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uxiao sand ridge
六澈沙脊
2) sand ridge
沙脊
1.
The propagation paths of tidal waves from the Pacific 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s of sea bottom sand ridges and sand ripples are described.
阐述了太平洋潮波传入南海北部的途径与海底沙脊和沙波的区域分布 ;分析了各沙脊和沙波区的潮流动力环境和地貌沉积特征 ;讨论了海底沙脊和沙波发育演变问题。
3) dune ridge
沙脊
1.
Studies on stratigraphic structures,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sedimentation history of submarine dune ridg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have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东海中南部海底分布着广泛的脊槽状地形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有关文献称之谓全新世海进期的潮流沙脊 ;但对于沙脊的内部结构及其沉积环境序列、沙脊的活动性等问题 ,尚无明确结论。
2.
Follow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sandy sediment on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reworked sand distributing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has taken the dune ridges as background, Its material mainly generated from the dune rige which formed in Late Pleistocene.
其物质来源为晚更新世末生成的沙脊物质,是在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期间,原始物质被掀起再沉积的产物。
6) transverse ridge
横向沙脊
1.
Distribution model of grain size on transverse ridge at Changli Golden Coast in Hebei Province;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横向沙脊表面的粒度分布模式
补充资料:送灵澈
【诗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注解】:
1、杳杳:深远貌。
2、荷:负。
【韵译】: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
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
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评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
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
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
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倪其心)
【出处】:
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47_19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注解】:
1、杳杳:深远貌。
2、荷:负。
【韵译】: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
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
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评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
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
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
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倪其心)
【出处】:
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47_1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