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modern nation-state ideology
近代民族国家思想
3) national imagination
民族国家想象
1.
Through rereading som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ovels in the New China from the vision of national imagin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manages to find out their spe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本文从民族国家想象的角度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进行了再解读,以寻求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4) the imagination of nation and state
民族国家想像
5) Nation-state imagination
民族国家想象
1.
On the one hand, as a poem expression of nation-state imagination, it built a classical contemporary connection method of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and as one of "Red Classics", it took part in the work of reconstructing of the ideology and the value system in new China.
闻捷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颂歌时代富于艺术个性的作品,一方面,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诗意表达,建立了政治与文学的当代典型连结方式,以“红色经典”的姿态参与了新中国重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工作。
补充资料:西方近代伦理思想
17世纪初至19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巩固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整个时期各种资产阶级道德学说的统称。由于近代西欧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哲学世界观以及文化历史的传统存在差异,使这个时期的伦理思想出现了错综复杂的状况。它们的思想渊源基本上是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伦理学说。从理论特点上看,这个时期的各种伦理思想分别具有功利论、理性论、情感论和生物进化论以及非道德主义等倾向。
功利论 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和B.孟德维尔,法国的C.A.爱尔维修和P.-H.D.霍尔巴赫等。他们运用唯物主义感觉论去说明社会生活,认为人是能够感受外物刺激的自然产物,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和利己的,人的苦乐感觉是道德的来源,同时又是判断善恶的标准。他们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看作是道德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并把两者的和谐统一作为道德的最高目标。尽管他们从利己的或合理利己的角度理解统一的基础,但实质上都归结到个人利益上。这些具有功利主义倾向的伦理思想家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们道德状况的作用,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所以会发生矛盾,人的利己心之所以把人引向罪恶,是由于旧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必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新制度,从而把道德与反封建的政治紧密结合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具有功利主义特色的伦理思想更加完善和系统化。英国典型的功利主义者J.边沁和J.S.密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霍布斯、爱尔维修等人的伦理思想,提出以苦乐效用原则为道德的来源和标准,对快乐和痛苦作了量或质的分类,认为可以对苦乐进行精确的计算,从中得出最大幸福主义的功利原则。他们强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强调以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的道德准则。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L.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伦理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划入功利论伦理思想的范围。
理性论 近代理性主义伦理思想始于17~18世纪唯物论哲学家R.笛卡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等人,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I.康德和G.W.F.黑格尔使之完善和系统化。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的理念论伦理思想,把人的主观精神或独立于人和自然的客观精神即理念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质,并以此说明道德的来源和本质。康德从人类理性推出先验的道德律,认为只有这种没有任何经验内容的道德律才具有普遍的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他强调道德的本质是意志自律,即意志为人颁布道德律,使人为义务而义务,在道德行为中不计利害。黑格尔概括总结了前人,特别是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成就,建立起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他把辩证法引进了伦理学,把道德看作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并在其辩证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他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社会现实内容和历史的进程,同时又辩证地解决善与恶、意志自由与道德责任、目的与手段以及动机与效果等一系列道德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但由于黑格尔把道德看作是理念的产物,因而不可能最终科学地解决道德的本质以及道德范畴在现实中的对立和转化。
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因主张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而得名,最初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A.A.C.沙夫茨伯里(1671~1713)、 F.哈奇森(1694~1747)、D.休谟和亚当·斯密(1723~1790)等人。他们反对道德起源于人的感性欲望、理性或社会契约等观点,把人的天然情感或仁爱情感乃至同情心看作道德的本源,认为道德情感是脱离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先天具有的。道德情感论一般不否认利己情感,但它更强调利他情感,并把促进共同幸福作为道德目的和善恶标准。哈奇森提出,德行是善的量与享受的人数的乘积,最大数量的善由最大多数人来享受就是最高的道德,相反就是最大的恶。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继承了道德情感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情感决定社会起源和道德,个人生活中利己情感占主导,社会生活中利他情感占优势,社会关系只有依靠利他情感即普遍的爱来调节,社会才有幸福和进步。英国的H.斯宾塞把生物进化论原则引入伦理学,把道德看作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社会如同有机体一样,各阶级的人们处于协调友爱之中,道德的利他情感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日趋一致,个人与社会将不再存在矛盾。孔德和斯宾塞都试图从道德上论证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和谐幸福的。
19世纪后期,出现了A.叔本华、F.W.尼采带有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特点的伦理思想。叔本华试图从生存意志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并通过死亡获得人生的解脱,尼采则把权力意志作为道德的本质,公开鼓吹弱肉强食的非道德主义理论。
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理论上也包含有一些合理因素,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家们在阶级和世界观方面的局限,因而最终不能使道德成为科学。随着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其伦理思想也逐渐走向保守和反动。现代西方各种流派的伦理思想,基本上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见西方现代伦理学)。
19世纪初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伦理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同时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界限,但它对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道德败坏状况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同时还预言人的利己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它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一些猜测,反映了早期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及道德理想。
功利论 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和B.孟德维尔,法国的C.A.爱尔维修和P.-H.D.霍尔巴赫等。他们运用唯物主义感觉论去说明社会生活,认为人是能够感受外物刺激的自然产物,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和利己的,人的苦乐感觉是道德的来源,同时又是判断善恶的标准。他们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看作是道德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并把两者的和谐统一作为道德的最高目标。尽管他们从利己的或合理利己的角度理解统一的基础,但实质上都归结到个人利益上。这些具有功利主义倾向的伦理思想家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们道德状况的作用,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所以会发生矛盾,人的利己心之所以把人引向罪恶,是由于旧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必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新制度,从而把道德与反封建的政治紧密结合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具有功利主义特色的伦理思想更加完善和系统化。英国典型的功利主义者J.边沁和J.S.密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霍布斯、爱尔维修等人的伦理思想,提出以苦乐效用原则为道德的来源和标准,对快乐和痛苦作了量或质的分类,认为可以对苦乐进行精确的计算,从中得出最大幸福主义的功利原则。他们强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强调以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的道德准则。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L.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伦理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划入功利论伦理思想的范围。
理性论 近代理性主义伦理思想始于17~18世纪唯物论哲学家R.笛卡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等人,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I.康德和G.W.F.黑格尔使之完善和系统化。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的理念论伦理思想,把人的主观精神或独立于人和自然的客观精神即理念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质,并以此说明道德的来源和本质。康德从人类理性推出先验的道德律,认为只有这种没有任何经验内容的道德律才具有普遍的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他强调道德的本质是意志自律,即意志为人颁布道德律,使人为义务而义务,在道德行为中不计利害。黑格尔概括总结了前人,特别是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成就,建立起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他把辩证法引进了伦理学,把道德看作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并在其辩证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他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社会现实内容和历史的进程,同时又辩证地解决善与恶、意志自由与道德责任、目的与手段以及动机与效果等一系列道德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但由于黑格尔把道德看作是理念的产物,因而不可能最终科学地解决道德的本质以及道德范畴在现实中的对立和转化。
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因主张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而得名,最初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A.A.C.沙夫茨伯里(1671~1713)、 F.哈奇森(1694~1747)、D.休谟和亚当·斯密(1723~1790)等人。他们反对道德起源于人的感性欲望、理性或社会契约等观点,把人的天然情感或仁爱情感乃至同情心看作道德的本源,认为道德情感是脱离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先天具有的。道德情感论一般不否认利己情感,但它更强调利他情感,并把促进共同幸福作为道德目的和善恶标准。哈奇森提出,德行是善的量与享受的人数的乘积,最大数量的善由最大多数人来享受就是最高的道德,相反就是最大的恶。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继承了道德情感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情感决定社会起源和道德,个人生活中利己情感占主导,社会生活中利他情感占优势,社会关系只有依靠利他情感即普遍的爱来调节,社会才有幸福和进步。英国的H.斯宾塞把生物进化论原则引入伦理学,把道德看作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社会如同有机体一样,各阶级的人们处于协调友爱之中,道德的利他情感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日趋一致,个人与社会将不再存在矛盾。孔德和斯宾塞都试图从道德上论证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和谐幸福的。
19世纪后期,出现了A.叔本华、F.W.尼采带有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特点的伦理思想。叔本华试图从生存意志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并通过死亡获得人生的解脱,尼采则把权力意志作为道德的本质,公开鼓吹弱肉强食的非道德主义理论。
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理论上也包含有一些合理因素,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家们在阶级和世界观方面的局限,因而最终不能使道德成为科学。随着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其伦理思想也逐渐走向保守和反动。现代西方各种流派的伦理思想,基本上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见西方现代伦理学)。
19世纪初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伦理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同时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界限,但它对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道德败坏状况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同时还预言人的利己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它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一些猜测,反映了早期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及道德理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