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珠到珠转移
1)  bead-to-bead transfer
珠到珠转移
1.
A two-stage bead-to-bead transfer of Vero cells was set up, including the first 8 h intermittent agitation and the following continuous agitation stages.
两阶段珠到珠转移方法(包含最初8 h的间歇搅拌和接下来的连续搅拌阶段)可以实现Vero细胞的扩大培养,按照新老载体2∶1的比例放大,载体空载率能从最初的66。
2)  Bead [英][bi:d]  [美][bid]
3)  grafting [英][grɑ:ft]  [美][græft]
珠粒移植
4)  Zhujixiang emigration
珠玑移民
1.
Exploring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Luo Gui\'s "lege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Zhujixiang emigration culture and the whole Lingnan(Guangdong) culture.
罗贵是珠玑移民的领头人,"罗贵祖"所在之良溪成为珠玑移民的文化心理中心。
5)  pearlite transformation
珠光体转变
1.
The critical cooling rate without pearlite transformation increases from 0.
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只发生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热变形明显地促进珠光体、马氏体转变;不发生珠光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由0。
2.
The critical cooling rate that does not occur pearlite transformation is 3.
不发生珠光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为31℃/s,Ms点为150℃。
6)  B. torsivum
弯转串珠藻
补充资料:宝素珠
      在玻璃珠外表涂一层鱼鳞胶质而制成的具有珍珠般光泽的人造珍珠。又称赛珍珠。
  
  沿革  人造珍珠起源于欧洲,清代传入中国广东。1915年,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工厂,生产人造珍珠。1918年,该厂工人张子清掌握了此项技术后,在苏州开设作坊制作经营人造珍珠,并定名为宝素珠。宝素珠后发展成为苏州特有的工艺美术品。
  
  制作工艺  宝素珠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矿砂和鱼鳞粉。制造工艺大体分3个步骤:①熔料。把石英砂加辅料在高温下熔炼,冷却后凝结成料块。②烧珠。把料块粘在铁棒上放在火焰上燃烧熔化,使熔液滴在一根细铁钎上,捻动细铁钎,熔液便成为中有洞孔的圆形玻璃珠。③上光。将鱼鳞经过漂淘,制成鳞粉,溶入胶液之中。然后将胶液涂在玻璃珠表层,制成宝素珠。
  
  品种 宝素珠规格品种很多。大者直径达1.45cm,小者直径仅0.25cm。形状有椭圆、扁圆、圆形等。色彩有淡红、深红、淡绿、淡青、淡黄、乳白、银灰等。宝素珠可制成许多品种,有戏剧服饰,如凤冠、珠盔、珠花、珠环等;首饰,如项链、发夹、别针、手镯,以及珠鞋、珠钱包、珠帘、珠篮、珠塔等工艺品,还可作为扇坠、灯彩的装饰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