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城市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
1)  urban configuration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城市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
2)  City Configuration And Structure
城市形态与结构
3)  Regional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
4)  urban form and structure model
城市形态与结构模型
5)  Urban form
城市空间形态
1.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ausation of urban form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plicated social actions of people in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dimension.
城市空间形态应当归因于特定时空范畴内的复杂社会人类活动,既是社会能动者基于不同目的和相互关系并通过社会行动和互动有意无意的作用结果,同时也是社会行动和互动的一种重要参与因素并直接影响着社会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2.
Urban form is appearance feature reflected in the deep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rule of urban space,and the research of urban form has important meaning for assisting and supporting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空间的深层结构和发展规律的显相特征,城市形态的研究对辅助与充实规划实践有重要意义。
6)  urban morphology
城市空间形态
1.
The research of urban planning CA model in urban morphology evolution;
城市规划CA模型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中的应用研究
补充资料:城市人口结构
      城市人口各种类别的构成情况,可反映城市的某些社会特征。同城市规划有关的城市人口结构主要有职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文化结构等。在城市规划中采用统计的方法从数量上分析人口结构的特点,弄清它的变化规律,可为确定城市性质、城市规模、选用适当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结构  城市中从事各种劳动的从业人口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的分布比例,称为职业结构。它反映城市的性质、职能等社会经济特点。中国城市一般以18~55岁(女)和18~60岁(男)为劳动年龄人口,其中包括从业人口和待业人口,还有一小部分被抚养人口。从业人口所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表明这一城市的就业水平和劳动力资源利用的程度,是人口类别中重要的社会经济指标。
  
  依据"劳动平衡法"的原理,城市从业人口(或称劳动人口)可分为两类,即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见城市人口推算)。按照80年代的中国统计项目,从业人口分为10类:①工业;②基本建设;③农林、水利、气象;④交通、邮电;⑤商业、服务业;⑥公用事业;⑦科学研究;⑧文化、教育、卫生;⑨财政、金融;⑩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不同性质、不同职能、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其从业人口的职业结构是有差异的。表为中国各类城市70年代中后期从业人口职业结构概况。
  
  
  年龄结构 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称为人口的年龄结构。现状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城市规划中进行人口推算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而划分的年龄组为:①学龄前年龄组:指6岁前的人口。其中分为托儿年龄组(3岁前)和幼儿年龄组 (4~6岁)。②中小学年龄组:指7~17岁的人口。其中分为小学年龄组(7~12岁)和中学年龄组(13~17岁)。近年来,中国城市有把小学年龄组适当提前的趋向。③劳动年龄组:指18~55岁(女)、18~60岁(男)的人口。④老年年龄组:指女55岁、男60岁以上的人口。分析各个年龄组的比例,有助于规划中确定劳动岗位需要量,以及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和老年人所需各种服务设施的数量。年龄结构状况,尤其是育龄妇女的所占比重,对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再生产模式和速度有直接影响。
  
  性别结构 男女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和生育率。
  
  男女人口性别比例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农村中大批穷苦的男性农民涌进城市谋生,因而城市人口的性别比例较高,如1946年上海为124,北京142,天津142,南京131,重庆144,青岛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注意到各部门中男女职工的平衡发展,使城市人口的性别比例逐步趋于平衡。1982年城市性别比例上海为103,北京103,天津104,南京109,重庆107,青岛103。
  
  家庭结构 指家庭人口、性别、辈数的组合状况。它受国家人口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习惯、地方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研究家庭结构,可以合理选择住宅的户室类型,适当配置各种公共福利设施。1953年中国城市平均每户为4.89人,1982年降至4.24人(其中北京为3.88人,天津3.92人,上海3.85人)。目前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正向小型化和家庭数目增多的方向发展。
  
  文化结构及其他 文化结构可以反映城市人口的智力开发水平,是考虑城市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在一些国家,城市人口的收入结构、民族结构、宗教结构等因素,也都是确定城市人口分布、选择住宅类型、安排公共设施、编制邻里单位或社区规划,乃至制订城市发展政策等的重要依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