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dia party politics
印度政党政治
1.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INC refra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 party politics,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deserve to research.
在印度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大党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国大党的力量左右了印度各党派势力的对比情况,推动了印度政党政治的新发展。
2) Indian politics
印度政治
1.
Since the 1980s, BJP has gradually placed itself inside the mainstream of Indian politics.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人民党通过教派主义形态下的政治复兴,逐步实现了在印度政治中的主流化。
3) political party politics and political party system
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
1.
It has its origin in the transplant of the British political party politics and political party system and therefore shares the attributes of the political party system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它起源于英国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的移植 ,因而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着同样的属性。
5) party politics
政党政治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interest group politics and party politics;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与政党政治关系比较研究
2.
On new changes of post Cold War world party politics;
试论冷战后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3.
Russia s Party Politics in the Transition;
转型中的俄罗斯政党政治
6) political parties
政党政治
1.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the documen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media inrecent years,this paper summarizes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of the media to political parties structure,function,concept transmission,etc.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政党政治与媒体关系的文献研究,概括了政党政治与媒体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了近十年来媒体对政党结构、功能、理念传递方式、意识形态等等显著乃至细微的影响变化,最后作者对不同意识形态政党应对媒体挑战的战略对策进行了分类综述。
2.
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olar world,the worldwid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unprecedented political parties active political parties in various countries have undergone some changes in the ideological,organizational forms,community-based,operate in the emergence of new features.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政党政治交流和合作空前活跃,政党政治在各个国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意识形态、组织形式、社会基础、运作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
补充资料:印度政党
印度是亚洲最早出现政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存在政党较多的国家之一。政党体制为多党制。
历史沿革 印度政党是在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形成的。19世纪中叶,印度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缓慢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区性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开始形成。1851年首先在浦那建立了德干协会,在孟加拉建立了英印协会;1852年在孟买建立孟买协会,在马德拉斯建立本地人协会。这些地区性政治组织通过请愿等活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为民族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民族改良运动逐步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地区性运动发展为全国性运动。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它是全印统一的民族主义政治组织,也是亚洲殖民地的第一个民族资产阶级政党。20世纪初,印度民族运动开始由资产阶级民族改良运动转变为民族革命运动。国大党也由民族改良主义政党变成民族革命政党,由"民族议会"政党变成有严密组织的群众性政党。
20年代后,随着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印度工人运动也由自发的、无组织的、要求局部经济利益的斗争,发展成为有领导的、有组织的、全国范围的政治斗争。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印度无产阶级政党开始诞生。1920年10月,在第三国际支持下,在苏联的塔什干建立了印度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1年以后,印度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8年全国工农党成立。1933年印度共产党成立。
20世纪初至40年代还产生了其他性质和类型的政党,如全印穆斯林联盟、印度教大会党、阿卡利党、社会党、前进同盟、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等。1947年印度独立后,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1952年第一次大选时,全国有大小政党 192个。以后一些政党不断发生分裂、改组或合并。
印度虽然政党林立,但长期以来主要是印度国民大会党一党执政。印度政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全国性政党,其纲领和政策着眼于全国,政治影响也遍及全国;另一类为邦一级政党,其纲领和政策着眼于某一邦,政治影响局限在个别邦。1968年全国选举委员会规定,一个政党有连续 5年参加政治活动的资历,并且获得人民院议席的1/20或邦议会议席的1/30,才被承认为全国性政党或邦一级政党。
主要政党 印度1991年第十次大选后,有 7个全国性政党,即:国大党(I.甘地派)、国大党(社会主义派)、人民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有26个邦一级政党,影响较大的有:安德拉邦的泰卢固之乡党、泰米纳杜邦的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同盟(1972年成立)、旁遮普邦的阿卡利党(1920年成立)、阿萨姆邦的阿萨姆人民联盟等。
印度国民大会党 简称国大党。1885年12月在孟买成立。创始人是英籍印度退休文官A.O.休谟。在它成立后的20年内,政治主张仅限于实行代议制。1906年国大党年会通过了以B.G.蒂拉克为首的极端派提出的 4点纲领:自治、提倡国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1907年国大党发生分裂,温和派与英国当局妥协,将极端派排挤出党。1916年两派重新联合。1918年又发生分裂,温和派脱离该党,建立印度全国自由联盟。1920年党的特别会议通过了M.K.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议案,确立了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就成为国大党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指导思想。1927年12月,国大党通过了J.尼赫鲁提出的要求英国给印度"完全的民族独立"的决议。1929年年会上正式宣称它的目标是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大党反对英国宣布印度参战。1942年 8月,国大党发起群众性非暴力运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被英当局宣布为非法,全部领导人被捕(1945年 6月获释)。1945年底~1946年初,国大党在中央立法议会选举中,获得 102席中的37席,参加了英国统治下的临时政府,尼赫鲁出任副总理。1947年 8月印度独立,国大党成为执政党,尼赫鲁出任政府总理。此后,国大党除在1977年第六次大选和1989年第九次大选中未获多数席位而成为反对党外,一直是印度的执政党。1991年第十次大选中再次获胜,组成少数政府。1969~1979年,国大党发生过多次大的分裂,先后出现过以S.尼贾林加帕为首的国大党(组织派),以I.甘地为首的国大党(I.甘地派,又译国大党英迪拉派),以K.B.雷迪为首的国大党(正统派,后改称为社会主义派)。1981年10月,印度选举委员会承认国大党(I.甘地派)为真正的国大党。国大党的目标是:以和平手段建立一个以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实现机会均等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的平等;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并谋求世界和平与友谊。各派国大党在纲领和政策上基本一致,组织机构也相同。
国大党最高权力机构是年会,每2年召开1次。中央领导机构为全国委员会。最高决策和执行机关是工作委员会。设主席1人,总书记1人或数人,司库1人。地方组织分为邦委员会、县委员会和初级委员会(如街区或选区委员会)。M.K.甘地、尼赫鲁、L.B.夏斯特里、I.甘地、R.甘地先后任党的领袖。1991年起N.拉奥任主席。
人民党 1977年 1月,为参加第六次印度大选,国大党(组织派)、印度民众党、印度人民同盟、社会党和国大党(少壮派)结成联盟。3月在大选中获胜,组成以M. 德赛为总理的政府。5月上述结成选举联盟的各政党正式合并为人民党,C.谢卡尔任主席。1979年 6月该党发生分裂,以C.辛格为首的一股力量另组民众党,导致德赛政府辞职。1980年 4月以A.B.瓦杰帕伊为首的原人民同盟脱离该党,成立印度人民党。1988年 8月,人民党与1987年10月V.P.辛格创建的人民阵线以及民众党、泰卢固之乡党、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等反对党组成全国阵线。同年10月,人民党、人民阵线、民众党 A派举行大会,成立新人民党,V.P.辛格当选为主席。新人民党成为全国阵线的领导核心。在1989年11月大选中,全国阵线获胜,12月成立了以V.P.辛格为总理的政府。1990年11月辛格政府辞职,以谢卡尔为首的一派从新人民党分裂出来,组成人民党(社会主义者),并在国大党支持下组织政府,谢卡尔任总理。1991年 1月人民党(社会主义者)召开代表大会,通过章程、确立了党旗和党徽。至此,人民党分为以V.P.辛格为首的新人民党和以谢卡尔为首的人民党(社会主义者)。
印度人民党 前身为人民同盟,1951年建立。1977年3月参加人民党。1980年4月人民同盟成员在瓦杰帕伊领导下脱离人民党,另立该党。它主要代表印度北部印度教教派势力和城市中小商人的利益,宣称推行民族主义、民主、非教派主义、甘地主义和社会主义等。80年代末以来发展迅速,在1989年第九次大选中成为第三大党,在1991年 6月第十次大选中成为第二大党。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议和全国委员会。主席为M.M.约希(1991年起)。
民众党 前身为印度民众党,1974年 8月由印度人民革命党、奥里萨国大党、统一社会党、印度农民协会、民主党和哈里亚纳邦贱民斗争委员会等党派联合组成。C.辛格任主席。1977年加入人民党并组建政府。1979年退出人民党,导致德赛政府辞职。同年 7月C.辛格任总理,不久辞职。同年9月印度民众党吸收社会党人和国大党人共同组建民众党。C.辛格任主席。在1980年 1月第七次大选中,成为第一大反对党。1984年10月与其他两党组成被压迫工农党,1985年恢复民众党的名称。1987年民众党分裂成 A、B两派,A派于1988年10月与人民党和人民阵线组成新人民党,该党主要代表北印度印地语地区新兴地主、富农阶级的利益,主张实现甘地主义的原则。
印度共产党 1920年开始建党,1933年正式成立。1964年分裂,以S.A.丹吉和C.R.拉奥为首的一派沿用印共名称;以P.孙达拉雅和E.M.S.南布迪里巴德为首的一派成立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印共于1967年 3月~1969年10月参加喀拉拉邦联合政府。1970年在国大党支持下再度在喀拉拉邦执政。1971年与国大党联合组成喀拉拉邦政府。1980年开始反对国大党的国内政策,主张联合左翼民主党派包括印共(马),争取建立左翼民主政府代替资产阶级政府。1980年 4月,印共再次分裂,支持国大党(I.甘地派)的一派另建全印共产党。印共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走向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每3年举行1次。中央领导机构为全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地方组织分为邦委员会、县委员会和企业与居民区委员会。机关报是《新世纪》(周报),理论刊物是《党的生活》(半月刊)。总书记I.古普塔(1990年起)。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简称印共(马)。1964年印共分裂后,由南布迪里巴德、孙达拉雅等人建立。1966年称现名。1967年 3月同印共等政党组成联合阵线参加选举,在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获多数席位,在这两个邦组成联合政府。同年11月中央政府因纳萨尔巴里运动而将西孟加拉邦政府解散。1969年 2月印共(马)等组成的联合阵线再度在西孟加拉邦执政。1971年成为最大的反对党。1977年以来,多次在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等地执政。1989年印共(马)在印度的12个邦立法议会中有代表。印共(马)认为,现阶段的革命是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垄断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政治局(包括总书记)。地方组织为邦委员会、县委员会和基层支部。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1977年起)。中央机关报是《人民民主》(周报),理论刊物是《人民潮流》(半月刊)和《马克思主义者》(季刊)。
泰卢固之乡党 印度最大的邦一级政党。为安得拉邦地方党。1983年 1月成立。在1984年12月第八次议会选举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反对党。主张泰卢固语为该邦官方用语,建立廉洁政府,实行土改,改善社会秩序和争取社会平等。主席R.拉奥(1982年起)。
历史沿革 印度政党是在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形成的。19世纪中叶,印度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缓慢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区性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开始形成。1851年首先在浦那建立了德干协会,在孟加拉建立了英印协会;1852年在孟买建立孟买协会,在马德拉斯建立本地人协会。这些地区性政治组织通过请愿等活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为民族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民族改良运动逐步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地区性运动发展为全国性运动。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它是全印统一的民族主义政治组织,也是亚洲殖民地的第一个民族资产阶级政党。20世纪初,印度民族运动开始由资产阶级民族改良运动转变为民族革命运动。国大党也由民族改良主义政党变成民族革命政党,由"民族议会"政党变成有严密组织的群众性政党。
20年代后,随着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印度工人运动也由自发的、无组织的、要求局部经济利益的斗争,发展成为有领导的、有组织的、全国范围的政治斗争。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印度无产阶级政党开始诞生。1920年10月,在第三国际支持下,在苏联的塔什干建立了印度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1年以后,印度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8年全国工农党成立。1933年印度共产党成立。
20世纪初至40年代还产生了其他性质和类型的政党,如全印穆斯林联盟、印度教大会党、阿卡利党、社会党、前进同盟、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等。1947年印度独立后,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1952年第一次大选时,全国有大小政党 192个。以后一些政党不断发生分裂、改组或合并。
印度虽然政党林立,但长期以来主要是印度国民大会党一党执政。印度政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全国性政党,其纲领和政策着眼于全国,政治影响也遍及全国;另一类为邦一级政党,其纲领和政策着眼于某一邦,政治影响局限在个别邦。1968年全国选举委员会规定,一个政党有连续 5年参加政治活动的资历,并且获得人民院议席的1/20或邦议会议席的1/30,才被承认为全国性政党或邦一级政党。
主要政党 印度1991年第十次大选后,有 7个全国性政党,即:国大党(I.甘地派)、国大党(社会主义派)、人民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有26个邦一级政党,影响较大的有:安德拉邦的泰卢固之乡党、泰米纳杜邦的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同盟(1972年成立)、旁遮普邦的阿卡利党(1920年成立)、阿萨姆邦的阿萨姆人民联盟等。
印度国民大会党 简称国大党。1885年12月在孟买成立。创始人是英籍印度退休文官A.O.休谟。在它成立后的20年内,政治主张仅限于实行代议制。1906年国大党年会通过了以B.G.蒂拉克为首的极端派提出的 4点纲领:自治、提倡国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1907年国大党发生分裂,温和派与英国当局妥协,将极端派排挤出党。1916年两派重新联合。1918年又发生分裂,温和派脱离该党,建立印度全国自由联盟。1920年党的特别会议通过了M.K.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议案,确立了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就成为国大党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指导思想。1927年12月,国大党通过了J.尼赫鲁提出的要求英国给印度"完全的民族独立"的决议。1929年年会上正式宣称它的目标是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大党反对英国宣布印度参战。1942年 8月,国大党发起群众性非暴力运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被英当局宣布为非法,全部领导人被捕(1945年 6月获释)。1945年底~1946年初,国大党在中央立法议会选举中,获得 102席中的37席,参加了英国统治下的临时政府,尼赫鲁出任副总理。1947年 8月印度独立,国大党成为执政党,尼赫鲁出任政府总理。此后,国大党除在1977年第六次大选和1989年第九次大选中未获多数席位而成为反对党外,一直是印度的执政党。1991年第十次大选中再次获胜,组成少数政府。1969~1979年,国大党发生过多次大的分裂,先后出现过以S.尼贾林加帕为首的国大党(组织派),以I.甘地为首的国大党(I.甘地派,又译国大党英迪拉派),以K.B.雷迪为首的国大党(正统派,后改称为社会主义派)。1981年10月,印度选举委员会承认国大党(I.甘地派)为真正的国大党。国大党的目标是:以和平手段建立一个以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实现机会均等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的平等;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并谋求世界和平与友谊。各派国大党在纲领和政策上基本一致,组织机构也相同。
国大党最高权力机构是年会,每2年召开1次。中央领导机构为全国委员会。最高决策和执行机关是工作委员会。设主席1人,总书记1人或数人,司库1人。地方组织分为邦委员会、县委员会和初级委员会(如街区或选区委员会)。M.K.甘地、尼赫鲁、L.B.夏斯特里、I.甘地、R.甘地先后任党的领袖。1991年起N.拉奥任主席。
人民党 1977年 1月,为参加第六次印度大选,国大党(组织派)、印度民众党、印度人民同盟、社会党和国大党(少壮派)结成联盟。3月在大选中获胜,组成以M. 德赛为总理的政府。5月上述结成选举联盟的各政党正式合并为人民党,C.谢卡尔任主席。1979年 6月该党发生分裂,以C.辛格为首的一股力量另组民众党,导致德赛政府辞职。1980年 4月以A.B.瓦杰帕伊为首的原人民同盟脱离该党,成立印度人民党。1988年 8月,人民党与1987年10月V.P.辛格创建的人民阵线以及民众党、泰卢固之乡党、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等反对党组成全国阵线。同年10月,人民党、人民阵线、民众党 A派举行大会,成立新人民党,V.P.辛格当选为主席。新人民党成为全国阵线的领导核心。在1989年11月大选中,全国阵线获胜,12月成立了以V.P.辛格为总理的政府。1990年11月辛格政府辞职,以谢卡尔为首的一派从新人民党分裂出来,组成人民党(社会主义者),并在国大党支持下组织政府,谢卡尔任总理。1991年 1月人民党(社会主义者)召开代表大会,通过章程、确立了党旗和党徽。至此,人民党分为以V.P.辛格为首的新人民党和以谢卡尔为首的人民党(社会主义者)。
印度人民党 前身为人民同盟,1951年建立。1977年3月参加人民党。1980年4月人民同盟成员在瓦杰帕伊领导下脱离人民党,另立该党。它主要代表印度北部印度教教派势力和城市中小商人的利益,宣称推行民族主义、民主、非教派主义、甘地主义和社会主义等。80年代末以来发展迅速,在1989年第九次大选中成为第三大党,在1991年 6月第十次大选中成为第二大党。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议和全国委员会。主席为M.M.约希(1991年起)。
民众党 前身为印度民众党,1974年 8月由印度人民革命党、奥里萨国大党、统一社会党、印度农民协会、民主党和哈里亚纳邦贱民斗争委员会等党派联合组成。C.辛格任主席。1977年加入人民党并组建政府。1979年退出人民党,导致德赛政府辞职。同年 7月C.辛格任总理,不久辞职。同年9月印度民众党吸收社会党人和国大党人共同组建民众党。C.辛格任主席。在1980年 1月第七次大选中,成为第一大反对党。1984年10月与其他两党组成被压迫工农党,1985年恢复民众党的名称。1987年民众党分裂成 A、B两派,A派于1988年10月与人民党和人民阵线组成新人民党,该党主要代表北印度印地语地区新兴地主、富农阶级的利益,主张实现甘地主义的原则。
印度共产党 1920年开始建党,1933年正式成立。1964年分裂,以S.A.丹吉和C.R.拉奥为首的一派沿用印共名称;以P.孙达拉雅和E.M.S.南布迪里巴德为首的一派成立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印共于1967年 3月~1969年10月参加喀拉拉邦联合政府。1970年在国大党支持下再度在喀拉拉邦执政。1971年与国大党联合组成喀拉拉邦政府。1980年开始反对国大党的国内政策,主张联合左翼民主党派包括印共(马),争取建立左翼民主政府代替资产阶级政府。1980年 4月,印共再次分裂,支持国大党(I.甘地派)的一派另建全印共产党。印共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走向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每3年举行1次。中央领导机构为全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地方组织分为邦委员会、县委员会和企业与居民区委员会。机关报是《新世纪》(周报),理论刊物是《党的生活》(半月刊)。总书记I.古普塔(1990年起)。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简称印共(马)。1964年印共分裂后,由南布迪里巴德、孙达拉雅等人建立。1966年称现名。1967年 3月同印共等政党组成联合阵线参加选举,在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获多数席位,在这两个邦组成联合政府。同年11月中央政府因纳萨尔巴里运动而将西孟加拉邦政府解散。1969年 2月印共(马)等组成的联合阵线再度在西孟加拉邦执政。1971年成为最大的反对党。1977年以来,多次在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等地执政。1989年印共(马)在印度的12个邦立法议会中有代表。印共(马)认为,现阶段的革命是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垄断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政治局(包括总书记)。地方组织为邦委员会、县委员会和基层支部。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1977年起)。中央机关报是《人民民主》(周报),理论刊物是《人民潮流》(半月刊)和《马克思主义者》(季刊)。
泰卢固之乡党 印度最大的邦一级政党。为安得拉邦地方党。1983年 1月成立。在1984年12月第八次议会选举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反对党。主张泰卢固语为该邦官方用语,建立廉洁政府,实行土改,改善社会秩序和争取社会平等。主席R.拉奥(1982年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