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g point classification
标记分类
2) classification markedness
分类标记
1.
Later,it is applied to every level and component of languag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norm markedness,classification markedness and semantic markedness.
标记可以分为规范标记、分类标记和语义标记。
3)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分类及标记
5) sentence category marker
句类标记
1.
The imperative sentence of the mediaeval times not only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such areas as sentence category marker,syntactic structure,semantic models and effectiveness of pragmatics,but also prepared basic evolution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f imperative senten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中古的祈使句不仅在句类标记、句法构造、语义模式和语用效能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同时也为后世的祈使句预设了演进走向和发展基础。
补充资料:分类标记
文献分类法类目的标记符号与标记制度。它是现代文献分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指示类目位置,表示类目排列次序及其相互关系的作用。
标记符号 现代分类标记符号可分为单纯标记符号和混合标记符号两种。单纯标记符号指只采用一种有固定次序的号码系统为标记,有的采用阿拉伯数字号码,如《杜威十进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有的采用纯字母,如《伦敦教育分类法》。阿拉伯数字标记易写易读,顺序明确,但基数少,表达10个以上同位类时必须增加号码长度。字母标记基数较多,但顺序不如数字明确。
混合标记符号指采用两种以上有固定次序的号码系统为标记,多为字母与数字相结合,或先字母后数字,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或先数字后字母,如英国B.C.维克里的《土壤科学分类表》。混合标记符号兼有数字和字母的长处。现代分类法还广泛采用一些辅助标记符号,如等号(=)、下圆点(.)、加号(+)、冒号(:)等。
文献分类法对标记符号的要求是:①有固定、明确的次序。②简短明了,易读,易写,易于排检。③基数大,能尽可能多地容纳同位类。
标记制度 分类标记符号的构成方式,也称配号制度。基本可分为结构型和非结构型两大类。结构型标记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分类表的层次结构及组配结构,有层累标记制、起讫标记制、分面标记制、回归标记制等。非结构型标记制度不能揭示类表结构,如顺序标记制。标记制度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容纳性,或称扩充性,即能适应类目的细分和增补。②表达性,即能表示类目间的关系。③助记性,即类号的编配应有一定规律,便于记忆。
层累标记制 又称等级标记制,是一种与类目等级相适应的层次分明的标记制度,自《杜威十进分类法》首创以来得到广泛应用。它常用一位号码表示一个大类,再加一位号码表示其下位类(二级类),以号码的层层累加表示类目的层层划分,如: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一级类)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二级类)
G25
图书馆学、目录学、图书馆事业 (三级类)
G250
图书馆学
(四级类)
G251
图书馆管理
(四级类)
G252
读者工作
(四级类)
G253
图书馆采访和藏书组织
(四级类)
G254
文献标引与编目
(四级类)
G254.0
文献检索语言(总论)
(五级类)
G254.1
分类法
(五级类)
G254.2
主题法
(五级类)
G254.3
文献编目
(五级类)
G254.34
各种编目方式
(六级类)
G254.341
集中编目
(七级类)
层累标记制按所采用的标记符号种类可分为整数层累制、小数层累制和字母层累制等几种。以阿拉伯数字为标记符号的层累标记制通常采用小数制(即十进制),称为小数层累制。它以0~9标记类目,按分类号的小数数值由小到大来排列先后次序。当同位类较多时则采用一些特殊的标记方法,如"八分法"(当同位类超过8个时,第9个以后的同位类依次标记为91、92、93、...、98、991、992、...)、"双位法"(当同位类过多时,全部采用双位数字11、12、13、...、99来标记)、"借号法"(同位类超过9个,可借用该同位类的上位类号或下位类号)。
层累标记制能较好地表示类目间的关系,便于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但对扩充增补类目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如严格按类目的等级编配层累标记可能使号码过长,从而影响目录检索和文献排架。
起讫标记制 又称扩充编号法,是用一个号码或一个起讫号码表示一类,用起讫范围内的若干号码( 包括起讫号码) 标记某个起讫类号所在类目的下位类。它由波兰文献分类专家 Z. 多布罗沃斯基首创,并最早用于《国际焊接学会图书分类法》。英国 J. 艾奇逊编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叙词表》的分类表部分采用了起讫标记制,如:
Z
情报、图书馆和档案
(一级类)
Z20/84
图书馆学和情报科学 (二级类)
Z24
情报/图书馆史
(三级类)
Z26
情报/图书馆研究 (三级类)
...........................
Z40/56
情报/图书馆操作 (三级类)
Z45/56
情报处理
(四级类)
Z48
文献著录
(五级类)
Z50
索引语言
(五级类)
起讫标记制类号简短,便于增补和扩充类目,还便于计算机检索。
分面标记制 又称分段标记制,是用若干节段符号的组合来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记制度。它能显示类目的组配关系。这种标记方法最早在《国际十进分类法》中出现,后在《冒号分类法》及其他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中广泛使用。例如按照《冒号分类法》,"1950年印度数学书目"这一文献主题的类号是Ba.44'N5,其中"B"表示数字,"a"表示书目,".44"表示印度,"'N5"表示1950年。分面标记制的特点是:可从类号的分段形式上辨识构成主题概念的各个组面或主题因素,便于在每个节段后扩充和增补类号。
回归标记制 是一种适用于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标记制度,20世纪50年代E.J.科茨首创,被用于《布利斯书目分类法》(见《书目分类法》)。其配号方法是直接将位置在前的组面类号加在位置在后的组面类号上,如《书目分类法》教育类有下列类目:
J
教育
JC
学校管理
JK
课程
JI
初等教育
按照回归标记制,"初等教育课程"、"初等学校的管理"这两个文献主题的类号分别是JMK和JMC( 去掉重号"J")。回归标记制一般采用单纯字母,按顺序配号,类号简短,组配标引时不需单独设置分面指示符。
顺序标记制 按标记符号本身固有顺序依次为每个类目配号的标记制度。 它只反映类 目排列的先后次序,不显示类表的层次结构。顺序标记制可分为整数顺序制、小数顺序制和字母顺序制3种。例如,《 伦敦教育分类法》采用的是字母顺序制:
Tab
异常儿童
Tap
残疾
Tas
身体残废
Teb
盲人
顺序标记制号码简短,配号简单,容纳性强(整数顺序制除外),但表达性差。现代分类法中全面采用顺序制的已不多见,一般与其他标记制度结合使用。
标记符号 现代分类标记符号可分为单纯标记符号和混合标记符号两种。单纯标记符号指只采用一种有固定次序的号码系统为标记,有的采用阿拉伯数字号码,如《杜威十进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有的采用纯字母,如《伦敦教育分类法》。阿拉伯数字标记易写易读,顺序明确,但基数少,表达10个以上同位类时必须增加号码长度。字母标记基数较多,但顺序不如数字明确。
混合标记符号指采用两种以上有固定次序的号码系统为标记,多为字母与数字相结合,或先字母后数字,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或先数字后字母,如英国B.C.维克里的《土壤科学分类表》。混合标记符号兼有数字和字母的长处。现代分类法还广泛采用一些辅助标记符号,如等号(=)、下圆点(.)、加号(+)、冒号(:)等。
文献分类法对标记符号的要求是:①有固定、明确的次序。②简短明了,易读,易写,易于排检。③基数大,能尽可能多地容纳同位类。
标记制度 分类标记符号的构成方式,也称配号制度。基本可分为结构型和非结构型两大类。结构型标记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分类表的层次结构及组配结构,有层累标记制、起讫标记制、分面标记制、回归标记制等。非结构型标记制度不能揭示类表结构,如顺序标记制。标记制度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容纳性,或称扩充性,即能适应类目的细分和增补。②表达性,即能表示类目间的关系。③助记性,即类号的编配应有一定规律,便于记忆。
层累标记制 又称等级标记制,是一种与类目等级相适应的层次分明的标记制度,自《杜威十进分类法》首创以来得到广泛应用。它常用一位号码表示一个大类,再加一位号码表示其下位类(二级类),以号码的层层累加表示类目的层层划分,如: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一级类)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二级类)
G25
图书馆学、目录学、图书馆事业 (三级类)
G250
图书馆学
(四级类)
G251
图书馆管理
(四级类)
G252
读者工作
(四级类)
G253
图书馆采访和藏书组织
(四级类)
G254
文献标引与编目
(四级类)
G254.0
文献检索语言(总论)
(五级类)
G254.1
分类法
(五级类)
G254.2
主题法
(五级类)
G254.3
文献编目
(五级类)
G254.34
各种编目方式
(六级类)
G254.341
集中编目
(七级类)
层累标记制按所采用的标记符号种类可分为整数层累制、小数层累制和字母层累制等几种。以阿拉伯数字为标记符号的层累标记制通常采用小数制(即十进制),称为小数层累制。它以0~9标记类目,按分类号的小数数值由小到大来排列先后次序。当同位类较多时则采用一些特殊的标记方法,如"八分法"(当同位类超过8个时,第9个以后的同位类依次标记为91、92、93、...、98、991、992、...)、"双位法"(当同位类过多时,全部采用双位数字11、12、13、...、99来标记)、"借号法"(同位类超过9个,可借用该同位类的上位类号或下位类号)。
层累标记制能较好地表示类目间的关系,便于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但对扩充增补类目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如严格按类目的等级编配层累标记可能使号码过长,从而影响目录检索和文献排架。
起讫标记制 又称扩充编号法,是用一个号码或一个起讫号码表示一类,用起讫范围内的若干号码( 包括起讫号码) 标记某个起讫类号所在类目的下位类。它由波兰文献分类专家 Z. 多布罗沃斯基首创,并最早用于《国际焊接学会图书分类法》。英国 J. 艾奇逊编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叙词表》的分类表部分采用了起讫标记制,如:
Z
情报、图书馆和档案
(一级类)
Z20/84
图书馆学和情报科学 (二级类)
Z24
情报/图书馆史
(三级类)
Z26
情报/图书馆研究 (三级类)
...........................
Z40/56
情报/图书馆操作 (三级类)
Z45/56
情报处理
(四级类)
Z48
文献著录
(五级类)
Z50
索引语言
(五级类)
起讫标记制类号简短,便于增补和扩充类目,还便于计算机检索。
分面标记制 又称分段标记制,是用若干节段符号的组合来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记制度。它能显示类目的组配关系。这种标记方法最早在《国际十进分类法》中出现,后在《冒号分类法》及其他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中广泛使用。例如按照《冒号分类法》,"1950年印度数学书目"这一文献主题的类号是Ba.44'N5,其中"B"表示数字,"a"表示书目,".44"表示印度,"'N5"表示1950年。分面标记制的特点是:可从类号的分段形式上辨识构成主题概念的各个组面或主题因素,便于在每个节段后扩充和增补类号。
回归标记制 是一种适用于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标记制度,20世纪50年代E.J.科茨首创,被用于《布利斯书目分类法》(见《书目分类法》)。其配号方法是直接将位置在前的组面类号加在位置在后的组面类号上,如《书目分类法》教育类有下列类目:
J
教育
JC
学校管理
JK
课程
JI
初等教育
按照回归标记制,"初等教育课程"、"初等学校的管理"这两个文献主题的类号分别是JMK和JMC( 去掉重号"J")。回归标记制一般采用单纯字母,按顺序配号,类号简短,组配标引时不需单独设置分面指示符。
顺序标记制 按标记符号本身固有顺序依次为每个类目配号的标记制度。 它只反映类 目排列的先后次序,不显示类表的层次结构。顺序标记制可分为整数顺序制、小数顺序制和字母顺序制3种。例如,《 伦敦教育分类法》采用的是字母顺序制:
Tab
异常儿童
Tap
残疾
Tas
身体残废
Teb
盲人
顺序标记制号码简短,配号简单,容纳性强(整数顺序制除外),但表达性差。现代分类法中全面采用顺序制的已不多见,一般与其他标记制度结合使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