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hrynocephalus hongyuanensis
红原沙蜥
2) 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
红尾沙蜥
1.
To study rules of population genetics variance along altitude,we used seven microsatellite loci data to infer genetic structure in 80 individuals of 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 sampled from seven geographic locations and of 34 individuals of Phrynocephalus theobaldi from two geographic locat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对采自西藏高原的80个红尾沙蜥和34个西藏沙蜥样本采用微卫星法进行多样性分析。
3)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hongyuanensis
青海沙蜥红原亚种
1.
Genetic Variation and Diversity of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hongyuanensis in Zoige Wetland Inferred from ND4-tRNA~(leu) Gene;
若尔盖湿地青海沙蜥红原亚种线粒体ND4-tRNA~(leu)基因的序列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2.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skeletal system of female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hongyuanensis Zhao, Jiang and Huang, 1980 was conducted.
采用透明骨骼染色法,观测到了青海沙蜥红原亚种雌体比较完整的骨骼系统,为沙蜥属的分类及演化提供骨骼方面的资料。
4) phrynocephalus frontalis
草原沙蜥
1.
The Niche Fragmentation of Pasture Lizard (Phrynocephalus frontalis) and Liban Lizard (Eremias argus) in the Artificial Shrub Land;
人工灌丛生境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生态位分化的研究
2.
Effects of Habitat Changes on Pasture Lizard (Phrynocephalus frontalis) Population in Tumote Plain of NeiMongol;
内蒙古土默特平原生境变化对草原沙蜥种群的影响
3.
Study on the Reproductive Strategy of Lizard Phrynocephalus frontalis;
草原沙蜥(Phyrnocepha lus fronta lis)生殖策略的研究
5) Toad-headed lizard
沙蜥
1.
versicolor are two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small sized toad-headed lizards.
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i)和变色沙蜥(P。
6)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青海沙蜥
1.
A new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population density;
青海沙蜥种群密度调查的一种新方法
2.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at Zoigê,Sichuan:Burrow Density and Depth and Their Implications;
若尔盖青海沙蜥——洞穴密度与深度的生态内涵
3.
The Growth and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of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青海沙蜥的生长及两性生长差异
补充资料:红原
红原县
一、自然环境
红原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县,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拨在36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6.2℃,年降雨量为753毫米。全县幅员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辖9乡2镇、36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4,是阿坝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
二、文化环境
藏民族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她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藏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藏文化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音乐舞蹈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绝大部分人信仰佛教,宗教贯穿于社会、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喇嘛寺又以其集佛教、天文、地理、医学、历史、文学、工艺美术等多学科内容的浩繁卷至,受到牧民的顶礼膜拜。
红原藏族长期以来,“逐水草而居”,一直从事游牧生活,无定居点。在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正逐步形成集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牧民新村。藏族人民主食青稞、牛羊肉、奶茶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餐饮也向着多极化发展。藏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是藏族人民的真实写照。劳累之余,人们会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喝酒聊天或载歌载舞。藏族人民喜好跳锅庄、马术、摔跤、射箭、赛牛、赛马等民族体育项目和娱乐节目,红原马术曾多次在全国、全省重大比赛中获得奖牌。
红原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丰富,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一区位优势良好。是红原地处川、青、甘结合部,是川西北草原距内地中心城市最近的一个纯牧业县,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良好的区位优势。二是天然草场、畜牧资源极为丰富。有天然草场1200万亩,其中可利用优质草场面积达1120万亩,养育着青藏高原独有的麦洼牦牛、藏系绵羊40余万头(只),每年提供鲜奶2万多吨,牛、羊肉6000余吨,皮革8万多张。2003年县乳品公司完成新厂建设和旧厂改扩建设后,将达到年产各类奶制品2万多吨的能力,肉食品加工企业达到年产各类牛羊制品1000多吨的生产能力。全县已有七个产品获得绿色产品称号。三是大草原旅游独具特色。红原与九寨沟、黄龙寺、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相毗邻,是阿坝州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核心区域之一。这里奇特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藏民族民风民俗,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悲壮的红军长征史诗,构成了大草原所特有的魅力,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四是具有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红原盛产松贝、虫草、鹿茸、麝香、甘松、红景天、秦艽等各类中药材500余种,蕴藏量达200余万公斤。境内还栖息着黑颈鹤、雪豹、梅花鹿等珍稀动物近百种。五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泥炭储量达17亿立方米,面积达492平方公里,在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六是黄金储量大。经多年化探,红原康猫地区蕴藏有不低于100吨的黄金储量,开采前景广阔。
“九五”期间红原国内生产总值累计达到73287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6;工农业总产值累计达到40506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7733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52.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达8289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0.4。完成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共3854户,牧户定居点建设3854户,围栏草场122.6万亩,建棚圈27.986万平方米,建打贮草基地5.15万亩、贮草库7.331万立方米。鲜奶产量累计达到83182吨,年均增长1.1;牛、羊肉产量累计达到20543吨,年均增长1.2。畜副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一、自然环境
红原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县,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拨在36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6.2℃,年降雨量为753毫米。全县幅员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辖9乡2镇、36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4,是阿坝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
二、文化环境
藏民族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她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藏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藏文化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音乐舞蹈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绝大部分人信仰佛教,宗教贯穿于社会、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喇嘛寺又以其集佛教、天文、地理、医学、历史、文学、工艺美术等多学科内容的浩繁卷至,受到牧民的顶礼膜拜。
红原藏族长期以来,“逐水草而居”,一直从事游牧生活,无定居点。在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正逐步形成集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牧民新村。藏族人民主食青稞、牛羊肉、奶茶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餐饮也向着多极化发展。藏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是藏族人民的真实写照。劳累之余,人们会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喝酒聊天或载歌载舞。藏族人民喜好跳锅庄、马术、摔跤、射箭、赛牛、赛马等民族体育项目和娱乐节目,红原马术曾多次在全国、全省重大比赛中获得奖牌。
红原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丰富,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一区位优势良好。是红原地处川、青、甘结合部,是川西北草原距内地中心城市最近的一个纯牧业县,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良好的区位优势。二是天然草场、畜牧资源极为丰富。有天然草场1200万亩,其中可利用优质草场面积达1120万亩,养育着青藏高原独有的麦洼牦牛、藏系绵羊40余万头(只),每年提供鲜奶2万多吨,牛、羊肉6000余吨,皮革8万多张。2003年县乳品公司完成新厂建设和旧厂改扩建设后,将达到年产各类奶制品2万多吨的能力,肉食品加工企业达到年产各类牛羊制品1000多吨的生产能力。全县已有七个产品获得绿色产品称号。三是大草原旅游独具特色。红原与九寨沟、黄龙寺、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相毗邻,是阿坝州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核心区域之一。这里奇特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藏民族民风民俗,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悲壮的红军长征史诗,构成了大草原所特有的魅力,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四是具有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红原盛产松贝、虫草、鹿茸、麝香、甘松、红景天、秦艽等各类中药材500余种,蕴藏量达200余万公斤。境内还栖息着黑颈鹤、雪豹、梅花鹿等珍稀动物近百种。五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泥炭储量达17亿立方米,面积达492平方公里,在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六是黄金储量大。经多年化探,红原康猫地区蕴藏有不低于100吨的黄金储量,开采前景广阔。
“九五”期间红原国内生产总值累计达到73287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6;工农业总产值累计达到40506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7733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52.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达8289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0.4。完成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共3854户,牧户定居点建设3854户,围栏草场122.6万亩,建棚圈27.986万平方米,建打贮草基地5.15万亩、贮草库7.331万立方米。鲜奶产量累计达到83182吨,年均增长1.1;牛、羊肉产量累计达到20543吨,年均增长1.2。畜副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