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to-Indo-Europeans
原始印欧人
1.
From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Linguistic,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Molecular Archaeolog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ocharians is one branch of the Proto-Indo-Europeans, who spoke some kind of language belonging to the centum group of Indo - European family.
比较语言学、体质人类学乃至分子考古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表 明,吐火罗人属于印欧人种,为古老的原始印欧人群(Proto-Indo-Europeans )中的一支。
2) proto-Indo-European
[英]['prəutəu'indəu,juərə'pi:ən] [美]['proto'ɪndo,jʊrə'piən]
原印欧人
3) original watermark
原始水印
4) mound builders
美国原始印第安人
5) Indo-European race
印欧人种
1.
By analysis and bold verdict,I have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Guifang and their descendants—Chidi are are from Indo-European race.
笔者经多方考析,大胆立论,提出鬼方及其后裔赤狄是印欧人种的观点,以期推动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史和山西古代史的深入研究。
6) Indo-Europeans
印欧种人
1.
Influence of the Second Migration of the Indo-Europeans on the World History;
印欧种人的第二次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补充资料: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 Indo-European family 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使用者几乎遍及整个欧洲、美洲、澳洲,还有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以某一种印欧语言为自己母语的人,加起来有15亿以上。18世纪后期,英国学者提出这些语言有共同的来源。19世纪初叶,学者们开始称之为印欧语系,因该语系分布于印度和欧洲。德国学者曾依据分布地两端的语言将其易名为印度-日耳曼语系 。此外,还有少数学者称之为雅(利安)-欧语系。 K类语言与S类语言的二分法 印欧诸语言传统上分作K类语言和S类语言两大类。K类语言包括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克诸语言、凯尔特诸语言、日耳曼诸语言,以及赫梯语和吐火罗语。S类语言包括波罗的诸语言,斯拉夫诸语言、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和印度-伊朗诸语言。K类语言得名于拉丁语中表示一百的词centum,其特点是保留了原始印欧语的/K/音 ;S类语言得名于阿吠斯陀语中表示一百的词satum,其特点是把原始印欧语中的软腭塞音/K/变为齿龈清擦音/S/。长期以来K类语言被看作构成西部语群,而S类语言构成东部语群。但是,随着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一带的洞窟中发现吐火罗语文献,以及释读用楔形文字书写的赫梯语(一种原始印欧语)文献,学者们看出K类语言和S类语言的地理分布不再像早先想象的那样简单,并曾经就赫梯语跟印欧语系其他语言的关系争论了好些年,甚至一度导致了印度-赫梯语系的假说(把赫梯语看作印欧语的姐妹语言)。
印欧语言的细分 印欧语系西部语群和东部语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如下语族。 ①日耳曼语族。日耳曼语族分西支、北支和东支:西支包括英语、德语(在德语基础上衍生了依地语和卢森堡语)、荷兰语、弗拉芒语(也有学者认为弗拉芒语只是荷兰语的一种方言)、南非的阿非利堪斯语,以及弗里西亚语;北支包括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和冰岛语;东支的代表是哥特语,但在1000多年前就已消亡。见日耳曼语族。 ②罗曼语族,又称意大利克语族或拉丁语族。罗曼诸语言的共同母语是古拉丁语。罗曼语族通常分东支和西支,这两支语言的传统分界是沿斯培西亚-里米尼线走向划出同言线。该线以南的巴尔干罗曼语属东支,如罗马尼亚语;该线以北的其他罗曼语支属西支,包括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③凯尔特语族。凯尔特诸语言习惯分为两大类:大陆凯尔特语和海岛凯尔特语。前者公元500年以前已消亡;后者指不列颠群岛凯尔特诸语言,以及通行于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布列塔尼语。海岛凯尔特诸语言分为北支和南支。北支即盖德尔语支(又称盖尔语支),包括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南支即不列颠语支(又称布列塔尼语支),包括威尔士语、布列塔尼语,以及已消亡的科尼什语等。(见凯尔特语族) ④波罗的语族。仅存立陶宛语和拉脱维亚语(又称莱蒂语)。(见波罗的语族) ⑤斯拉夫语族。有3个分支:东支包括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西支包括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卡舒比亚语和卢萨提亚语(又称文德语或索布语);南支包括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保加利亚语,以及古教堂斯拉夫语。(见斯拉夫语族) ⑥印度-伊朗语族。印度-伊朗语族是印欧语系最东部的一个语族,所包括的语言比印欧语系任何别的语族都多,约60种 。分为印度语支(又称印度-雅利安语支)和伊朗语支。印度语支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语言至少有9种: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马拉提语、古吉拉特语、比哈尔语、奥里亚语和拉贾斯坦语。其他语言还包括僧伽罗语、吉普赛语等。伊朗语支包括波斯语、普什图语、俾路支语、塔吉克语、库尔德语、奥塞梯语,以及若干使用人数很少、且已消亡的语言。 ⑦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和亚美尼亚语各构成印欧语系中单独的一个语族。此外,安纳托利亚语和吐火罗语代表了印欧语系两个已消亡的然而却占有一定地位的语族。 语言的主要特点 在印欧诸语言的早期阶段,共同特征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间的差别逐渐增多,有时甚至出现了广泛的差别。尽管如此,有些结构特征还是当代印欧语所共有的。语音方面,所有印欧语言都有较多的塞音,并有清浊对立,如p、t、k和b、d、g,但擦音较少;元音系统较严密,但w、y、r、l、m和n等响音,则既可起元音作用,也可起辅音作用;鼻元音不普遍;声调用来区别词义的情况极为罕见。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语音也发生了某些变化。语法方面,名词有性、数、格的变化,有自然性别;动词有人称、数、式、时、态的变化,有些语言还有体的变化。但是,印欧语言总的发展方向是:屈折变化系统所起的作用逐渐由大到小,而词序和虚词在决定语法关系时所起的作用则越来越大。只有波罗的诸语言和斯拉夫诸语言等,仍保留了复杂的屈折变化系统。词汇方面,农业方面的许多常用词很相似,大多源于某个早期共同形式。许多语言有结构相似的数词。 印欧语使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赫梯语用楔形文字和一种特殊的象形音节文字;古波斯语用楔形文字;梵语用天城体、婆罗米和其他文字;阿吠斯陀语等使用几种特殊的文字;新波斯语用阿拉伯文字;欧洲的语言则使用自古代腓尼基文字派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字,主要有拉丁文字、基里尔文字等。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