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nchu music
满族音乐
1.
Qingbing Shunzhi in the first year (1644) entry Ding Ding Zhongyuan, the Manchu music into the second phase.
清兵于顺治元年(1644)入关定鼎中原,使满族音乐进入第二个阶段。
2) Shaman music
萨满音乐
1.
Shaman music——The original of th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of Northeast China;
萨满音乐——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之源
3) Manchukuo music
满洲音乐
4) national music
民族音乐
1.
On the Function of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Musi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Cultivating humanistic spirit based on the education in national music;
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
Analysing the aesthetical feature of Chinese national music from Chun Jiang Hua Yue Ye;
从中国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分析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特征
5) ethnic music
民族音乐
1.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eriods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spread of ethnic music.
民族音乐是一种需要在传播中生存与发展的艺术,近现代我国音乐教育严重制约了民族音乐的传播。
2.
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ethnic and folk music into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colleges of music,to incorporate ethnic music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notion,talent cultivation patterns,and syllabus design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music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从高校音乐教育角度探讨如何把民族民间音乐纳入音乐学院教学体系,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融入民族音乐,以期有利于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3.
The experience of Korea can give some inspiration for our country\'s improvement for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nd transmitting ethnic music culture in basic music education.
韩国的经验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6) Folk music
民族音乐
1.
Chinese folk music is the carrier of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and is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art.
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
2.
However,the development the the folk music is not optimistic.
民族音乐是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然而,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的高师,对弘扬民族音乐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针对民族音乐在高师日渐式微的现状,弘扬民族音乐,对其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强化高师中的民族音乐教学,使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适应成为必然选择。
补充资料:满族音乐
满族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数最多,其次是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地,人口 4299159人(1982年统计)。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汉文。满族人民原以狩猎为生,善于骑射,曾信奉萨满教。
满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 3类。民间歌曲有山歌、劳动号子、小唱 3种。内容有情歌、劳动歌、婚礼歌、祝寿歌、摇篮歌等。演唱语言上有用满语、汉语和满汉语兼用的 3种。大都为独唱、齐唱或一领众和的形式。
民歌 如"巴音波罗"是满语丰收富余之意。内容为赞美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表达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曲调高亢嘹亮,多为独唱。《靠山调》是一种牧童对口山歌,曲体由散板的引子和中段、结尾 3部份组成,具有热烈奔放和即兴演唱的特点。劳动号子《跑南海》,在清代咸丰年间图们江至海参崴沿海一带广为流传。它的结构简单,语言生动,富有劳动气息。如:
满族情歌有《青春歌》、《逃婚歌》、《接爱根》等;婚礼歌有《阿察布密》,以及有领有合的喜歌《拉空齐》等;举行葬礼时唱《解九连环歌》;为老人拜寿时唱《子孙万代歌》。这些多属于小唱一类。
歌舞音乐 满族传统歌舞主要有"莽式"和"萨满"歌舞。①莽式,又称"玛克沁"、"玛克式",为舞蹈之意。每逢年节喜庆筵宴,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2字帮腔。这种歌舞在清初进入宫廷,属宴乐之首,乾隆八年定名为《庆隆舞》。②"萨满"系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歌舞即烧香跳神歌舞,多在祭天、祭祖、还愿、庆丰收时举行。舞蹈者萨满(男巫)或乌答有(女巫)带腰铃,拿手鼓(又称抓鼓或单鼓)、铃、扎板等乐器,边击鼓,边唱边舞。这种歌舞有两种:一种是跳家神,即祭祀天地祖先,曲调多具朗诵性,节奏平稳,有独唱、齐唱等形式,舞蹈动作简单;一种是放山林百神,音乐类似戏曲音乐中的联曲体,有独唱、对唱、领唱及齐唱等多种形式。伴奏乐器主要是鼓。常用的鼓点有,"老三点"、"五点"、"七点"、"九点"、"十一点"、"碎点",偶尔用"两点"和"四点",并有加花奏法。萨满音乐以商调式和宫调式较为常见,其次是角调式。曲式结构有 4种:①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②开始时用引子,中段用上句长、下句短的单乐段,不断反复,结尾击鼓3下;③类似数板式的吟诵调;④近似回旋曲曲式。一般音域较窄,无大跳,三音列进行较多,常以四度音为轴,多在五度内活动。此外,还有儿童游戏歌舞及秧歌太平鼓等。
说唱音乐 满族人民善说书、讲故事。由满族八旗子弟始创的子弟书和八角鼓等,后来发展成为流行于北方的曲艺。①子弟书。亦称清音子弟书,用鼓、三弦伴奏。多取材于明清小说、戏曲和民间故事。音乐源于"巫歌"、"俗曲",并用启、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曲调流畅。子弟书对京韵大鼓和东北大鼓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②八角鼓说唱。是满族传统的曲艺形式,常见的有单唱、折唱、群唱(坐唱)3种。伴奏乐器主要是八角鼓、三弦。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它融汇了满汉民歌、说唱音乐、南北曲、地方戏曲曲牌等音乐,适合表现叙事性内容。流传在北方地区的单弦,即由八角鼓说唱发展而成。
乐器 满族特有的乐器多用于跳神活动,如单鼓、抬鼓、锽朗、响铃、腰铃、扎板、响刀等打击乐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满族专业音乐工作者积极从事满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加工了歌舞剧《蚕娘》、神话舞剧《珍珠湖》、器乐曲《跑火池》、歌曲《满族乡飞来吉祥的鹰》等。著名的满族音乐家有古琴家溥雪斋、作曲家雷振邦、傅庚辰、歌唱家徐桂珠、关牧村等。
满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 3类。民间歌曲有山歌、劳动号子、小唱 3种。内容有情歌、劳动歌、婚礼歌、祝寿歌、摇篮歌等。演唱语言上有用满语、汉语和满汉语兼用的 3种。大都为独唱、齐唱或一领众和的形式。
民歌 如"巴音波罗"是满语丰收富余之意。内容为赞美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表达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曲调高亢嘹亮,多为独唱。《靠山调》是一种牧童对口山歌,曲体由散板的引子和中段、结尾 3部份组成,具有热烈奔放和即兴演唱的特点。劳动号子《跑南海》,在清代咸丰年间图们江至海参崴沿海一带广为流传。它的结构简单,语言生动,富有劳动气息。如:
满族情歌有《青春歌》、《逃婚歌》、《接爱根》等;婚礼歌有《阿察布密》,以及有领有合的喜歌《拉空齐》等;举行葬礼时唱《解九连环歌》;为老人拜寿时唱《子孙万代歌》。这些多属于小唱一类。
歌舞音乐 满族传统歌舞主要有"莽式"和"萨满"歌舞。①莽式,又称"玛克沁"、"玛克式",为舞蹈之意。每逢年节喜庆筵宴,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2字帮腔。这种歌舞在清初进入宫廷,属宴乐之首,乾隆八年定名为《庆隆舞》。②"萨满"系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歌舞即烧香跳神歌舞,多在祭天、祭祖、还愿、庆丰收时举行。舞蹈者萨满(男巫)或乌答有(女巫)带腰铃,拿手鼓(又称抓鼓或单鼓)、铃、扎板等乐器,边击鼓,边唱边舞。这种歌舞有两种:一种是跳家神,即祭祀天地祖先,曲调多具朗诵性,节奏平稳,有独唱、齐唱等形式,舞蹈动作简单;一种是放山林百神,音乐类似戏曲音乐中的联曲体,有独唱、对唱、领唱及齐唱等多种形式。伴奏乐器主要是鼓。常用的鼓点有,"老三点"、"五点"、"七点"、"九点"、"十一点"、"碎点",偶尔用"两点"和"四点",并有加花奏法。萨满音乐以商调式和宫调式较为常见,其次是角调式。曲式结构有 4种:①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②开始时用引子,中段用上句长、下句短的单乐段,不断反复,结尾击鼓3下;③类似数板式的吟诵调;④近似回旋曲曲式。一般音域较窄,无大跳,三音列进行较多,常以四度音为轴,多在五度内活动。此外,还有儿童游戏歌舞及秧歌太平鼓等。
说唱音乐 满族人民善说书、讲故事。由满族八旗子弟始创的子弟书和八角鼓等,后来发展成为流行于北方的曲艺。①子弟书。亦称清音子弟书,用鼓、三弦伴奏。多取材于明清小说、戏曲和民间故事。音乐源于"巫歌"、"俗曲",并用启、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曲调流畅。子弟书对京韵大鼓和东北大鼓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②八角鼓说唱。是满族传统的曲艺形式,常见的有单唱、折唱、群唱(坐唱)3种。伴奏乐器主要是八角鼓、三弦。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它融汇了满汉民歌、说唱音乐、南北曲、地方戏曲曲牌等音乐,适合表现叙事性内容。流传在北方地区的单弦,即由八角鼓说唱发展而成。
乐器 满族特有的乐器多用于跳神活动,如单鼓、抬鼓、锽朗、响铃、腰铃、扎板、响刀等打击乐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满族专业音乐工作者积极从事满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加工了歌舞剧《蚕娘》、神话舞剧《珍珠湖》、器乐曲《跑火池》、歌曲《满族乡飞来吉祥的鹰》等。著名的满族音乐家有古琴家溥雪斋、作曲家雷振邦、傅庚辰、歌唱家徐桂珠、关牧村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