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merican law movie
美国法律电影
1.
The American law movie is not only becoming 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US, but also being taken as one kind of medium and carriers, propagating and broadcasting the US legal culture and value throughout the world.
美国法律电影不仅在美国蔚然成风,而且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向世界传播和输送着美国的法律文化和价值。
3) American films
美国电影
1.
During the 1930s,American films took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market of Chinese films.
尽管美国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城市市民喜爱美国电影,但是从进步知识界和电影界的普遍文化立场看,中国电影人对绝大多数美国商业电影采取了抵制和批判的态度,这反映了中国电影知识分子在明确的民族情感下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本土立场和清醒的文化理性精神。
4) American film
美国电影
1.
Resources and Images of China in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lm
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
2.
On the basis of interpreting several represent texts of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lm, the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ir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tructure.
本文通过对当代美国电影中几部代表性文本的解读 ,试图从文本纵向结构角度总结美国电影艺术创作特色 :在故事创造上成功地立足文学作品 ,在主题表达上侧重宣扬美国精神及对作为电影本体语言的影像风格亦不乏有益的探索。
5) American movies
美国电影
1.
An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Thinking in American Movies;
美国电影中的环境思想评析
2.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Chinese images in the American movies.
文章以美国电影中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为切入点,对美国百余年来的影史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在对一部部不同时期的具体影片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首先,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或是邪恶,或是善良,其形象总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两极之间摇摆。
6) legal film
法律电影
1.
American legal fil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urt trial and conflict resolvement,which expresses the public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single case.
在美国,法律电影与美国司法审判与纠纷解决实践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大众法律文化的特征。
补充资料:美国电影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无声电影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美国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入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 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这些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当时的产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来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电影收益高,竞争激烈。自1897年开始,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该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并与电影胶片专营者之一的伊斯曼柯达公司达成协议:只有专利公司成员组织方能购买伊斯曼胶片。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
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远离专利公司的控制,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D.W.格里菲斯此时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他于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他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M.塞纳特、M.璧克馥和L.吉许姐妹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镍币影院逐渐被一些条件较好的电影院所代替;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也逐渐消失,终于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勃兴。美国电影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市场。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电影已经建立起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对美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和提高做出贡献的共有 3位导演,他们是格里菲斯、T.H.英斯和塞纳特。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空前的巨作。但由于该片的种族主义观念而受到舆论界与观众的指责。他次年拍摄的《党同伐异》由于构思和技巧不适应当时观众的接受观念,加之其他社会的、经济的原因,也遭到冷遇,但该片的 4个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故事和平行剪辑技巧却给以后的蒙太奇方法以启示。英斯的以开发美国西部为题材的影片,塞纳特以滑稽、打闹见长的喜剧影片,则是美国电影中类型片的雏型。
C.卓别林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1919年,卓别林、D.范朋克、璧克馥 3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
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体制。"制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以拥有一批明星为重要财富。除卓别林、范朋克和璧克馥外,先后成名的还有R."胖子"亚布克尔、T.巴拉、J.和L.巴里摩尔兄弟、L.查尼、吉许姐妹、M.马许、T.米克斯、G.史璜逊、J.基尔伯特、G.嘉宝、B.基登、N.希拉、H.劳埃德和早逝的R.范伦铁诺。
"好莱坞"此时已成为"美国电影"的同义语。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乃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在W.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法典对美国电影的控制和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
严格的审查制度使美国无声电影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 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H.劳埃德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C.B.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R.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少欧洲导演陆续来到好莱坞,为美国电影继续占领欧洲市场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中有:瑞典的V.D.斯约史特洛姆、M.斯蒂勒(以及与他合作过的女演员G.嘉宝);德国的E.von斯特劳亨、 E.刘别谦、J.von斯登堡、 F.W.茂瑙和P.莱尼。他们对好莱坞电影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才能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制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杀,其中大部分人在好莱坞的遭遇是不幸的。
这些欧洲导演和美国导演一道,拍摄出无声电影的最后一批重要影片,其中包括:F.鲍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与魔》(1927),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和《赖婚》(1920),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刘别谦的《循环的婚姻》(1924)和《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925),茂瑙的《日出》(1927),斯登堡的《求救的人们》(1925)和《纽约的码头》(1928),斯约史特洛姆的《红字》(1926)和《风》(1928),斯特劳亨的《盲目男人》(1919)、《愚蠢妻子》(1922)和《贪婪》(1925),K.维多的《大检阅》(1925)和《人群》(1928),R.华尔许的《光荣价值几何》(1926)以及W.A.惠尔曼的《翼》(1927)等。R.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则为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
到20年代中期,豪华的电影院已基本上取代了镍币影院。到20年代末期,好莱坞电影为战胜商业无线电广播这样的竞争对手,必须在音响方面来一次革命,于是产生了有声电影。
早期有声电影 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了用唱片来配唱的由J.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A.克罗斯兰导演);1927年10月 6日又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1928年 7月6 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一年之内半数美国影院安装了音响设备;至1930年,除卓别?旨绦纳懔思覆课奚猓抗适缕猩?
电影的音响革命恰与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同时发生。有声电影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电影市场,观众蜂拥前往观看这种更加"新奇的玩艺儿",因此尽管经济萧条,电影业表面上却还繁盛。实际上一批批较小的影片公司和影院陆续倒闭,几家大影业公司也要依赖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的支持才能生存发展。此外,有声电影使生产成本提高,影片生产的数量锐减,又因有声片带来的语言障碍大幅度缩小了美国电影的海外市场。在电影业内部,音响的出现冲击了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各个部门,一些不能用于有声片的技术人员都被淘汰了。
在导演中间最先适应有声片制作并拍摄出富于创造性影片的有:R.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观镜头的《化身博士》(1932),L.迈尔斯东的《西线无战事》(1930)和《头版新闻》(1931),刘别谦的《爱情的检阅》(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维多的《哈利路亚》(1930)。卓别林不久后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大萧条时期的诸方面因素使好莱坞影片的生产模式和制片公司体制定型下来。好莱坞的制片公司是自1912年开始相继建立的,各公司大多经历了初建、合并、更名、巩固的过程。随着1928年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1929年美国制片公司体制的结构明确形成。它们包括 5家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组建于1914)、20世纪福斯(始建于1915,合并于1935)、米高梅(合并于1924)、华纳兄弟(1923)和雷电华(1928);3家较小的公司,即环球(1912)、哥伦比亚(1924)和联美(1919)。这便是通称的"八大公司"。
电影黄金时代 在整个30年代,尽管电影观众的人数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好莱坞的影片生产从以制片人为中心改变为以制片人为单元的制片模式,各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大同小异。这种"制片人单元"的模式保证按照既定的配方和规格生产出供应全国影院的合格产品。
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1933)、《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公敌》(1931)、《疤面人》(1932)和《吓呆了的森林》(1936);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
除去上述类型影片之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代表作的影片。这些影片包括F.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第兹先生进城》(1936)和《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J.克伦威尔的《人类枷锁》(1934);G.顾柯的《八时餐会》(1933)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新新监狱两万年》(1933)、《黑色的愤怒》(1935)和《侠盗罗宾汉》(1938);V.弗莱明的《勇敢船长》(1937)、《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J.福特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1940)和《青山翠谷》(1941);E.戈尔汀的《大饭店》(1932);A.希区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1940);F.朗格的《狂怒》(1936);M.李洛埃的《我是越狱犯》(1932);刘别谦的《风流寡妇》(1934); J.von斯登堡的《摩洛哥》(1930)和《上海快车》(1932);W.惠勒的《红衫泪痕》(1938)和《呼啸山庄》(1939)等。此外,H.霍克斯、H.金、R.马莫里安、R.华尔许等亦拍摄了多部质量优秀的影片。
当时对美国电影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其中包括F.亚斯坦、H.鲍嘉、C.鲍育、J.贾克余、G.古柏、J.克劳馥、B.戴维斯、O.德·哈维兰、M.黛德丽、E.弗林、H.方达、C.盖博、C.格兰特、K.赫本、C.隆巴、 P茂尼、W.鲍威尔、E.G.鲁宾逊、R.G.罗吉丝、J.史都华和E.泰勒等。优秀的电影家中还包括摄影师G.托兰和黄宗霑。此外,童星S.邓波儿等主演的影片对于鼓舞30年代的美国民众起了特殊的作用。
从20年代末开始,W.迪斯尼创造了米老鼠、唐老鸭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动画形像,并从1938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创造了《木偶奇遇记》(1940)、《幻想曲》(1940)、《小鹿班比》(1942)等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使美国动画片的影响遍及世界。
好莱坞在30年代发展为美国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及其他人士相继来到这一电影都城。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拍摄出一批社会意识较强的影片,如上述《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新新监狱两万年》、《黑色的愤怒》、 《告密者》、 《怒火之花》、《青山翠谷》、 《狂怒》、 《我是越狱犯》以及《巴斯德传》(1935)、《左拉传》(1937)、《华莱士传》(1939)、《他们不会忘记》(1937)、《黑色军团》(1936)和《穷巷之冬》(1936)。年轻的O.威尔斯1941年导演的《公民凯恩》吸取了经典美国电影的精华,导演了这部从叙事结构到镜头结构均有重大创新的影片,把美国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点。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和《安倍逊大族》(1942)对以后电影的结构、摄影和电影理论的影响十分深远。
欧洲战争形势紧张后好莱坞拍摄了有反纳粹意义的影片如A.李维克的《一个纳粹间谍的自白》(1939)和卓别林的《大独裁者》(1940)。美国参战后,电影业积极地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一大批著名导演和演员参军到前线作战或拍战争纪录片,其中有H.方达、C.盖博、R.蒙哥马利、J.史都华、R.泰勒、F.卡普拉、G.蒂文斯和J.福特等人。还有许多著名的男女演员前往战区作鼓舞士气的巡回演出。
美国的纪录片在战争年代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弗拉哈迪之后,美国纪录片曾处于停滞状态,到30年代中期才在英国的J.格里尔逊和荷兰的J.伊文思的影响下再次受到重视,拍摄了《开垦平原的犁》(1936)、《河流》(1937)和《城市》(1939)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东西海岸的纪录片导演与好莱坞故事片导演联合起来,除为军方摄制了大批军事训练片和战争纪录片外,还摄制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堪称经典之作的纪录片,如J.福特的《中途岛战役》(1942),J.休斯登的《来自阿留申群岛的报告》(1943)、《圣彼得罗之役》(1945),W.惠勒的《孟菲斯美女》(1944),L.德·罗歇蒙的《战时女郎》(1944)等。此外,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的敌方影片制作出《我们为何而战》的系列片。G.卡宁和英国的C.里德合作导演的《真正的光荣》(1945)被誉为长纪录片的顶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和《出使莫斯科》(1943);顾柯的《费城的故事》(1940);霍克斯的《约克军曹》(1941);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疑影》(1943)和《救生船》(1944);W.休斯登的《马耳他之鹰》(1941);H.金的《皇家空军中一名美国佬》(1941);朗格的《刽子手也死亡》(1943);李洛埃的《魂断蓝桥》(1940)和《东京上空三十秒》(1944);刘别谦的《生死问题》(1942)和《天堂可以等待》(1943);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迈尔斯东的《鼠与人》(1940)、《北极星》(1943);I.匹查尔的《月落乌啼霜满天》(1943);O.普雷明格的《劳拉》(1944);G.拉托夫的《俄罗斯之歌》(1944);H.舒姆林的《守望莱茵河》(1943);华尔许的《目的地缅甸!》(1945);W.A.惠尔曼的《黄牛惨案》(1943)和《大兵乔的故事》(1945);B.怀尔德的《通向开罗的五座坟墓》(1943)和《失去的周末》(1945);S.伍德的《战地钟声》(1943)和《金石盟》(1942);惠勒的《小狐狸》(1941)和《忠勇之家》(1942)等。I.褒曼、B.克罗斯贝、J.迦伦、R.海华丝、B.霍普、G.佩克、L.透纳和J.韦恩等演员在这一时期加入了美国电影明星的行列。
1946年电影观众的人数创造了纪录,这使好莱坞在战后一两年间表现得十分乐观,许多演员、导演(包括他们在战争中培养出的助手)回到好莱坞,以新的热情投入影片制作。从战后开始直至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卓别林的《凡尔杜先生》(1947);S.多南和G.凯利的《雨中曲》(1952);福特的《亲爱的克莱蒙丁》(1946);霍克斯的《红河》(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柏油丛林》(1950)和《非洲女王》(1951);H.金的《正午十二点》(1949)和《枪手》(1950);E.卡善的《君子协定》(1947)、《漂亮的混血姑娘》(1949)和《欲望号街车》(1951);J.L.曼凯维支的《彗星美人》(1950);V.米纳里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和《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R.罗森的《当代奸雄》(1949);斯蒂文斯的《阳光照耀之地》(1951)和《原野奇侠》(1953);维多的《太阳浴血记》(1947);华尔许的《白热》(1949);怀尔德的《日落大道》(1950)和《十七号战俘营》(1953);惠勒的《黄金时代》(1946)、《女继承人》(1949)和《罗马假日》(1953);F.齐纳曼的《正午》(1952)和《走向永生》(1953)等。
美国电影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挑战。首先,1948年 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作出了裁决,判定大公司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发行和经营电影院的业务。这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并进行裁员。其次,美国电视发展迅速,到1953年,电影观众人数与1946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为争夺观众,早在20年前即已发明出来的宽银幕电影此时开始成为与电视竞争的手段。
最甚者是自1947年起,"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1948年,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判处好莱坞十人案,1951年又继续加深和扩大对电影界人士的迫害。许多人被指控为共产党,800 余人被列入黑名单。受迫害的人或亡命欧洲(如J.达辛、J.洛塞),或战略性退却(如J.休斯登、R.罗森、F.齐纳曼),或卖友求荣成为叛徒(如E.德米特里克、E.卡善)。这场迫害极大地损伤了美国电影的创作元气。然而,受迫害的电影界人士还是克服重重困难摄制出描写锌矿工人罢工的影片《社会中坚》(1954,H.比伯曼导演),至今仍受到电影研究人员的重视。主要发生在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的美国"黑色电影",如B.怀尔德的《加倍赔款》(1944)和《日落大道》(1950),T.加奈特的《邮差总是按两次铃》(1946)和N.雷伊的《以夜维生》(1949),亦是在这种政治气候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并随着50年代末政治迫害的消退而逐渐消逝。
当代电影状况 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各大公司从60年代中期开始逐个解体或转产,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废除。为挽颓势,出现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
在"好莱坞之后"的年代里,一些经典题材和类型电影发生了变化。N.雷伊、V.米纳里和D.西尔克使美国情节电影前进了一步,出现了西尔克的《写在风中》(1957)、《被玷污的天使》(1958)和《生活的摹仿》(1959),米纳里的《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胪?(1955)和《家在山那边》(1960)等有代表性的影片。自《枪手》和《正午》开始,传统的西部片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称之为"成人西部片"中单枪匹马的主人公有些变成群体的主人公,并出现了福特的《搜索者》(1956)、G.R.希尔的《虎豹小霸王》(1969)和S.佩金珀的《野性的一群》(1969)等与过去不同的西部片。歌舞片中的佳作当推顾柯的《窈窕淑女》(1964)、R.怀斯的《西区故事》(1961)和《音乐之声》(1965)以及惠勒的《滑稽女郎》(1968)。
这一时期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无因的反抗》(1955),卡善的《伊甸园东方》(1955),J.洛甘的《野餐》(1956)以及后来的M.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A.潘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D.霍珀的《逍遥骑手》(1969),J.施莱辛格的《午夜牛郎》(1969),T.马里克的《荒原》(1973)等。
这一时期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R.阿尔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1970)和《纳什维尔》(1975);P.波格丹诺维奇的《最后一场电影》(1971);地密尔的《十诫》(1956);M.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1975);A.希勒的《爱情故事》(1970);休斯登的《不合时宜的人》(1961);S.库勃里克的《光荣之路》(1957)、《斯巴达克斯》(1960)、《怪癖博士》(1964)、《2001年太空漫游记》(1968)和《发条橘子》(1971);尼科尔斯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F.沙夫纳的《巴顿将军》(1970);G.西顿的《飞机场》(1970);斯蒂文斯的《巨人》(1956);怀尔德的《热情似火》(1959)和《公寓》(1960);惠勒的《宾虚传》(1959)。希区柯克在这一阶段拍摄了他最有影响的一批影片,如《后窗》(1954)、《眩晕》(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病患者》(1960)、《群鸟》(1963)和《玛尔妮》(1964)。
美国黑人演员过去在电影中只扮演次要的甚至是反面的角色,自S.波蒂埃开始,在《挣脱锁链》(1958)、《蓝斑》(1965)、《吾爱吾师》(1967)、《炎热的夜晚》(1967)和《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中扮演了正面角色,并开始尝试由黑人自己编导关于黑人生活的影片。从L.斯特拉斯堡在纽约开设的演员讲习班培养出来的M.白兰度、M.克利夫特、P.纽曼和J.方达等加入了电影演员的行列。从大学电影系毕业的年轻导演亦开始崭露头角,如F.F.科波拉的《教父》(1972)、《教父》(续集)(1974)和《对话》(1974),G.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1973),M.斯科西斯的《穷街陋巷》(1973)和《出租汽车司机》(1976)等影片显示出美国青年导演在承继美国电影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为70年代的复兴准备了条件。
美国电影的"复兴"是从S.斯皮尔伯格的《鲨腭》(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开始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运用当代工艺技巧制作的传统类型片(灾难片、科学幻想片)引起强烈的反应,并导致美国电影的制作和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受到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科幻片发展为集灾难片、冒险片而成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些影片包括《第三类接触》(1977)、《异物》(1979)、《外星人》(1982)、《失去方舟的入侵者》(1981)、《金刚》(1976)、《超人》(1979)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
在7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W.艾伦的《安妮·霍尔》(1977)和《汉娜姐妹》(1986);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1980);R.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R.雷德福的《普通人》(1980);H.罗斯的《转折点》(1977);齐纳曼的《朱莉亚》(1977)等。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当推H.阿什比的《归家》(1978)、M.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关于工人的如《诺玛·雷》(1979)、《洛奇》(1976)、《蓝领》(1978);表现青年的如《周末狂热》(1977)、《油脂》(1978)、《毛发》(1979)和《闪光舞》(1983)等。
研究与理论 长期以来,美国只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于1927年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除颁发一年一度的"学院奖"(奥斯卡奖),从艺术上和商业上推动美国电影以外,也逐渐加强了它的学术工作。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矶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电影资料馆遍布全美,其中重要的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资料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 8大影片公司于60年代先后解体或转产之后,影片和档案大量捐赠给上述资料馆和各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对研究本国电影传统、保护本国电影文物起着很大作用。
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的专业电影制作和理论教育有了发展。许多综合大学里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影剧剧作 3个系。只就电影理论学科来说,获得电影博士学位的人数由60年代中期的 200人激增至2000人。各种理论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发展,各种电影学术性刊物(如《美国电影》、《电影季刊》、《广角》、《电影杂志》)的繁荣,为美国电影研究提供了条件。
电影奖与电影节 美国电影评奖活动中除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奥斯卡金像奖以外,重要的还有美国影评人学会奖和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金球奖"等。主要的国际性电影节有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洛杉矶国际电影展览、纽约国际电影节和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无声电影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美国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入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 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这些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当时的产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来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电影收益高,竞争激烈。自1897年开始,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该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并与电影胶片专营者之一的伊斯曼柯达公司达成协议:只有专利公司成员组织方能购买伊斯曼胶片。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
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远离专利公司的控制,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D.W.格里菲斯此时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他于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他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M.塞纳特、M.璧克馥和L.吉许姐妹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镍币影院逐渐被一些条件较好的电影院所代替;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也逐渐消失,终于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勃兴。美国电影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市场。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电影已经建立起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对美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和提高做出贡献的共有 3位导演,他们是格里菲斯、T.H.英斯和塞纳特。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空前的巨作。但由于该片的种族主义观念而受到舆论界与观众的指责。他次年拍摄的《党同伐异》由于构思和技巧不适应当时观众的接受观念,加之其他社会的、经济的原因,也遭到冷遇,但该片的 4个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故事和平行剪辑技巧却给以后的蒙太奇方法以启示。英斯的以开发美国西部为题材的影片,塞纳特以滑稽、打闹见长的喜剧影片,则是美国电影中类型片的雏型。
C.卓别林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1919年,卓别林、D.范朋克、璧克馥 3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
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体制。"制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以拥有一批明星为重要财富。除卓别林、范朋克和璧克馥外,先后成名的还有R."胖子"亚布克尔、T.巴拉、J.和L.巴里摩尔兄弟、L.查尼、吉许姐妹、M.马许、T.米克斯、G.史璜逊、J.基尔伯特、G.嘉宝、B.基登、N.希拉、H.劳埃德和早逝的R.范伦铁诺。
"好莱坞"此时已成为"美国电影"的同义语。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乃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在W.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法典对美国电影的控制和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
严格的审查制度使美国无声电影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 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H.劳埃德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C.B.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R.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少欧洲导演陆续来到好莱坞,为美国电影继续占领欧洲市场起了重要作用。他们中有:瑞典的V.D.斯约史特洛姆、M.斯蒂勒(以及与他合作过的女演员G.嘉宝);德国的E.von斯特劳亨、 E.刘别谦、J.von斯登堡、 F.W.茂瑙和P.莱尼。他们对好莱坞电影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才能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制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杀,其中大部分人在好莱坞的遭遇是不幸的。
这些欧洲导演和美国导演一道,拍摄出无声电影的最后一批重要影片,其中包括:F.鲍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与魔》(1927),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和《赖婚》(1920),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刘别谦的《循环的婚姻》(1924)和《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925),茂瑙的《日出》(1927),斯登堡的《求救的人们》(1925)和《纽约的码头》(1928),斯约史特洛姆的《红字》(1926)和《风》(1928),斯特劳亨的《盲目男人》(1919)、《愚蠢妻子》(1922)和《贪婪》(1925),K.维多的《大检阅》(1925)和《人群》(1928),R.华尔许的《光荣价值几何》(1926)以及W.A.惠尔曼的《翼》(1927)等。R.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则为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
到20年代中期,豪华的电影院已基本上取代了镍币影院。到20年代末期,好莱坞电影为战胜商业无线电广播这样的竞争对手,必须在音响方面来一次革命,于是产生了有声电影。
早期有声电影 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了用唱片来配唱的由J.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A.克罗斯兰导演);1927年10月 6日又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1928年 7月6 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一年之内半数美国影院安装了音响设备;至1930年,除卓别?旨绦纳懔思覆课奚猓抗适缕猩?
电影的音响革命恰与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同时发生。有声电影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电影市场,观众蜂拥前往观看这种更加"新奇的玩艺儿",因此尽管经济萧条,电影业表面上却还繁盛。实际上一批批较小的影片公司和影院陆续倒闭,几家大影业公司也要依赖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的支持才能生存发展。此外,有声电影使生产成本提高,影片生产的数量锐减,又因有声片带来的语言障碍大幅度缩小了美国电影的海外市场。在电影业内部,音响的出现冲击了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各个部门,一些不能用于有声片的技术人员都被淘汰了。
在导演中间最先适应有声片制作并拍摄出富于创造性影片的有:R.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观镜头的《化身博士》(1932),L.迈尔斯东的《西线无战事》(1930)和《头版新闻》(1931),刘别谦的《爱情的检阅》(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维多的《哈利路亚》(1930)。卓别林不久后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大萧条时期的诸方面因素使好莱坞影片的生产模式和制片公司体制定型下来。好莱坞的制片公司是自1912年开始相继建立的,各公司大多经历了初建、合并、更名、巩固的过程。随着1928年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1929年美国制片公司体制的结构明确形成。它们包括 5家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组建于1914)、20世纪福斯(始建于1915,合并于1935)、米高梅(合并于1924)、华纳兄弟(1923)和雷电华(1928);3家较小的公司,即环球(1912)、哥伦比亚(1924)和联美(1919)。这便是通称的"八大公司"。
电影黄金时代 在整个30年代,尽管电影观众的人数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好莱坞的影片生产从以制片人为中心改变为以制片人为单元的制片模式,各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大同小异。这种"制片人单元"的模式保证按照既定的配方和规格生产出供应全国影院的合格产品。
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1933)、《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公敌》(1931)、《疤面人》(1932)和《吓呆了的森林》(1936);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
除去上述类型影片之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代表作的影片。这些影片包括F.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第兹先生进城》(1936)和《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J.克伦威尔的《人类枷锁》(1934);G.顾柯的《八时餐会》(1933)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新新监狱两万年》(1933)、《黑色的愤怒》(1935)和《侠盗罗宾汉》(1938);V.弗莱明的《勇敢船长》(1937)、《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J.福特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1940)和《青山翠谷》(1941);E.戈尔汀的《大饭店》(1932);A.希区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1940);F.朗格的《狂怒》(1936);M.李洛埃的《我是越狱犯》(1932);刘别谦的《风流寡妇》(1934); J.von斯登堡的《摩洛哥》(1930)和《上海快车》(1932);W.惠勒的《红衫泪痕》(1938)和《呼啸山庄》(1939)等。此外,H.霍克斯、H.金、R.马莫里安、R.华尔许等亦拍摄了多部质量优秀的影片。
当时对美国电影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其中包括F.亚斯坦、H.鲍嘉、C.鲍育、J.贾克余、G.古柏、J.克劳馥、B.戴维斯、O.德·哈维兰、M.黛德丽、E.弗林、H.方达、C.盖博、C.格兰特、K.赫本、C.隆巴、 P茂尼、W.鲍威尔、E.G.鲁宾逊、R.G.罗吉丝、J.史都华和E.泰勒等。优秀的电影家中还包括摄影师G.托兰和黄宗霑。此外,童星S.邓波儿等主演的影片对于鼓舞30年代的美国民众起了特殊的作用。
从20年代末开始,W.迪斯尼创造了米老鼠、唐老鸭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动画形像,并从1938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创造了《木偶奇遇记》(1940)、《幻想曲》(1940)、《小鹿班比》(1942)等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使美国动画片的影响遍及世界。
好莱坞在30年代发展为美国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及其他人士相继来到这一电影都城。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拍摄出一批社会意识较强的影片,如上述《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新新监狱两万年》、《黑色的愤怒》、 《告密者》、 《怒火之花》、《青山翠谷》、 《狂怒》、 《我是越狱犯》以及《巴斯德传》(1935)、《左拉传》(1937)、《华莱士传》(1939)、《他们不会忘记》(1937)、《黑色军团》(1936)和《穷巷之冬》(1936)。年轻的O.威尔斯1941年导演的《公民凯恩》吸取了经典美国电影的精华,导演了这部从叙事结构到镜头结构均有重大创新的影片,把美国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点。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和《安倍逊大族》(1942)对以后电影的结构、摄影和电影理论的影响十分深远。
欧洲战争形势紧张后好莱坞拍摄了有反纳粹意义的影片如A.李维克的《一个纳粹间谍的自白》(1939)和卓别林的《大独裁者》(1940)。美国参战后,电影业积极地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一大批著名导演和演员参军到前线作战或拍战争纪录片,其中有H.方达、C.盖博、R.蒙哥马利、J.史都华、R.泰勒、F.卡普拉、G.蒂文斯和J.福特等人。还有许多著名的男女演员前往战区作鼓舞士气的巡回演出。
美国的纪录片在战争年代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弗拉哈迪之后,美国纪录片曾处于停滞状态,到30年代中期才在英国的J.格里尔逊和荷兰的J.伊文思的影响下再次受到重视,拍摄了《开垦平原的犁》(1936)、《河流》(1937)和《城市》(1939)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东西海岸的纪录片导演与好莱坞故事片导演联合起来,除为军方摄制了大批军事训练片和战争纪录片外,还摄制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堪称经典之作的纪录片,如J.福特的《中途岛战役》(1942),J.休斯登的《来自阿留申群岛的报告》(1943)、《圣彼得罗之役》(1945),W.惠勒的《孟菲斯美女》(1944),L.德·罗歇蒙的《战时女郎》(1944)等。此外,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的敌方影片制作出《我们为何而战》的系列片。G.卡宁和英国的C.里德合作导演的《真正的光荣》(1945)被誉为长纪录片的顶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和《出使莫斯科》(1943);顾柯的《费城的故事》(1940);霍克斯的《约克军曹》(1941);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疑影》(1943)和《救生船》(1944);W.休斯登的《马耳他之鹰》(1941);H.金的《皇家空军中一名美国佬》(1941);朗格的《刽子手也死亡》(1943);李洛埃的《魂断蓝桥》(1940)和《东京上空三十秒》(1944);刘别谦的《生死问题》(1942)和《天堂可以等待》(1943);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迈尔斯东的《鼠与人》(1940)、《北极星》(1943);I.匹查尔的《月落乌啼霜满天》(1943);O.普雷明格的《劳拉》(1944);G.拉托夫的《俄罗斯之歌》(1944);H.舒姆林的《守望莱茵河》(1943);华尔许的《目的地缅甸!》(1945);W.A.惠尔曼的《黄牛惨案》(1943)和《大兵乔的故事》(1945);B.怀尔德的《通向开罗的五座坟墓》(1943)和《失去的周末》(1945);S.伍德的《战地钟声》(1943)和《金石盟》(1942);惠勒的《小狐狸》(1941)和《忠勇之家》(1942)等。I.褒曼、B.克罗斯贝、J.迦伦、R.海华丝、B.霍普、G.佩克、L.透纳和J.韦恩等演员在这一时期加入了美国电影明星的行列。
1946年电影观众的人数创造了纪录,这使好莱坞在战后一两年间表现得十分乐观,许多演员、导演(包括他们在战争中培养出的助手)回到好莱坞,以新的热情投入影片制作。从战后开始直至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卓别林的《凡尔杜先生》(1947);S.多南和G.凯利的《雨中曲》(1952);福特的《亲爱的克莱蒙丁》(1946);霍克斯的《红河》(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柏油丛林》(1950)和《非洲女王》(1951);H.金的《正午十二点》(1949)和《枪手》(1950);E.卡善的《君子协定》(1947)、《漂亮的混血姑娘》(1949)和《欲望号街车》(1951);J.L.曼凯维支的《彗星美人》(1950);V.米纳里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和《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R.罗森的《当代奸雄》(1949);斯蒂文斯的《阳光照耀之地》(1951)和《原野奇侠》(1953);维多的《太阳浴血记》(1947);华尔许的《白热》(1949);怀尔德的《日落大道》(1950)和《十七号战俘营》(1953);惠勒的《黄金时代》(1946)、《女继承人》(1949)和《罗马假日》(1953);F.齐纳曼的《正午》(1952)和《走向永生》(1953)等。
美国电影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挑战。首先,1948年 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作出了裁决,判定大公司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发行和经营电影院的业务。这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并进行裁员。其次,美国电视发展迅速,到1953年,电影观众人数与1946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为争夺观众,早在20年前即已发明出来的宽银幕电影此时开始成为与电视竞争的手段。
最甚者是自1947年起,"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1948年,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判处好莱坞十人案,1951年又继续加深和扩大对电影界人士的迫害。许多人被指控为共产党,800 余人被列入黑名单。受迫害的人或亡命欧洲(如J.达辛、J.洛塞),或战略性退却(如J.休斯登、R.罗森、F.齐纳曼),或卖友求荣成为叛徒(如E.德米特里克、E.卡善)。这场迫害极大地损伤了美国电影的创作元气。然而,受迫害的电影界人士还是克服重重困难摄制出描写锌矿工人罢工的影片《社会中坚》(1954,H.比伯曼导演),至今仍受到电影研究人员的重视。主要发生在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的美国"黑色电影",如B.怀尔德的《加倍赔款》(1944)和《日落大道》(1950),T.加奈特的《邮差总是按两次铃》(1946)和N.雷伊的《以夜维生》(1949),亦是在这种政治气候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并随着50年代末政治迫害的消退而逐渐消逝。
当代电影状况 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各大公司从60年代中期开始逐个解体或转产,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废除。为挽颓势,出现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
在"好莱坞之后"的年代里,一些经典题材和类型电影发生了变化。N.雷伊、V.米纳里和D.西尔克使美国情节电影前进了一步,出现了西尔克的《写在风中》(1957)、《被玷污的天使》(1958)和《生活的摹仿》(1959),米纳里的《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胪?(1955)和《家在山那边》(1960)等有代表性的影片。自《枪手》和《正午》开始,传统的西部片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称之为"成人西部片"中单枪匹马的主人公有些变成群体的主人公,并出现了福特的《搜索者》(1956)、G.R.希尔的《虎豹小霸王》(1969)和S.佩金珀的《野性的一群》(1969)等与过去不同的西部片。歌舞片中的佳作当推顾柯的《窈窕淑女》(1964)、R.怀斯的《西区故事》(1961)和《音乐之声》(1965)以及惠勒的《滑稽女郎》(1968)。
这一时期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无因的反抗》(1955),卡善的《伊甸园东方》(1955),J.洛甘的《野餐》(1956)以及后来的M.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A.潘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D.霍珀的《逍遥骑手》(1969),J.施莱辛格的《午夜牛郎》(1969),T.马里克的《荒原》(1973)等。
这一时期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R.阿尔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1970)和《纳什维尔》(1975);P.波格丹诺维奇的《最后一场电影》(1971);地密尔的《十诫》(1956);M.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1975);A.希勒的《爱情故事》(1970);休斯登的《不合时宜的人》(1961);S.库勃里克的《光荣之路》(1957)、《斯巴达克斯》(1960)、《怪癖博士》(1964)、《2001年太空漫游记》(1968)和《发条橘子》(1971);尼科尔斯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F.沙夫纳的《巴顿将军》(1970);G.西顿的《飞机场》(1970);斯蒂文斯的《巨人》(1956);怀尔德的《热情似火》(1959)和《公寓》(1960);惠勒的《宾虚传》(1959)。希区柯克在这一阶段拍摄了他最有影响的一批影片,如《后窗》(1954)、《眩晕》(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病患者》(1960)、《群鸟》(1963)和《玛尔妮》(1964)。
美国黑人演员过去在电影中只扮演次要的甚至是反面的角色,自S.波蒂埃开始,在《挣脱锁链》(1958)、《蓝斑》(1965)、《吾爱吾师》(1967)、《炎热的夜晚》(1967)和《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中扮演了正面角色,并开始尝试由黑人自己编导关于黑人生活的影片。从L.斯特拉斯堡在纽约开设的演员讲习班培养出来的M.白兰度、M.克利夫特、P.纽曼和J.方达等加入了电影演员的行列。从大学电影系毕业的年轻导演亦开始崭露头角,如F.F.科波拉的《教父》(1972)、《教父》(续集)(1974)和《对话》(1974),G.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1973),M.斯科西斯的《穷街陋巷》(1973)和《出租汽车司机》(1976)等影片显示出美国青年导演在承继美国电影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为70年代的复兴准备了条件。
美国电影的"复兴"是从S.斯皮尔伯格的《鲨腭》(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开始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运用当代工艺技巧制作的传统类型片(灾难片、科学幻想片)引起强烈的反应,并导致美国电影的制作和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受到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科幻片发展为集灾难片、冒险片而成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些影片包括《第三类接触》(1977)、《异物》(1979)、《外星人》(1982)、《失去方舟的入侵者》(1981)、《金刚》(1976)、《超人》(1979)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
在7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W.艾伦的《安妮·霍尔》(1977)和《汉娜姐妹》(1986);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1980);R.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R.雷德福的《普通人》(1980);H.罗斯的《转折点》(1977);齐纳曼的《朱莉亚》(1977)等。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当推H.阿什比的《归家》(1978)、M.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关于工人的如《诺玛·雷》(1979)、《洛奇》(1976)、《蓝领》(1978);表现青年的如《周末狂热》(1977)、《油脂》(1978)、《毛发》(1979)和《闪光舞》(1983)等。
研究与理论 长期以来,美国只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于1927年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除颁发一年一度的"学院奖"(奥斯卡奖),从艺术上和商业上推动美国电影以外,也逐渐加强了它的学术工作。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矶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电影资料馆遍布全美,其中重要的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资料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 8大影片公司于60年代先后解体或转产之后,影片和档案大量捐赠给上述资料馆和各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对研究本国电影传统、保护本国电影文物起着很大作用。
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的专业电影制作和理论教育有了发展。许多综合大学里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影剧剧作 3个系。只就电影理论学科来说,获得电影博士学位的人数由60年代中期的 200人激增至2000人。各种理论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发展,各种电影学术性刊物(如《美国电影》、《电影季刊》、《广角》、《电影杂志》)的繁荣,为美国电影研究提供了条件。
电影奖与电影节 美国电影评奖活动中除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奥斯卡金像奖以外,重要的还有美国影评人学会奖和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金球奖"等。主要的国际性电影节有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洛杉矶国际电影展览、纽约国际电影节和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