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marine landslide
海底滑坡分析
2)  submarine
海底
1.
Downhole technology for submarine CPT and its equipment development;
基于Downhole工艺的海底静力触探及其设备研制
2.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ezi-Zhenhai submarine oil pipeline.
介绍了册子—镇海海底原油管道的特点,海底管道不同部分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近岸段管线的岸拖施工、离岸段管线的铺管施工和水平口对接等。
3)  seabed
海底
1.
Construction scheme of crossing the deep weathering slot about seabed tunnel;
海底隧道穿越风化深槽的施工方案
2.
The selection technical condition of anti-corrosion layers for seabed oil and gas pipeline is raised and several protective measures of anti-corrosion layers of newly epoxy powder is introduced aimed at special requirement of anti-corrosion layers for seabed oil and gas pipeline and combined with use instance of anti-corrosion layers for seabed oil and gas pipelin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针对海底油气管道防腐层的特殊要求,结合国内外海底油气管道防腐层使用情况,提出了海底油气管道防腐层的选择技术条件;并介绍了新型环氧粉末防腐涂层的几种防护措施。
3.
In the paper,a new sampler—hydro-percussion seabed sampler is discussed.
介绍了集抽吸泵抽吸作用形成局部负压和三重管结构设计等特性于一体的新型海底液动冲击取样器的工作原理,并建立起液动冲击取样器抽吸泵的数学模型,对抽吸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
4)  seafloor
海底
1.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seafloor sediment cores;
海底柱状沉积物超声测量
2.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acoustic waves at a sediment interface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seafloor scattering,bottom reverberation and the acoustic detection of objects.
声波在海底界面的反射和透射是海底散射、海底混响、海底目标探测的重要问题。
3.
The pressure wave caused by the vibration and yawp in seawater transmits into seafloor and induces elastic wave in seabed,so called seafloor seismic wave of sailing vessel.
航行舰船是一个很大的振动和噪声源,其振动和噪声引起的压力波经由流体介质传播到海底,引起海底岩层振动,产生弹性波并向远处传播,这种航行舰船在海底引起的弹性波称为舰船海底地震波。
5)  sea floor
海底
1.
Electromagnetic field by infinite horizontal linear electric current on sea floor;
海底无限长水平线电流源电磁场
2.
The real-time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from the sea floor will establish a long-term presence in the ocean and, hence, fund.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的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
3.
The necessity of using artificial electromagnetic sources at sea floor to determine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ea bottom is expounded.
阐述了在以电磁场探测海底电特性的方法中应用人工电磁场源的必要性;建议用水平电偶极子作为人工电磁场源的天线;介绍了两种物理模型的分析结果;讨论了增加探测海底深度的可能途径。
6)  sea bottom
海底
1.
Detailed risk analysis was fully made on slurry shield tunneling construction in river bottom and sea bottom in China,construction risk to constructors,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structure were reminded and evaluated.
对国内江底、海底泥水盾构隧道施工风险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指出施工风险可能对盾构机械和施工人员、工程质量、工程结构带来的危害,并对风险进行了评价。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奥运后滑坡现象
  奥运后滑坡现象

  近几届奥运会经验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奥运建设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不注意提前预防,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有可能被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可能出现衰退。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被称为%26ldquo;奥运后滑坡现象%26rdquo;。

  奥运经济影响持久

  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

  中国社科院(2008年01月3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持久的。

  蓝皮书指出,中国总体上将会把连续5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态势在2008年继续保持下去,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将会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起落的影响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即使在2008年以后,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作用仍会持续。奥运会结束后,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可能会出现衰退,但由奥运机遇引发的信息增值服务和体育、旅游、文化、会展等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蓝皮书同时指出,要警惕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大幅度回落,警惕国际热钱的退出对中国经济宏观稳定形势的影响。

  蓝皮书指出,2007年物价指数上涨超过了调控目标,经济出现走向过热的迹象,这方面的压力在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有可能进一步增强。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蓝皮书主编、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表示,2007年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的少数几个年份之一。农民收入估计增长约8%,是11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厉以宁认为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不会滑坡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26ldquo;奥运后滑坡现象%26rdquo;,或者%26ldquo;奥运泡沫的破灭%26rdquo;。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我认为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为什么有些奥运会主办国会出现%26ldquo;奥运后的滑坡%26rdquo;,我认为原因大体上有以下三点:第一,奥运会本身是一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可以创造财富。但正如一个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面临的困境一样,如果没有后续产业的支撑是难以摆脱困境的。第二,奥运之前形成了投资高潮,这种高潮在奥运会结束后回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国内是否出现新的投资热点,而且这种新投资热点足以继续带动经济增长,否则投资回落而引起萧条可能是持久性的。第三,奥运会结束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业是增加的。奥运会结束后,除了一部分就业者会继续留下来工作外,其余大部分人将重新寻找工作,增大了就业压力。

  中国经济增长近几年一直保持8%至10%的高速,经济增长率是比较稳定的,全世界都感到是个奇迹。这中间有奥运会的功劳,也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连续巨额投资,在带动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据分析,中国经济7%―8%或更高一些的增长率大约可以到21世纪第一个%26ldquo;25年%26rdquo;结束,也就是再维持15至20年。理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中国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在奥运会结束后,虽然特殊的、超常规的需求会消失,但后续需求会跟上。中国投资将继续处于兴旺状态,这表明中国不会出现%26ldquo;奥运后滑坡现象%26rdquo;。

  在其他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曾经发生过的失业浪潮,我认为不会在中国重演。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