大的意大利影响。1659年,上演了R.康贝尔(约1627~1677)的宫廷歌剧──田园剧《伊西》。1671年他的5幕田园剧《波莫娜》,在第1座法国宫廷歌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佛罗伦萨人J.-B.吕利是法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他的歌剧《阿尔米达》、《忒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历史英雄故事,具有抒情悲剧的特色。有许多舞蹈与合唱场面,戏剧性的独白──朗诵调吸收了法国古典悲剧的朗诵特点,从而表现出法语诗歌的韵律。吕利还设计了由慢、快、慢 3部分组成的"法国序曲"形式,对欧洲器乐发展有很大影响。吕利以后,法国歌剧向娱乐方向发展,抒情悲剧变成了嬉游演出。
18世纪中叶,J.-P.拉莫的田园诗般的牧歌式风格的歌剧问世。他的歌剧显然是受到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是《妩媚的异乡》、《卡斯托耳和波吕丢刻斯》。拉莫还创立了关于和弦、和弦转位、基本和声功能的学说。他和F.库普兰是法国哈普西科德学派的完成者,这个学派的风格以优美、典雅、运用民间舞曲素材、描绘日常生活情景、富于装饰音而著称。他们创造了舞曲性组曲和标题小品,并预示了近代钢琴的织体手法。
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歌剧 18世纪中叶,意大利趣歌剧传入法国,在音乐界引起激烈争论,史称"丑角论战"。实际上它是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平民知识界与贵族艺术代表之间、平民美学观点与贵族美学观点之间的斗争,结果产生了法国歌剧的新体裁。它的第1部作品就是 J.-J.卢梭的《乡村卜者》。剧中主人公不再是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而是平民百姓,以对白代替朗诵调。1702年巴黎建立意大利喜歌剧院,经常上演法国喜歌剧。
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一直到H.柏辽兹以前,法国民族音乐处于衰落时期,在法国乐坛上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外国作曲家,如C.W.格鲁克、L.凯鲁比尼、G.斯蓬蒂尼、G.罗西尼、G.迈耶贝尔等,他们长期居住在法国,许多作品都在法国创作和上演。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是以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为基础的,特别是他在巴黎时期创作的歌剧《伊菲格涅亚在陶罗人里》,它的抒情场面和世态风俗的场面,显然是借鉴了法国的歌剧传统。他的歌剧也影响了法国歌剧创作。
法国大革命前夕,出现了一种严肃喜歌剧。它宣扬人的高贵与卑贱不取决于它的出身,而取决于个人的品质,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拯救歌剧"作了准备。它的代表作曲家是比利时人A.-E.-M.格雷特里。他善于运用交响性的描绘手法,采用了后来称为主导动机的手法。他的著名作品是《狮心王理查》。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专政时期 法国大革命使音乐的社会性起了根本变化。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沙龙所垄断的音乐,现在走向街头广场,出现了革命群众庆祝活动的露天演出。这时最流行的革命歌曲有:《就这么办》、《卡马尼奥拉》,这两首都是民间曲调填词歌曲。C.-J.鲁热·德利尔的《马赛曲》,其旋律充满号角和呐喊声的音调,具有鼓舞性和号召性,节奏铿锵有力,充满英雄气概。这时的合唱和康塔塔为欢庆胜利、哀悼烈士、颂赞共和的革命活动服务;歌剧多为人民起义的、革命的题材所占领,并出现了"拯救歌剧",其代表作有J.-F.勒絮尔的《山洞》,凯鲁比尼的《洛多伊丝卡》和《两天》等。法国大革命时期音乐的群众性、社会性和伦理性,给后来的音乐艺术以巨大影响。
拿破仑专政时期(1797~1814),法国音乐处于停滞状态。表面上慷慨激昂、富丽堂皇,实质上装腔作势、华而不实的所谓"帝国风格"的作品充斥歌剧舞台。只有斯蓬蒂尼的《贞洁的修女》能够保持格鲁克歌剧的传统。他运用音乐的交响发展手法,着重刻划人物的激情和戏剧矛盾的冲突,为法国大歌剧,尤其是迈耶贝尔的创作开辟了道路,对柏辽兹的创作也有所影响。
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10~20年代法国喜歌剧开始浪漫主义化。它的代表作曲家之一是F.A.布瓦尔迪厄。他的喜歌剧《白衣姑娘》的主人公接近当时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运用了富于色彩的管弦乐手法(如采用了竖琴),在旋律上使用了苏格兰的音乐语言,从而使这部歌剧面目一新。19世纪30~40年代,在D.F.E.奥贝尔、A.亚当、E.L.阿莱维等人的喜歌剧中加强了抒情因素,运用了民歌素材。奥贝尔的喜歌剧《弗拉·迪亚沃洛》、《黑斗篷》、《青铜马》等,犀利机智,充满了法国式的俏皮。他的大歌剧《波蒂奇的哑女》是以1697年那不勒斯人民起义为题材,配合了当时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它在布鲁塞尔的首演(1830),激发了比利时人反抗荷兰人的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国音乐进入繁荣期。在歌剧创作方面有阿莱维的大歌剧《犹太女郎》,亚当的舞剧《吉赛尔》,以及创立了法国浪漫主义歌剧艺术的迈耶贝尔,他的代表作有《恶魔罗贝尔》、《胡格诺派教徒》、《非洲女郎》等。在器乐方面,作曲家H.柏辽兹对法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创立了标题交响曲。柏辽兹的交响音乐的特点表现在突出其舞台效果和标题性;他发展了拉莫、格鲁克、勒絮尔、斯蓬蒂尼在序曲方面的成就,并把维吉尔、莎士比亚、拜伦、歌德等古典文学大师笔下的人物形象带到音乐中来,恢复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性、民主性的艺术传统。柏辽兹是配器领域的革新家,他使管弦乐队具有了现代的编制和表现力,著有《配器法》。
30~40年代的巴黎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一个中心,许多国家的音乐家如F.F.肖邦、N.帕格尼尼、G.罗西尼、F.李斯特等都被吸引到这里来。法国小提琴学派从19世纪初起,对欧洲发挥了影响。它的鼻祖是J.-M.勒克莱尔。后来意大利小提琴家G.B.维奥蒂从1782年起在巴黎住了10年,他与他的弟子P.罗德、R.克鲁采和P.巴约的演奏形成了法国小提琴学派的风格。40年代末,法国歌剧受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抒情歌剧。其中浪漫曲、谣唱曲、叙事曲、咏叙调等比较生活化和室内性的形式代替了大歌剧的庞大结构,合唱与重唱得到发展。抒情歌剧的题材多取自文学名著,如C.古诺的《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A.托马的《迷娘》和《哈姆雷特》,J.马斯内的《维特》等。这些作品大都把爱情主题提到首位,而未能充分展示出原著的社会的和哲学的意义。有些则取材于东方,如G.比才的《采珠人》,L.德利布的《拉克美》等。
法国抒情歌剧的现实主义手法,在比才的歌剧《卡门》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可说是19世纪法国歌剧艺术的顶峰。它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逼真而生动,戏剧结构严整紧凑;世态风俗场面的音乐色彩丰富。但是比才的现实主义成就在以后的法国歌剧中没有得到发展。由于意大利真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使法国歌剧创作出现了自然主义的倾向。
芭蕾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在法国盛行,那时的最高成就是亚当的《吉赛尔》。到70年代,德利布把完整的戏剧结构和广阔的交响气势带到芭蕾中来,他的代表作是《葛蓓莉亚》和《希尔薇亚》。
50年代末出现了新的音乐戏剧体裁──轻歌剧。J.奥芬巴赫的轻歌剧题材多样,但中心主题都是描绘当代风尚,针砭当时的资产阶级道德,同时却又纵容了当时的轻佻低级的趣味。奥芬巴赫的抒情风格在他最后一部创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得到充分发挥。
巴黎公社和民族乐派 巴黎公社时期法国文化生活曾发生了重大转变。公社提出"艺术面向群众"的口号,号召艺术家们到群众中去。F.S.达尼埃尔成为当时杰出的音乐活动家。他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期间,曾拟定了一个教育改革方案,但由于公社失败,他被枪杀而未能实施。1888年,在里尔的一个工人节日上,第 1次唱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国际歌》,歌词作者为诗人鲍狄埃,作曲者为法国工人作曲家P.狄盖特。这首歌曲已经被全世界革命人民看作是国际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宣言。
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加强了复兴民族音乐传统的运动,促进了器乐的发展。1871年成立了民族音乐协会,它的组织者之一是C.圣-桑斯。他的器乐作品力求和谐严谨,艺术趣味纯正,风格典雅优美,但有时流于只求形式完美而忽略了内容的深刻性。从1886年起任民族音乐协会会长的是F.普朗克。他力求把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主义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壮崇高的情感,独居自省和欣喜若狂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并用半音和声和七和弦、九和弦形成浓重强烈的色彩。这一时期的器乐作曲家还有E.拉洛、E.肖松、E.夏布里埃以及有"法国舒曼"之称的G.福雷等等。
20世纪的音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C.德彪西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戏剧的影响,在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东方音乐的因素,创造出崭新的风格,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大丰富,他的创作倾向于描绘性,缺乏更深刻的思想性。德彪西在和声、调性、题材和配器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对现代主义音乐有重大影响。印象派的另一位大师M.拉韦尔,他和德彪西具有同样敏锐的色彩感和细腻的审美趣味。但德彪西是任凭想象力的自由驰骋,而拉韦尔更注重形式的严谨,喜好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尤其是西班牙的旋律和节奏。这一时期对法国音乐有所贡献的还有P.迪卡斯、福雷、C.科什兰、V.丹第、A.鲁塞尔等。
20世纪初,法国音乐界异军突起,E.萨蒂举起反对印象主义的旗帜,他的代表作是舞剧《炫技表演》。在萨蒂的影响下,被称为"六人团"的D.米约、A.奥涅格、普朗克、G.奥里克、L.迪雷、G.塔耶费尔(1892~1983),他们在创作上和思想上并没有统一的原则,只是在反对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共同立场上联合在一起。其中最多产的是米约,他醉心于各种手法的创新,一直到运用多调性的写法。奥涅格是瑞士人,他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使他名震全欧,他的最有价值的作品是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和交响乐作品。年纪最大的迪雷是法国共产党员,作有大提琴协奏幻想曲、弦乐四重奏曲等,他根据毛泽东的诗词谱写了由男高音、合唱与乐队的《长征》。奥里克是萨蒂的继承人,他头脑敏锐,天性幽默,音乐写得俏皮而富于独创性。普朗克的创作把古典的明晰和泼辣的讽刺结合在一起,晚年转为严肃的新风格,表现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和弦乐定音鼓协奏曲中。塔耶费尔是位女作曲家和钢琴家,作有钢琴协奏曲、钢琴叙事曲等。
1936年法国出现了一个新的青年作曲家团体"青年法兰西",参加的作曲家是O.梅西昂、A.若利韦等。他们公开声明拥护唯灵论,用现代的音乐技术宣扬天主教教义。梅西昂是现代西方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钻研印度音乐,研究鸟的歌唱,又深受19世纪C.-A.弗朗克作品的薰陶,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若利韦探求西方音乐与非洲、波里尼西亚、远东音乐的综合。他为电子乐器"马特诺电琴"和管弦乐队写的协奏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A.勋伯格和A.von韦贝恩的学生R.莱博维兹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著作宣扬十二音技法。他的学生P.布莱兹从韦贝恩的创作原则进一步演绎成整体序列的创作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P.谢菲尔(1910~
)和P.亨利(1927~
)试验创作具体音乐,他们的作品汇入了20世纪"先锋派"的潮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