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改组派
1)  the Reorganizationists
改组派
1.
It explores the factional, social origin of the Reorganizationists and st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 formal political institution.
本论文旨在对国民党改组派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  Counter-reorganizors
反"改组派"
1.
History Injustice : Conflict of Counter-reorganizors;
历史冤案:反“改组派”斗争
3)  KMT Reorganization Group
国民党改组派
4)  redistribute [英][,ri:dɪ'strɪbju:t]  [美]['ridɪ'strɪbjut]
改派
5)  reform group
改革派
1.
Tao shu and Bao Shi-chen were the core men of reform group in Chinese landlord class and main deputies of practical thoughts in the age of Jiaqing and Daoguang emperor.
陶澍和包世臣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核心骨干,嘉道年间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代表。
6)  reformist [英][rɪ'fɔ:mɪst]  [美][rɪ'fɔrmɪst]
改良派
1.
Historians usually regard Tan Sitong as a bourgeoisie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or a leftist among the reformists, but this opinion is biased.
革命派扬嗣同而抑康梁,不仅是对康、梁、谭个人之不公,而且也混淆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真实界限。
2.
The author has analysed various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founded by the civic groups,most of which were revolutionary and reformist.
作者剖析了市民群体组建的各种政治组织 ,其中主要为革命派和改良派组建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政治组织 ,它们同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
3.
With the change of the domestic social,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from 1901 to 1904 the capitalist class split into reformists and capitalist revolutionaries.
1901-1904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分裂成为革命派和改良派两个不同的派别,并分别利用其发行的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补充资料:国民党改组派
国民党改组派

    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府内部的主要反对派。1928年下半年成立于上海。主要发起人为陈公博、顾孟余等。全称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世人称国民党改组派,简称改组派。1928年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汪精卫集团在争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中遭到失败。同年5、6月,陈公博 、顾孟余在上海创办《革命评论》、《前进》杂志,重新制订纲领,改组国民党。随后即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总部,奉汪精卫为领袖,以陈公博为总负责人(陈赴巴黎后,由王乐平继任),企图通过改组国民党,与蒋介石争夺党权和政权。其地方支部遍布南京、上海、北平(今北京 )、天津、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十几个省市及法国、日本、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会员达1万余人 。改组派成立后,首先发动了反对蒋介石包办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攻势,接着又先后策动张发奎和唐生智、石友三在湖北宜昌和河南郑州、江苏浦口起兵讨蒋,但均告失败。为了策应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的联合反蒋战争,1930年8~9月,汪精卫还在北平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 ,宣布成立新的国民政府,后因军事失败而瓦解。此后,改组派作为一个政治组织,1931年初被汪精卫宣布解散;但作为政治派别,直到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再次合作才彻底瓦解。
   
   

国民党改组派主要刊物《革命评论》、《前进》书影

国民党改组派主要刊物《革命评论》、《前进》书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