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乘四念处
1)  Mahayana catvari smrty-upasthanani
大乘四念处
2)  catvari smrty-upasthanani
四念处
1.
As a meditation method taught by Sakyamuni the Buddha, catvari smrty-upasthanani is a way of practice to which the Mahayana Buddhism and Hinayana Buddhism both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for its everlasting vita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作为释迦牟尼亲口所传的禅法,四念处是大小乘佛教都极为重视的一种修行方法,它以佛教的特殊智慧观照身、受、心、法,从而达成对佛法的体证及痛苦的止息。
3)  pitaka
大念处经
4)  catvari smrty-upasthanani in perfect instruction
圆教四念处
5)  Methods of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四念处观法
6)  A Study of the Catvari Smrty-upasthanani
四念处研究
补充资料:四念癀
【通用名称】
四念癀
【其他名称】
四念癀 (福建)
【异名】
龙吐珠、九龙吐珠(福建)。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海绿的全草。
【植物形态】
海绿,又名:琉璃繁缕。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厘米,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卵形至狭披针形,长1~2.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无柄,包茎。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厘米,无苞;萼裂5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锐尖;花冠通常青紫色,偶红色,直径1~1.3厘米,裂片5,倒卵圆形,展开,往往微有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毫米。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生于原野、田边、湿地。分布我国东南部。
【性味】
味酸涩,无毒。(福建)
【功用主治】
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