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银川灌区
1)  Yinchuan irrigation area
银川灌区
2)  Jiangchuan Irrigation Area
江川灌区
1.
Reform Measure and Experience of Jiangchuan Irrigation Area;
江川灌区改革措施与经验
3)  Beichun irrigation area
北川灌区
4)  Yangchuan Irrigation Area
阳川灌区
1.
Application of Compound Earthwork Membrane in Yangchuan Irrigation Area Anti-seepage;
复合土工膜在阳川灌区渠道防渗中的应用
5)  Yinchuan Area
银川地区
1.
Reason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nitrogen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at Yinchuan Area;
银川地区地下水氮污染原因及防治
2.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in Yinchuan area;
银川地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3.
Yinchuan area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of Yinchuan Plain.
银川地区位于宁夏平原中部,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在维持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部分农田灌溉以及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6)  Yinchuan region
银川地区
1.
Hydrogeochemical modeling of minerals in groundwater in Yinchuan region;
银川地区地下水矿物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2.
In accordance with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of Yinchuan region,two groundwater systems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they are the phreatic water systems with single-layer structure and phreatic water together with shallow confined groundwater system.
依据银川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单一潜水和多层结构的潜水———浅层承压水,分析地下水系统中主要离子、矿化度和水化学类型的特征及其变化,表明,潜水含水层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水质变差,矿化度升高,主要离子的变化特征与矿化度基本一致,水化学类型由HCO3。
补充资料:都江堰灌区


都江堰灌区
Dujiangyan Irrigation District

  士王庙冰文站 都江堰渠首示意图的含意。而且由于这里的环流作用和外江坡降大,大部分泥沙都从外江排走。渠首工程布局合理的第二点是,飞沙堰的位置正好布置在内江弯道的末端,强烈的螺旋流把进入内江的泥沙绝大部分排出飞沙堰,同时也溢出了大部分洪水,从而保证了宝瓶口少进洪水和泥沙。其三是宝瓶口利用玉垒山脚下有利地形,经人工修凿成形如瓶颈的引水口,其口门宽仅20米,既能引水、灌溉、漂木,又能控制少进洪水,减轻内江灌区洪涝威胁。 成功的经验在都江堰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砌鱼嘴、立拜缺(溢洪道)、深淘滩、低作堰”等引水、排沙、防洪经验;创造了妈搓、竹笼、“羊圈”、桩工、干砌卵石等河工技术。这些经验和技术的特点是:适合当地条件,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就地取材、施工简易、经费节省。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都江堰修建在眠江这样一条推移质数量多、粒径大的河流上,而且是个无坝引水枢纽,河道的整治,水量的合理调配,工程的维护,都有赖于良好的管理工作。从1974年在外江挖出的李冰面象身上所刻铭记可知,东汉灵帝时,派有“都水椽”和“都水长”的水利官员,说明至迟在1800多年前都江堰就有管理机构了。以后历代都设堰官,负责岁修工作,这是都江堰历久不废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的都江堰灌区1949年以后,对都江堰的改造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改建了渠首工程,加固鱼嘴、飞沙堰、离堆和宝瓶口;调整和合并了外江几条干渠的引水口;修建了50余座重要分水枢纽;改造了老灌区三万多条旧渠道。 灌区的发展在成都平原,新建了人民渠1一5期灌区,三合堰灌区,东风渠1一4期灌区,牧马山灌区,扩大了解放渠灌区和老灌区,共计发展了由都江堰直接引水的平原灌区390 .20万亩。在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新建了人民渠6一7期灌区,东风渠5一6期灌区共计发展了引都江堰水囤蓄的丘陵灌区429 .01万亩,合计新发展灌区819、21万亩,使都江堰灌区从1949年的288.39万亩发展到1107.6万亩‘详见表)。并在新灌区相应建造了黑龙滩、三岔、鲁班、继光等10座大中型水库、300余座小型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 灌区的管理工作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管理机构,成立了都江堰管理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