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thylmalonyl-CoA transcarboxylase
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U32
3) A. mediterranei U32
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
4)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
1.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anine Dehydrogenase Gene( ald ) from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U32;
力复霉素产生菌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丙氨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表达
2.
Cloning, Expression and 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of 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 Gene (accA) from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U32;
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中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结构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录
3.
Establishment of Gene Replacement/disruption System Through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U32;
利用同源重组建立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染色体的基因置换/中断系统
5) A. mediterranei U-32
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
1.
Competition between molybdate and tungstate in NR synthesis suggested that NR of A.
对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菌株的研究发现,像植物及真菌硝酸还原酶一样,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硝酸还原酶也是诱导酶,其合成受铵盐阻遏,受硝酸盐的诱导。
2.
South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great homology existed between niaD (NR gene) of Aspergillus nidulans and A.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在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U-32染色体DNA和黑曲霉niaD(硝酸还原酶基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源性。
6)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地中海拟无枝酸菌
1.
Protoplasts electrofusion of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improving the yield of rifamycin SV;
地中海拟无枝酸菌原生质体电融合及其在提高利福霉素SV发酵效价中的应用
补充资料:拟杆菌科
细菌的1科。本科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化能有机营养的专性厌氧杆菌,细胞可呈直杆状、弧状、螺旋状或多形态,但不分枝;运动或不运动;可代谢碳水化合物、蛋白胨或代谢中间产物,产生可检测的有机酸。
1933年,E.普里布拉姆建立此科。其后虽有修正,但基本表现特征未曾更改。现在所用的定义是L.V.霍尔德曼等人于1984年提出的。本科包括的细菌种类非常庞杂。依照能量代谢的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可分为3大群:
第一群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细菌,包括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卷(1984)中,还包括纤毛菌属、丁酸弧菌属等11个属。这些属是以细胞形态、鞭毛、可代谢的底物和产物的种类来区分的。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中的有些种是人类致病菌,造成深层器官(脑、肺、肝等)脓肿。其余各属、种细菌多是动物消化道栖居菌,有许多是瘤胃细菌。
第二群是以元素硫或氧化性无机含硫化合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细菌,有脱硫磺单胞菌、 脱硫弧菌属等8属。这群细菌都具有细胞色素,可依据其含硫电子受体的种类、细胞形态、代谢底物等来区分。它们多栖息于水域淤泥中,少数可见于动物消化道中。
第三群是以质子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细菌。目前还不能单独培养,必须与利用氢的产甲烷细菌或硫酸盐还原菌共同培养。1967年,M.P.布赖恩特发现这类细菌,1980年和1981年发表两个新属、新种:共养杆菌属、沃氏共养杆菌和共养单胞菌属、沃氏共养单胞菌。前者只降解丙酸,后者即可降解C4~C8的多种脂肪酸,又可降解丙酸。
1933年,E.普里布拉姆建立此科。其后虽有修正,但基本表现特征未曾更改。现在所用的定义是L.V.霍尔德曼等人于1984年提出的。本科包括的细菌种类非常庞杂。依照能量代谢的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可分为3大群:
第一群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细菌,包括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卷(1984)中,还包括纤毛菌属、丁酸弧菌属等11个属。这些属是以细胞形态、鞭毛、可代谢的底物和产物的种类来区分的。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中的有些种是人类致病菌,造成深层器官(脑、肺、肝等)脓肿。其余各属、种细菌多是动物消化道栖居菌,有许多是瘤胃细菌。
第二群是以元素硫或氧化性无机含硫化合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细菌,有脱硫磺单胞菌、 脱硫弧菌属等8属。这群细菌都具有细胞色素,可依据其含硫电子受体的种类、细胞形态、代谢底物等来区分。它们多栖息于水域淤泥中,少数可见于动物消化道中。
第三群是以质子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细菌。目前还不能单独培养,必须与利用氢的产甲烷细菌或硫酸盐还原菌共同培养。1967年,M.P.布赖恩特发现这类细菌,1980年和1981年发表两个新属、新种:共养杆菌属、沃氏共养杆菌和共养单胞菌属、沃氏共养单胞菌。前者只降解丙酸,后者即可降解C4~C8的多种脂肪酸,又可降解丙酸。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