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asants'urbanization
农民城市化
2) urbanized farmer
城市化农民
1.
A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ized farmer has been the focus of social issues.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个新型社会群体——“城市化农民”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3) urban peasant worker
城市农民工
1.
On this system,the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hich aims at the urban peasant worker.
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
2.
Urban peasant worker, as a newly emerging thing that filled with vitality, which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in China, which is the special social gro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hich is huge power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al structure.
城市农民工这一充满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
3.
The urban peasant worker of our country is a special colony presented in the period of the society makes the transition.
本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城市农民工群体的特点、思想现状及其造成农民工消极思想的原因、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4) the city farmer
城市农民工
1.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function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ports activities of the city farmers thoroughly,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ies that they participate sports activities,and put forward the possibe counterplan for them.
城市农民工是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我们不仅要保障他们的物质权益,而且应该注重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要关注他们的体育锻炼活动。
5) farmer workers in cities
城市农民工
1.
The farmer workers in cities from the angle of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he counteryside;
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中的城市农民工问题
2.
The essay reviews the studies on farmer workers in citi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y examining causes of the studies, their contents and weaknesses.
文章分析了研究城市农民工的原因、内容及其局限性 ,回顾和反思了二十年来城市农民工的研究情况。
6) rural migrant workers
城市农民工
1.
In recent years,the problems upon rural migrant workers have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among the social science circles.
城市农民工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2.
Overall planning for the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necessitates a step-up pace of urba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的转移步伐,但由于国家户籍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补充资料: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这种进程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定地域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变化。但城市化的历史不等于城市发展史。有资料证明,人类至今有9000年的城市发展史。而城市化的历史是从19世纪才开始的,世界城市化道路以产业革命开始至今已有200来年的历史。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相对而言,我国相当数量城市还很年轻。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城市化未来进程表现出三个动态规律:城市人口数量每年增长,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都市群带沿交通线集中化加强;城市人口的增长由过去自然增长为主转为机械增长为主,即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尽管如此,中国城市化仍然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压力。
目前,我国城市都存在着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据公安部统计,1993年底全国总人口116276.6万人,市区非农业人口24291.6万人,我国城市化水平是20.89%。而欧美城市化水平则达到了80%,印度也达到了40%以上。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将有近两亿人离开农村,流向城镇,转为非农业人口。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则在未来七八年内,需增建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60~200个,或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300~400个。若按新增一个大城市人口的生产性和生活性基本费用匡算,国家要投资9600多亿元。这无论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上看,都是不现实的。
所以,中国城市化仍将是任重道远,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国情出发,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胶东半岛、辽中南地区被人们很形象地称为五大城市群。试问,是什么赋予它们城市群特征的呢?
首先是非农业比重高,工业结构各具特色。在五大城市群中,珠江三角洲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2%,第一产业只占9.79%。京津唐地区非农产业占GDP的89.47%,第一产业只占10.73%;辽中南地区为87.61%,沪宁杭地区为78.12%,胶东半岛为77.40%。
其次是城市密度大,城市规模结构各异。我国五大城市群的城市密度都比较大,如珠江三角洲每万平方公里8.51个,胶东半岛3.59个,沪宁杭地区2.32个,辽中南地区2.17个,京津唐地区1.15个,它们比全国的0.52个都要高出许多。
最后是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交通、电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衡量城市群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交通运输方面,各地均形成水、陆、空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区内外联系十分方便。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沈-大、京-津-唐、济-青、沪-宁-杭、穗-深、穗-珠等高速和准高速公路已建和在建中,水运得到了加强,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港口,航空、电讯都有较大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