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桥梁灾害
1)  the failures of bridge
桥梁灾害
2)  Bridge Diseases and Failures
桥梁的病害及灾害
3)  Bridge disease
桥梁病害
1.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bridge disease in Nanchang City, the article collects several disease types, analyzes the reasons to produce the disease, puts forward the treatment suggestions and introduces the treatment examples.
该文通过对南昌市桥梁病害的调查,归纳了几种病害的类型,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处理建议,并介绍了处理实例。
2.
Urban bridge is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ity traffic system, based on bridge degradation mode, combining development behavior of bridge diseas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safe and reliable safety monitor method of urban bridge structure periodicity ,which is simple and easy to do , for counterparts to consult.
城市桥梁是城市交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据桥梁退化模式,结合桥梁病害的发展表现,提出一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城市桥梁结构周期性安全监测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4)  seismic damage
桥梁震害
1.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hapes of bridges,especially bridges in mountainous area were summarized through investigaing the seismic damage of bridges in strong earthquake areas of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12汶川地震强震区桥梁震害调查,总结了此次地震中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在地震中破坏形态和特点,初步揭示此次地震造成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的破坏原因和特点,为灾区地震损伤桥梁的抗震加固和重新建造桥梁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初步分析了震害原因和应从中吸起的一些教训,为今后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合理建议。
5)  bridge diseases
桥梁病害
6)  bridge defect
桥梁病害
补充资料:草地自然灾害防治


草地自然灾害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ssland natural disasters

  Coodi ziran zaihai fangzhi草地自然灾害防治(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sslandnatural disasters)对草地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治理过程。草地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气象因素对草地畜牧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其中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亦称黑灾)和雪灾(亦称白灾)。草地自然灾害防治是根据草地雪、旱灾害成灾原因、发生规律、危害程度,采取草地改良、建立人工草地、饲草饲料生霆 风蚀毛乌素沙地(内蒙古乌审旗1987年10月) (《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产与加工,以及建设牲畜棚圈、人畜引水工程等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牲畜死亡及经济损失。 中国草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干旱多风,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从东到西递减,最低的只有20~30毫米;8级以上大风日达每年40天以上;冬季寒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一20℃,有些地区极端最低温达一40℃以下。枯草期长达7~8个月,在自然放牧条件下,牲畜每年用于长膘增重的时间仅有100天,用于恢复体力和维持膘情的时间不足90天,掉膘时间长达170天左右。严酷的自然条件,是构成这一地区易受自然灾害侵袭的主要因素。 草原退化,超载过牧,基础设施薄弱,又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据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6大牧区省区的不完全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年来,牧区共发生大中雪早灾害90多次。其中,雪灾印多次,旱灾26次,分别占大中雪旱灾害的71%和29%。因灾死亡牲畜在2亿头(只)以上,约相当于同期出售给国家的商品畜数量。舞纵… 贺兰山以西的荒漠景观(宝音朝克图摄) 草地自然灾害防治是针对易灾地区自然条件,以解决牲畜冬春“温饱”问题为中心,实现畜牧业稳定发展为目标,以水、草、料、牲畜暖圈、饲料加工和牧民定居为主要实施内容的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改变落后的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冷季缺草少棚的生产条件,推广以建设养畜、科学养畜为中心的配套技术,克服以往牧业生产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实现易灾牧区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草地自然灾害防治(或称防灾基地建设)项目,在防灾抗灾基地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因灾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把提高牲畜抗御雪旱灾害能力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搞好水、草、料生产加工,牲畜暖圈和牧民定居点综合配套建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