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ingxia irrigation area
宁夏引黄灌区
1.
The influence of digging well to combat drought on ecology of oasis in Ningxia irrigation area;
宁夏引黄灌区抗旱打井对绿洲生态的影响
3) Ningxia Yellow-river irrigating region
宁夏黄河灌区
1.
Sample plots in villages and towns of Ningxia Yellow-river irrigating region.
通过在研究区布设标准地,统计蛀杆害虫的幼虫数、羽化孔数、刻槽数、受害株率以及危害高度、树高、树龄、树种,得出标准地5项指标:平均虫口、拥挤度、被害株率、感虫株率和抗虫株率,采用ISODATA动态聚类法,得出了蛀杆害虫危害状况分类及防治对策,为三北防护林工程蛀杆害虫的管理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以促进宁夏黄河灌区生态和经济持续发展。
5) Ningxia irrigation area
宁夏灌区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em diameter of corn and relative humidity,sunlight and precipitation in Ningxia irrigation area;
宁夏灌区玉米径粗与相对湿度、日照、降水的关系
2.
In this paper the water quality and nitrogen contamin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section of Ningxia irrigation area were studied.
通过对黄河流域宁夏灌区段河水水质和氮污染物含量的研究发现 :40年来黄河水中各主要离子和总离子浓度不断升高 ,同时无机氮污染物 ( NH4- N、NO2 - N和 NO3 - N)含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3.
Canal lining project have been suffered from freeze for a long time at Ningxia irrigation area and cause some serious results.
长期以来,宁夏灌区渠道衬砌工程一直受冻胀危害,使得渠道衬砌发展不快,每年大量资金都用在原有衬砌渠道的维修改造上,不仅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而且大大地影响了灌区的发展。
6) Ningxia Yellow River Water Irrigation District
宁夏平原引黄灌区
补充资料:宁夏古灌区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创始于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前117)的引黄灌区。当年曾实行大规模屯田,"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东汉也在这一带发展水利屯田。
大型灌区的兴建 《魏书·刁雍传》载:在富平(今吴忠县西南)西南三十里有艾山,旧渠自山南引水,灌溉河西农田。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薄骨律镇将刁雍在旧渠口下游,利用河中沙洲筑坝,并开渠四十里,下合旧渠,灌田四万余顷,史称艾山渠。《水经注》记载,黄河自青铜峡以下还向河东分水,灌溉农田。唐代宁夏引黄灌区有薄骨律渠、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禄渠、尚书渠、七级渠、特进渠等。北宋前期宁夏一度为西夏政权所在地。《宋史·夏国传》载:今银川、灵武一带有唐徕渠、汉延渠,无旱涝之忧。1032年至1048年还曾修建长三百里的李王渠,大约是艾山渠的重建。元代至元元年(1264)郭守敬曾修复宁夏灌区。
明清以来灌区的发展 明代除利用旧渠外,有铁渠、新渠、红花渠、良田渠、满答喇渠(都是唐徕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枣园渠、中渠、夹河渠(以上在今中卫)、羚羊角渠、通济渠、七星渠、贴渠、羚羊店渠、柳青渠、胜水渠(以上在今中宁)等渠名出现。清代康熙四十七年(1708)开大清渠,灌溉唐徕、汉延二渠之间高地。雍正四年(1726)开惠农渠,取水口在汉延渠口下游,灌溉汉延渠以东地区。同年又开昌润渠,灌溉惠农渠以东至黄河间的滩地。以上三渠和唐徕渠、汉延渠合称河西五大渠。民国年间,宁夏灌区分为河东区、河西区和青铜峡上游的中卫、中宁区。据1936年资料(见图),共有支渠近三千条,干渠总长二千六百多里,共灌田一万八千顷左右。1958年开始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60年代中期建成后,宁夏灌区又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见青铜峡灌区)。
独特的水工和灌溉技术 宁夏水利沿袭两千多年,其原因除有黄河的方便引水条件外,还由于创造和发展了一套独特和完整的水利技术。在引水工程中采用无坝取水,多用分劈河面约四分之一的叠石长(坝)导河水入渠。闸前渠道也很长,临河一侧建有泄水堰闸。支渠以下渠口多为分水涵洞或闸门,称作陡口。不同高程的渠道相交多建木渡槽,称为飞槽。横穿渠道的泄洪和退水涵洞称作阴洞、暗洞或沟洞。渠道疏浚时,常使用埽工封堵渠口,即今之草土围堰。工程岁修时,采用埋入渠底的底石作为渠道清淤的标准。用木制水则测水位。入冬后,以埽堵塞渠口,称"卷埽"。来年清明征夫岁修清淤,立夏则撤埽"开水"。开水后,先关闭上游支渠斗口逼水至"梢"(渠尾),名"封水"。上游各斗口仅留一二分水,名"俵水"。水至梢后,就自下而上逐次开渠浇灌,灌足后再逼水至梢,重新进行一轮封、俵、灌。大致立夏到夏至头轮水浇夏田,二轮水立秋至寒露浇秋田,三轮水自立冬至小雪为冬灌,用以提高土壤墒情,预备来年春耕。夏秋两作能及时浇三四次就可以丰收,如农田起碱时,有时于春秋开水洗碱,或三四年中种稻一次洗碱。
大型灌区的兴建 《魏书·刁雍传》载:在富平(今吴忠县西南)西南三十里有艾山,旧渠自山南引水,灌溉河西农田。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薄骨律镇将刁雍在旧渠口下游,利用河中沙洲筑坝,并开渠四十里,下合旧渠,灌田四万余顷,史称艾山渠。《水经注》记载,黄河自青铜峡以下还向河东分水,灌溉农田。唐代宁夏引黄灌区有薄骨律渠、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禄渠、尚书渠、七级渠、特进渠等。北宋前期宁夏一度为西夏政权所在地。《宋史·夏国传》载:今银川、灵武一带有唐徕渠、汉延渠,无旱涝之忧。1032年至1048年还曾修建长三百里的李王渠,大约是艾山渠的重建。元代至元元年(1264)郭守敬曾修复宁夏灌区。
明清以来灌区的发展 明代除利用旧渠外,有铁渠、新渠、红花渠、良田渠、满答喇渠(都是唐徕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枣园渠、中渠、夹河渠(以上在今中卫)、羚羊角渠、通济渠、七星渠、贴渠、羚羊店渠、柳青渠、胜水渠(以上在今中宁)等渠名出现。清代康熙四十七年(1708)开大清渠,灌溉唐徕、汉延二渠之间高地。雍正四年(1726)开惠农渠,取水口在汉延渠口下游,灌溉汉延渠以东地区。同年又开昌润渠,灌溉惠农渠以东至黄河间的滩地。以上三渠和唐徕渠、汉延渠合称河西五大渠。民国年间,宁夏灌区分为河东区、河西区和青铜峡上游的中卫、中宁区。据1936年资料(见图),共有支渠近三千条,干渠总长二千六百多里,共灌田一万八千顷左右。1958年开始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60年代中期建成后,宁夏灌区又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见青铜峡灌区)。
独特的水工和灌溉技术 宁夏水利沿袭两千多年,其原因除有黄河的方便引水条件外,还由于创造和发展了一套独特和完整的水利技术。在引水工程中采用无坝取水,多用分劈河面约四分之一的叠石长(坝)导河水入渠。闸前渠道也很长,临河一侧建有泄水堰闸。支渠以下渠口多为分水涵洞或闸门,称作陡口。不同高程的渠道相交多建木渡槽,称为飞槽。横穿渠道的泄洪和退水涵洞称作阴洞、暗洞或沟洞。渠道疏浚时,常使用埽工封堵渠口,即今之草土围堰。工程岁修时,采用埋入渠底的底石作为渠道清淤的标准。用木制水则测水位。入冬后,以埽堵塞渠口,称"卷埽"。来年清明征夫岁修清淤,立夏则撤埽"开水"。开水后,先关闭上游支渠斗口逼水至"梢"(渠尾),名"封水"。上游各斗口仅留一二分水,名"俵水"。水至梢后,就自下而上逐次开渠浇灌,灌足后再逼水至梢,重新进行一轮封、俵、灌。大致立夏到夏至头轮水浇夏田,二轮水立秋至寒露浇秋田,三轮水自立冬至小雪为冬灌,用以提高土壤墒情,预备来年春耕。夏秋两作能及时浇三四次就可以丰收,如农田起碱时,有时于春秋开水洗碱,或三四年中种稻一次洗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