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晋剧音乐
1)  Jin Opera Music
晋剧音乐
2)  The music of Musical
音乐剧音乐
3)  Musical [英]['mju:zɪkl]  [美]['mjuzɪkḷ]
音乐剧
1.
The Research of Music and Singing in Memory Which is a Classical Song in the Classical Musical Cats;
音乐剧《猫》中经典唱段《回忆》的音乐和演唱研究
2.
The Research on Song Specialties and Singing Manner in Musical Les Miserables ;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
4)  drama music
戏剧音乐
1.
The article focused on the fugue principle used in Purcell s drama music.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赋格原则在浦塞尔戏剧音乐中的运用 ,通过对浦塞尔几部有代表性戏剧音乐中赋格原则运用的具体分析 ,使我们看到赋格原则的运用与戏剧音乐表现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赋格原则在浦塞尔戏剧音乐表现中的重要地位和价
5)  Ballet Music
舞剧音乐
1.
With the study of the Tchaikovsky s piano works, The author analyze characters of composing and techniques of the ballet music <Nutcracker> s piano suite adaption.
本文通过笔者对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学习,分析了根据其芭蕾舞剧音乐所改编的《胡桃夹子》钢琴套曲的创作特征及弹奏技巧。
6)  dramatic music lin the north
杂剧音乐
补充资料:晋剧
      戏曲剧种。即山西中路梆子,也叫中路戏,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
  
  据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已有"三倒腔"、"并州腔",在太原一带流行,但它们与中路梆子的关系尚难确定。从晋中地区早期组班要约蒲州艺人,设科班教戏要请蒲州艺人当教师,以及学戏语音要以"蒲白"为准等事实来看,一般认为中路梆子是由南路梆子(蒲剧)北上,流传到晋中演变而成。在演变过程中,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吸收、融化了祁(县)、太(谷)秧歌和汾(阳)、孝(义)干板秧歌的腔调及打击乐等,在语音、唱腔、表演各方面均发生变化,形成了自己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委婉的风格。咸丰、同治以来,晋中票号兴旺,商业繁荣,中路梆子也迅速发展起来,相继出现了上下聚梨园、小梨园、锦梨园、二锦梨园、万福园、小万福园、自诚园、小自诚园等著名戏班及孟珍卿(三儿生)、张锦荣(十三红)、乔国瑞(狮子黑)、王云山(毛毛旦)、王田桂(田桂子、正旦)、高文翰(说书红)等著名演员。活动范围也随着商路的往还扩大到内蒙古、张家口、北京、天津以及陕北和甘肃部分地区。20世纪初叶,为晋剧兴盛时期。抗日战争前夕,又出现了著名女须生丁果仙(见彩图)。继之而起的,还有名演员程玉英、冀美莲、牛桂英、郭寿山、郭凤英、花艳君等。
  
  晋剧唱腔,包括乱弹、腔儿和曲子(即昆曲、越调等)。乱弹的板路丰富,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滚白 7种,每种板路又有许多变化,如流水板,又分大流水、小流水、紧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腔儿有三花腔、五花腔、倒板腔、四不象、苦相思和使用呼吸气的方法从喉咙里发出的"二音子"或鸣腔等,这些腔儿常纳入板路中使用,演唱时,除"二音子"外,一般都用真嗓,易于做到吐字清楚,行腔圆润。晋剧演员注重唱功,特别讲究两人以上的对唱,如《忠报国》中大花脸(徐延昭)、须生(杨波)、正旦(李艳妃)的对唱;《打金枝》中须生(唐肃宗)、正旦(皇后)、小旦(公主)的对唱。若演员技艺相当,在成套板式的衔接与变换中,表情达意,由缓而促,就能充分发挥出中路梆子唱腔的特色。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旧称"九手面",分文武场。文场有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称"十一根弦";武场有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其中马锣既重且大,声音不散不躁,现多用"六"字马锣,与弦乐" sol"音相合,故有用马锣定音的传统习惯。
  
  晋剧经常上演的传统戏近 200个,脚色行当主要有"三大门"(须生、正旦、大花脸)与"三小门"(小生、小旦、小花脸)之分,各门脚色都有专工戏。须生的唱功戏有《渭水河》、《大报仇》、《困铜台》、《斩子》、《芦花》;功架戏有《出棠邑》、《临潼山》、《三劈关》。正旦唱功戏有《白蛇传》、《假金牌》、《乾坤带》、《骂殿》、《教子》。大花脸唱功戏有《明公断》、《九江口》、《沙陀国》;功架戏有《海神庙》、《打渔杀家》、《玉虎坠》、《取洛阳》;武功戏有《战宛城》、《白水滩》。小生唱功戏有《告御状》、《双罗衫》、《火焰驹》、《忠义侠》;功架戏有《长坂坡》、《伐子都》。小旦做功戏有《梵王宫》、《百花亭》;功架戏有《凤台关》、《游西湖》、《破洪州》、《双锁山》。以上所举都是各行当见功夫有特色的剧目。其中如《打渔杀家》,萧恩由大花脸应工,但不勾脸,比其他剧种由须生扮演,就更侧重于表现他英勇强悍敢于斗争的倔强性格。此外,运用翎子、帽翅、滚茶盅等特技表现人物思想情感,也很有特色。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绥边区,曾组成七月剧社、吕梁剧社、绥蒙剧社(后改名人民剧社),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培训人材,编演新戏,如写岳飞抗金故事的《千古恨》和表现边区劳模事迹的《新屯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内蒙、河北等地,先后建立起许多演出团体,整理演出了《打金枝》、《梵王宫》《杀宫》、《下河东》、《游西湖》、《卖画劈门》、《凤台关》、《明公断》等传统戏,创作演出《刘胡兰》、《尹灵芝》、《三上桃峰》等现代戏,其中《打金枝》已摄制成影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