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u-feng Discourse
胡风话语
1.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ree sort of patternes of discourse:Mao Discourse, Mass Discourse and Hu-feng Discourse.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话语模式:毛氏话语、大众话语和胡风话语。
2) speech style
话语风格
1.
On Confuius s speech style an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试论孔子的话语风格及其成因
2.
Many of her works have become the magnum opus of this column due to the peculiarity of her speech style.
在崇尚"理性、平衡、深入"精神的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中,有一位卓尔不凡的记者型女性节目主持人柴静,由于其话语风格所具有的独特性,她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此栏目的代表作。
3) discourse style
话语风格
1.
Many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establish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discourse style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本文讨论的是性别和话语风格之间的关系。
2.
Gender is one of the context elements controlling discourse style, while identity is changeable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本文运用身份动态性理论,从性别、话语风格和身份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影视作品中的部分话语进行分析,目的是揭示性别决定话语风格的片面性。
4) conversational styles
话语风格
1.
The major source of male-female miscommunication has been the different conversational styl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caused by social values and expectations.
从语言变异的角度对跨性别交际失误现象进行社会语言学分析,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男女两性话语风格的不同,进而影响彼此的交流。
5) conversational style
话语风格
1.
Therefore, male and female conversational styles are relative, interactive and pluralistic.
通过对四个话语策略——话语量、附加问句、闪避词使用和谈话打断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性别话语风格是相对的 ,除受交际者的性别制约外 ,还受交际场合、话题、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规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呈现出相对性、互动性、多元性的特点。
6) Empty talk;nonsense.
空话,胡言乱语
补充资料:胡风
胡风(1902~1985) 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家,诗人。原名张光人。笔名除胡风外,还有谷非、高荒、张果等。湖北蕲春人。早年就读于武昌启黄中学、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北京大学预科、清华大学英文系等。1929年赴日本,入东京庆应大学英文科,受日本的普罗文学运动和苏联文学的影响,参加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组织,曾发表《现阶段上的文艺批评之几个紧要问题》等文章,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负责人。1933年因组织抗日文化团体被日本当局逮捕、监禁后驱逐出境。回国后,任左联宣传部长、行政书记。他一面在文学批评中分析介绍文学新人如萧红、罗淑、田间、艾青的作品,一面又对于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如文学遗产、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典型塑造等课题加以论述。这些文章后来收入《文艺笔谈》、《密云期风习小记》两书。他自己也成为一名活跃的左翼文学评论家。1936年发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一文,引起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办《七月》文学周刊,后移到武汉、重庆。同时编辑《七月诗丛》和《七月文丛》丛书。他注意发现和扶植文学新人,对于后来被称为七月派的青年作家和诗人的成长起了积极作用。193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委,主持协会研究股工作。曾兼任复旦大学教授。这时的评论文章收入《剑·文艺·人民》、《论民族形式问题》等集子,另有诗集《为祖国而歌》、杂文集《棘原草》。1941年 1月皖南事变后,《七月》被迫停刊,他另编文学杂志《希望》。创刊号上发表舒芜的《论主观》和他自己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两文,由此引起关于“主观”问题的论争和对于他的文艺思想的批判。作为答复,论著《论现实主义的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现实主义的见解,是他的重要理论著作。 1949年7月在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胡风当选文联委员、作协常委。他以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欢呼新中国的建立。50年代初开展的对主观论的批评,已从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演变而为政治色彩越来越强烈的思想批判。他于1954年写了《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进行反批评。同年7月,又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这些意见被夸大为政治问题,旋即又根据私人信件中的片言只语,将胡风及其周围的一批作家作为敌对分子。胡风被捕入狱。1979年获释。1980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发文,予以平反。同年,胡风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和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顾问等职。并开始撰写文艺回忆录等文章。胡风的文学理论著述辑成3卷本《胡风评论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