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扁角菌蚊科
1)  Keroplatidae
扁角菌蚊科
1.
Study on Taxonomy of the Family Keroplatidae from China (Diptera: Keroplatidae);
中国扁角菌蚊科分类研究
2.
First Record of the Genus Urytalpa (Diptera:Keroplatidae) in China,with Descriptions of a New Species
中国新记录属——乌菌蚊属及一新种记述(双翅目:扁角菌蚊科)(英文)
2)  keroplatids fungus gnats
扁角菌蚊
3)  Mycetophilidae
菌蚊科
1.
Study of systemic status of Mycetophilidae;
菌蚊科昆虫系统分类地位的研究(双翅目:菌蚊科)(英文)
2.
Three new species of Leia from Longwangshan, Zhejiang(Diptera:Mycetophilidae;
浙江龙王山滑菌蚊三新种(双翅目:菌蚊科)
3.
Three new species of Mycomya from Longwangshan Nature Reserve of Zhejiang(Diptera:Mycetophilidae);
浙江龙王山真菌蚊属3新种(双翅目:菌蚊科)
4)  Mycomyinae
真菌蚊亚科
1.
Notes on fungus gnats of the subfamily Mycomyinae and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China;
中国真菌蚊亚科种类记述及地理分布(双翅目:菌蚊科)(英文)
5)  Sciophilinae
粘菌蚊亚科
1.
A Study on Taxonomy of the Subfamily Sciophilinae and Gnoristinae(Diptera, Mycetophilidae) from China;
中国粘菌蚊亚科和邻菌蚊亚科分类研究
6)  Gnoristinae
邻菌蚊亚科
1.
A Study on Taxonomy of the Subfamily Sciophilinae and Gnoristinae(Diptera, Mycetophilidae) from China;
中国粘菌蚊亚科和邻菌蚊亚科分类研究
补充资料:蚊科
      双翅目、长角亚目的一科。体细长,足长;口器刺吸式,喙细长;翅脉被鳞片的蚊类昆虫。本科昆虫通称蚊虫(见图)。全世界已知蚊科共有38属,3300余种和亚种。中国现知 17属,350余种和亚种。分布极广,除南极外,遍及所有地区。蚊科昆虫不仅刺吸人畜血液,而且有些种类是疟疾、丝虫病、黄热病、基孔肯雅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多种马脊髓脑炎等的传播媒介。
  
  
  本科的主要特征是口器形成长喙,绝大多数种类雌蚊的口器适于刺吸血液。翅脉上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
  
  蚊虫的生长发育分卵、幼虫、蛹和成虫 4期。雌蚊的孳生场所因种类而异,包括湖泊、沼泽、稻田、水塘、沟渠、泉潭、水井、水坑、缸罐,以至树洞、叶脉和捕虫植物囊袋的积水中。雌蚊在水中产卵,卵单产或粘集成块,浮于水面或沉于水底。也有产在湿土表面和容器内壁的。有少数种类在浮生植物叶片下产卵。某种类的滞育卵能抵抗低温和干旱,以此越冬。
  
  卵孵化成幼虫和蛹后,都栖息在水中,用末端一对气门或呼吸管、或呼吸角呼吸空气。曼蚊属的幼虫和蛹各以特化的呼吸管或呼吸角刺入水生植物茎或根内,吸取其组织中的空气。
  
  幼虫期4龄,第4龄为成长的幼虫,蜕皮后化为蛹。幼虫以悬浮的或附着的微小生物以及其他有机物为食,少数种类是肉食性。蛹不取食,但能活动。
  
  雄蚊不吸血,以花蜜和植物汁液为食。雌蚊也可吸食这类食料以维持生命,但大都刺吸血液,只有少数例外,如巨蚊、钩蚊。血液是绝大多数吸血蚊类的必需食料,吸血液后卵巢才能发育,饱吸血液能促进卵巢分泌激素,并提供卵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因此,雌蚊的吸血、血液消化、卵巢发育和产卵往往形成明显的生殖营养周环,只有少数自育蚊种或蚊系不吸血也能生产第一批卵或更多批的卵。
  
  雌蚊吸血的宿主包括人、其他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等动物。不同蚊种对宿主有偏好。宿主偏好性、病原体易感性和种群的数量是决定疾病媒介的重要因素。
  
  蚊科下分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按蚊亚科(Anophelinae)和库蚊亚科(Culicinae)。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重要。
  
  防蚊灭蚊是除害灭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即以蚊虫生态学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应用环境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一切有效防治手段,把防治对象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最低水平,最好能予以清除,以达到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
  
  

参考书目
   陆宝麟:《蚊虫综合防治》,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
   J.D.Gillett, Mosquitos, 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197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