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ST anomal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海温异常
2)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海温异常
1.
It is found that waters within 5°S-5°N,60°-75°E are the key area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 that affect the winter temperature of these regions from Apri.
利用近40a全球海温、500hPa高度场、300hPa纬向风场和海平面气压场月平均资料以及大连地区冬季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大连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大连地区冬季气温异常与前期印度洋海温异常的相互联系。
2.
The composites for circulation anomaly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 show that both the low .
对比分析旱涝月的环流异常和海温异常 (SSTA)发现 ,南海地区SSTA和对流层低层经向风异常均与长江中下游旱涝显著相关 ,尤其正SSTA和涝月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南海SSTA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一个强讯号。
3.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o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over the north Pacific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y in North China and an AGCM was utilized to con.
为了揭示华北夏季降水异常规律及其成因,本文详细分析了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有关的环流特征、水汽输送特征和向外长波辐射(OLR)特征,着重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并应用大气环流模式初步验证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
3) SST anomaly
海温异常
1.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SST(SST heating and SST anomaly) 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systems in tropics are studied by baroclinic equation group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evaporation,convergence ascending and SST anomaly in the tropics.
根据热带地区蒸发、辐合上升运动剧烈以及海温异常的特点,构造了一个斜压模式方程组,讨论了海表温度(海温加热和海温异常变化)对热带低频波动的影响。
2.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ST anomaly in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during winter and spring on the early summer monsoon in East Asia, a set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is conducted using OSU AGCM.
用OSU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热带西太平洋冬春海温异常对东亚初夏(5月)季风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3.
Using a 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with a spheric band domain,a numerical study iscarried out of the effect on rainfall of 1991 Pacific SST anomaly in the leading region with theaffecting mechanisms investigated.
利用球圈范围的初始方程模式,就1991年太平洋主要海温异常区对降水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并对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
4) SSTA
海温异常
1.
ANOMALIE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FLOODS SEASON PRECIPITATION AND SVD ANALYSIS WITH SSTA IN WORLD OCEANS;
东北地区汛期降水与全球大洋海温异常关系的SVD分析
2.
Mechanism for SSTA Impact on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热带海温异常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研究
3.
Relationship of the SSTA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Middle and East Equatorial Pacific in Spring and Summer to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关系的研究
5) SST anomalies
海温异常
1.
Waters bounded by 9-1°S, 121-129°E are the key zones of SST anomalies that affect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se regions over May - July in preceding years.
影响江南汛期降水的海温异常关键区位于9~1°S,121~129°E,关键影响时段为前一年的5~7月。
6)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海温异常
1.
In 1985, negativ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broadly, and positive SSTA which were about 0.
本文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分别以观测得到的1985年赤道东太平洋和赤道西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场为外强迫源进行了两个区域海温异常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造成1985年夏季华南、华中和江淮流域干旱,而华北多雨的原因。
2.
By using the atmosphere-land coupled model IAP9L_CoLM of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imap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s) in different ocean basins on the extreme climate events affecting Southern China during January 2008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four sets of ensemble numerical simulations.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陆气耦合模式IAP9L_CoLM,通过4组集合模拟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海域的海温异常对2008年1月中国南方极端气候异常的可能影响。
补充资料:北海、中海、南海
位于北京城内故宫和景山的西侧,合称三海。明、清时期称为西苑。它是中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置精美的宫苑之一。
沿革 三海的历史可溯源到10世纪的辽代,当时称为瑶屿。它是辽南京城北郊的游乐之地。
金代 1153年,金代以辽南京城为都城,称中都。金大定十九年(1179),在今北海所在地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精美的离宫别苑,先名大宁宫,后更名为万宁宫。据《金史·地理志》记载:"京城北离宫有大宁宫......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可见建筑规模相当宏大。当时园林的布局情况大体是以琼华岛为中心,在岛上和海子周围修造宫苑。其位置相当于今天北海和团城部分。据文献记载,金代经营琼华岛时缺少太湖石,特从汴京(开封)拆取艮岳的太湖石来修筑琼华岛。
元代 以金代的海子、琼华岛为中心建大都城,于是这里便成了皇城中的禁苑,称为"上苑"。经过多年经营,到至正八年(1348),山赐名万寿山(也称万岁山),水赐名太液池。对元代万寿山和太液池有较多的文献记载。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说:"万岁山在大内西北、太液池之阳。金人名琼花岛,中统三年修缮之。其山皆以玲珑石叠垒。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山上有广寒殿七间。仁智殿则在山半,为屋三间。山前白玉石桥长二百尺,直仪天殿右,殿在太液池中圆坻上,十一楹,正对万岁山。"在仪天殿(今北海团城)的南面,太液池南部水中,有一小屿,名墀天台。整个太液池的位置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北海和中海范围。
明代 在元代禁苑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奠定了现在三海的规模。明朝初叶只是对广寒殿、清暑殿和琼华岛上的一些建筑稍加修茸。天顺年间对西苑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主要工程有:①开辟南海,扩充了太液池的范围,完成了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的布局。②填平了仪天殿与紫禁城之间的水面,砌筑了团城。③在琼华岛上和太液池沿岸增添了许多新建筑物。
清代 对西苑又作了许多新建和改建。重要的营建有两次:①顺治八年(1651)拆除了琼华岛山顶上的主体建筑广寒殿和四周的亭子,修建了巨型喇嘛塔和佛寺,并将万岁山改名为白塔山。②乾隆年间,除了对北海琼华岛(白塔山)的大部分建筑物进行重修以外,在北海东北岸、北岸营造了许多建筑。在明朝时期比较富于自然景色的南海南台(即今瀛台)以及中海东岸地区修建了宫殿楼阁和庭院幽谷。现在整个三海的格局和园林建筑,主要是乾隆时期完成的。后来虽屡有修葺,只是个别地方有所增减。
园林布局 三海的规模自明代开辟了南海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纵贯皇城南北的袋状水域。以太液池上的两座石桥划分为三个水面:金鳌玉蝀桥以北为北海,蜈蚣桥以南为南海,两桥之间为中海。清乾隆帝在他的一首《悦心殿漫题》的诗中说:"液池只是一湖水,明季相沿三海分。"几百年来,三海和西苑两个名称一直并用;而中海和南海紧密相依,常常合称为中南海。
三海总体布局继承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传统:水中布置岛屿,用桥堤同岸边相连,在岛上和沿岸布置建筑物和景点。全园面积2500余亩(1亩为666.66米2),水面占一半以上,景观比较开阔。琼岛耸立于北,瀛台对峙于南,长桥卧波,状若垂虹。岛上山石和各种建筑物交相掩映,组成一个整体。许多景点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点缀其中。
北海 北海主要景物以白塔山为中心。琼岛上布置了白塔、永安寺、庆霄楼、漪澜堂、阅古楼和许多假山、邃洞、回廊、曲径等建筑物,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和摹拟汉代建章宫设置的仙人承露铜像(见彩图)。北海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小西天等园中园和佛寺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一座规模宏大、造型精巧的承光殿。
中海 主要景物有紫光阁、蕉园和孤立水中的水云榭。此榭原为元代太液池中的墀天台旧址,现在还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风"碑石。
南海 主要景物有瀛台(图1),台上为一组殿阁亭台、假山廊榭所组成的水岛景区。重要的建筑物有翔鸾阁、涵元殿、香扆殿、藻韵楼、待月轩、迎薰亭等。瀛台东现有石桥通达岸边。此外,在中南海中还有丰泽园和静谷,是园中之园,尤以静谷的湖石假山的堆叠手法高超(图2)。 艺术评价 三海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存古代园林中是第一流的。辽、金以来1000年连绵不辍地经营,历史文献记载丰富,而且现在大多数尚有遗迹可寻。清代乾隆时的建筑、山石和园林布局,现在还基本保存完整(仅中南海有较多的改变),是其他宫苑以至私家园林所少见的。金代琼华岛的艮岳遗石,元代广寒殿里的巨大玉瓮,明代的团城,以及树龄八九百年的苍松翠柏等,是北京城发展史的可贵见证。三海的园林艺术继承了中国的传统造园技艺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园中有园、园内外借景等布局手法都有巧妙的应用。园中栽植的花草树木除翠柏青松之外,还有岸柳、池莲、海棠、牡丹、芭蕉、竹、悬葛、垂萝,名花奇果,品类繁多。这些花草树木都和假山池岸、殿阁楼台相互结合成景,体现了中国园林的艺术水平。
沿革 三海的历史可溯源到10世纪的辽代,当时称为瑶屿。它是辽南京城北郊的游乐之地。
金代 1153年,金代以辽南京城为都城,称中都。金大定十九年(1179),在今北海所在地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精美的离宫别苑,先名大宁宫,后更名为万宁宫。据《金史·地理志》记载:"京城北离宫有大宁宫......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可见建筑规模相当宏大。当时园林的布局情况大体是以琼华岛为中心,在岛上和海子周围修造宫苑。其位置相当于今天北海和团城部分。据文献记载,金代经营琼华岛时缺少太湖石,特从汴京(开封)拆取艮岳的太湖石来修筑琼华岛。
元代 以金代的海子、琼华岛为中心建大都城,于是这里便成了皇城中的禁苑,称为"上苑"。经过多年经营,到至正八年(1348),山赐名万寿山(也称万岁山),水赐名太液池。对元代万寿山和太液池有较多的文献记载。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说:"万岁山在大内西北、太液池之阳。金人名琼花岛,中统三年修缮之。其山皆以玲珑石叠垒。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山上有广寒殿七间。仁智殿则在山半,为屋三间。山前白玉石桥长二百尺,直仪天殿右,殿在太液池中圆坻上,十一楹,正对万岁山。"在仪天殿(今北海团城)的南面,太液池南部水中,有一小屿,名墀天台。整个太液池的位置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北海和中海范围。
明代 在元代禁苑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奠定了现在三海的规模。明朝初叶只是对广寒殿、清暑殿和琼华岛上的一些建筑稍加修茸。天顺年间对西苑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主要工程有:①开辟南海,扩充了太液池的范围,完成了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的布局。②填平了仪天殿与紫禁城之间的水面,砌筑了团城。③在琼华岛上和太液池沿岸增添了许多新建筑物。
清代 对西苑又作了许多新建和改建。重要的营建有两次:①顺治八年(1651)拆除了琼华岛山顶上的主体建筑广寒殿和四周的亭子,修建了巨型喇嘛塔和佛寺,并将万岁山改名为白塔山。②乾隆年间,除了对北海琼华岛(白塔山)的大部分建筑物进行重修以外,在北海东北岸、北岸营造了许多建筑。在明朝时期比较富于自然景色的南海南台(即今瀛台)以及中海东岸地区修建了宫殿楼阁和庭院幽谷。现在整个三海的格局和园林建筑,主要是乾隆时期完成的。后来虽屡有修葺,只是个别地方有所增减。
园林布局 三海的规模自明代开辟了南海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纵贯皇城南北的袋状水域。以太液池上的两座石桥划分为三个水面:金鳌玉蝀桥以北为北海,蜈蚣桥以南为南海,两桥之间为中海。清乾隆帝在他的一首《悦心殿漫题》的诗中说:"液池只是一湖水,明季相沿三海分。"几百年来,三海和西苑两个名称一直并用;而中海和南海紧密相依,常常合称为中南海。
三海总体布局继承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传统:水中布置岛屿,用桥堤同岸边相连,在岛上和沿岸布置建筑物和景点。全园面积2500余亩(1亩为666.66米2),水面占一半以上,景观比较开阔。琼岛耸立于北,瀛台对峙于南,长桥卧波,状若垂虹。岛上山石和各种建筑物交相掩映,组成一个整体。许多景点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点缀其中。
北海 北海主要景物以白塔山为中心。琼岛上布置了白塔、永安寺、庆霄楼、漪澜堂、阅古楼和许多假山、邃洞、回廊、曲径等建筑物,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和摹拟汉代建章宫设置的仙人承露铜像(见彩图)。北海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小西天等园中园和佛寺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一座规模宏大、造型精巧的承光殿。
中海 主要景物有紫光阁、蕉园和孤立水中的水云榭。此榭原为元代太液池中的墀天台旧址,现在还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风"碑石。
南海 主要景物有瀛台(图1),台上为一组殿阁亭台、假山廊榭所组成的水岛景区。重要的建筑物有翔鸾阁、涵元殿、香扆殿、藻韵楼、待月轩、迎薰亭等。瀛台东现有石桥通达岸边。此外,在中南海中还有丰泽园和静谷,是园中之园,尤以静谷的湖石假山的堆叠手法高超(图2)。 艺术评价 三海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存古代园林中是第一流的。辽、金以来1000年连绵不辍地经营,历史文献记载丰富,而且现在大多数尚有遗迹可寻。清代乾隆时的建筑、山石和园林布局,现在还基本保存完整(仅中南海有较多的改变),是其他宫苑以至私家园林所少见的。金代琼华岛的艮岳遗石,元代广寒殿里的巨大玉瓮,明代的团城,以及树龄八九百年的苍松翠柏等,是北京城发展史的可贵见证。三海的园林艺术继承了中国的传统造园技艺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园中有园、园内外借景等布局手法都有巧妙的应用。园中栽植的花草树木除翠柏青松之外,还有岸柳、池莲、海棠、牡丹、芭蕉、竹、悬葛、垂萝,名花奇果,品类繁多。这些花草树木都和假山池岸、殿阁楼台相互结合成景,体现了中国园林的艺术水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