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vine Babesia
羊巴贝斯虫
1.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 of Ovine Babesia sp Based on 18S rRNA Gene Sequencing;
建立于18S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羊巴贝斯虫分子分类学研究
3) Babesia bovis
牛巴贝斯虫
1.
Construction,Expression and Immunological Reactivity of Xinjiang Babesia bovis MSA-2c Gene Recombination Plasmid;
牛巴贝斯虫新疆株MSA-2c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真核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研究
2.
THE EFFECTS OF MEDIUM VOLUME, DEPTH AND REPLACING MEDIUM INTERVAL ON THE GROWTH OF Babesia bovis IN VITRO;
培养液容积、深度和更替时间对水牛牛巴贝斯虫体外培养的影响
3.
The PCR Detection and Cultivation in vitro of Babesia bovis
牛巴贝斯虫PCR检测及体外培养试验
4) Babesia equi
马巴贝斯虫
1.
Expression of Be82 gene fragments with deletions of Babesia equi;
马巴贝斯虫Be82基因截短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2.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CR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Babesia equi;
马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
Sequence analysis of isolated 18S rRNA gene of Babesia equi in Jilin Province;
马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吉林省分离株的序列分析
5) Babesia caballi
驽巴贝斯虫
1.
Establishment of A PCR Assay Detecting Babesia caballi;
驽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
Observ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Babesia caballi in heamoly.
将实验室培育的“清洁”草原革蜱(Dermacentornuttalli)饥饿成虫,饲喂在人工感染驽巴贝斯虫(Babesiacabaili)的驴体上,俟雌虫饱血脱落后,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培育箱中产卵孵化;再将次代幼虫和若虫饲喂在健康驴体上,待饱血脱落后仍置培育箱中蜕化。
3.
Babesia caballi is a tick-borne protozoan parasite which causes fever, anemia, jaundice, and edema in horses and, in some cases, the death of the infected animals.
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是一种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可引起马属动物发热、贫血、黄疸和水肿,严重的可致死。
补充资料:巴贝斯虫病
由巴贝斯科 (Babesiidae) 的原虫所引起的一种梨形虫病。主要侵袭牛和马(驴、骡)的红细胞。
病原 在中国,寄生于马属动物的主要为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又称驽梨形虫)和马巴贝斯虫(B.equi ,又称马纳脱原虫),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在北方,驽巴贝斯虫病于3月初开始出现,4月达高潮, 5月下旬以后逐渐停止流行。马巴贝斯虫病的出现稍晚。两种寄生虫可单独寄生发病,也可混合感染。寄生于牛的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又称双芽梨形虫)(见彩图)和牛巴贝斯虫(B.bovis,又称牛梨形虫),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东等地。牛双芽巴贝斯虫病一年可暴发2~3次,南方多发生于6~9 月。牛巴贝斯虫病可在春(或夏)、秋季两次暴发。巴贝斯虫呈圆形、梨形、杆形、环形、椭圆形、逗点形和变形虫样等多种形态。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尖端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0.5 ~10%。马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以4个梨形虫体尖端相连而构成十字形,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严重时可达50%以上。双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10~15%,但严重侵袭时可达65%。牛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连成钝角,成对,多位于红细胞边缘,对红细胞的感染率通常为 7~15%,但高时可达30~40%。 本病都由硬蜱科不同属的蜱传播,如驽巴贝斯虫和马巴贝斯虫的主要传播者为革蜱,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的分别为牛蜱和硬蜱。巴贝斯虫在家畜红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在蜱体内是否进行有性繁殖尚存在不同见解。雌蜱体内的巴贝斯虫可经过蜱卵传给下一代,如马巴贝斯虫在革蜱体内可传递 3个世代而仍具有感染力。因此发病牧场在短期内不易变为安全场。
症状和防治 病畜主要表现高烧、贫血、黄疸、消瘦和衰弱等。除驽巴贝斯虫病外,都有血红蛋白尿。幼畜或外地新输入的家畜常出现剧重症状。诊治不及时,死亡率高。治愈或耐过后恢复也较缓慢。诊断方法主要是采取病畜血液作涂片,镜检虫体,依其形态特征确诊病原。也可用补体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诊断。在确诊的基础上对患畜采取特效药治疗的同时,辅以对症疗法。加强护理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特效药有台盼蓝、锥黄素、贝尼尔和阿卡普林等。其中台盼蓝仅对驽巴贝斯虫病有特效。在出现第一批病例后可采用药物预防注射。疫区应灭蜱。对外来家畜要严格检疫。
病原 在中国,寄生于马属动物的主要为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又称驽梨形虫)和马巴贝斯虫(B.equi ,又称马纳脱原虫),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在北方,驽巴贝斯虫病于3月初开始出现,4月达高潮, 5月下旬以后逐渐停止流行。马巴贝斯虫病的出现稍晚。两种寄生虫可单独寄生发病,也可混合感染。寄生于牛的主要为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又称双芽梨形虫)(见彩图)和牛巴贝斯虫(B.bovis,又称牛梨形虫),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东等地。牛双芽巴贝斯虫病一年可暴发2~3次,南方多发生于6~9 月。牛巴贝斯虫病可在春(或夏)、秋季两次暴发。巴贝斯虫呈圆形、梨形、杆形、环形、椭圆形、逗点形和变形虫样等多种形态。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尖端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0.5 ~10%。马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以4个梨形虫体尖端相连而构成十字形,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严重时可达50%以上。双芽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连成锐角,成对,对红细胞的感染率为10~15%,但严重侵袭时可达65%。牛巴贝斯虫的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连成钝角,成对,多位于红细胞边缘,对红细胞的感染率通常为 7~15%,但高时可达30~40%。 本病都由硬蜱科不同属的蜱传播,如驽巴贝斯虫和马巴贝斯虫的主要传播者为革蜱,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的分别为牛蜱和硬蜱。巴贝斯虫在家畜红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在蜱体内是否进行有性繁殖尚存在不同见解。雌蜱体内的巴贝斯虫可经过蜱卵传给下一代,如马巴贝斯虫在革蜱体内可传递 3个世代而仍具有感染力。因此发病牧场在短期内不易变为安全场。
症状和防治 病畜主要表现高烧、贫血、黄疸、消瘦和衰弱等。除驽巴贝斯虫病外,都有血红蛋白尿。幼畜或外地新输入的家畜常出现剧重症状。诊治不及时,死亡率高。治愈或耐过后恢复也较缓慢。诊断方法主要是采取病畜血液作涂片,镜检虫体,依其形态特征确诊病原。也可用补体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诊断。在确诊的基础上对患畜采取特效药治疗的同时,辅以对症疗法。加强护理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特效药有台盼蓝、锥黄素、贝尼尔和阿卡普林等。其中台盼蓝仅对驽巴贝斯虫病有特效。在出现第一批病例后可采用药物预防注射。疫区应灭蜱。对外来家畜要严格检疫。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