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Literature in 1940s
1940 年代文学
1.
The Beibei Cultural Sphere and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1940s;
中国1940 年代文学因为8 年抗战而呈现出整体性的空间转移特征,新的文化圈与文学群落在全国范围内的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变了40 年代文学的格局。
3) Summer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 in Northwestern Shanxi, 1940
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
4) Spring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 in Western Beiping Region, 1940
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
5) Autumn Counter-Campaign against "Mopping Up"in Eastern Anhui, 1940
皖东1940年秋季反"扫荡"
6) Xie Chen
谢臣(1940~1963)
补充资料:悟因法师(1940年~
【悟因法师(1940年~】
自民国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创办香光尼众佛学院,从事僧伽教育至今,孜孜矻矻地走过二十多个寒暑,依然默默的戮力于培育佛教人才、提升佛教文化的志业,这是悟因法师无怨无悔的坚持。
出家、修学阶段
悟因法师俗姓陈,民国廿九年(公元1940年)生于台湾台中清水。时为昭和十五年,日本军阀在台湾的统治已是强弩之末。当时台湾佛教并存著日本式的佛教,龙华、金童、先天等斋教;战后,跟随国民政府撤退来台的中国僧侣,陆续建立圆顶受戒、清修弘法的中国佛教。就僧伽教育而言,虽有觉力、善慧、本源等大德努力弘法,日据时期的台湾佛教仍以日式为主导,台湾方面则是以吃斋为特色,对佛教的了解一直被钳制著。光复后始有慈航、白圣、印顺等法师陆续创设台湾、三藏、福严等佛学院。台湾僧伽教育遂从草创走向丰盛。成长于剧烈变迁中的社会,法师目睹、参与了台湾佛教的变革。
法师出身士族,父亲任职邮务,母亲持家勤谨,皆笃信佛教。师彰化女中毕业后,随双亲迁居台北。一次,在台北新公园见僧侣浴佛庆佛诞,有别于民间宗教的喧哗,又别于基督教的一神排外,遂慕道而逐渐接触佛教经典和法师,民国四十六年依止新竹灵隐寺明宗法师披剃。时年十八。翌年适逢八二三炮战胜利。台湾历经殖民、战乱的洗礼,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一心建设新中国的时代背景,让法师坚志出家修佛,虽出家却更走入民间关怀芸芸众生。
法师出家后受学于白圣长老,于白老创办的中国佛教三藏学院修学,二十岁受具足戒。修业期间,受白老器重常请为复讲。民国五十二年佛学院毕业,即于彰化善德堂开讲《遗教三经》。同年依止高雄兴隆寺天乙法师。后历任戒场引赞、大专女青年斋戒学会讲师、台北圆通学苑监院,并于民国六十五年获文化大学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十月游学夏威夷。后以考察佛教发展,亦数游参访日、韩、东南亚、美加、东欧等地。法师受白圣长老、天乙法师影响颇深,以培育尼僧伽、领导尼僧伽姐妹推动佛教教育、文化志业为职志,至今随学比丘尼弟子百余人,座下人才辈出,被誉为高学历的比丘尼僧团,受学的信众遍及海内外。
教育哲学:对个人、僧伽、社会的总体关怀关怀众生的悲苦,鼓励走出九二一震灾的阴影
整体而言,法师对僧伽教育的建构,目标是比丘尼的养成,而其教育哲学是建基于对个人、僧伽、社会的总体关怀。
“僧伽的存在必需是社会需要的。因此作为一个宗教师除了勤学修道以求个人烦恼的解脱,同时要有救济众生、净化社会的使命,不忘宗教对社会、人类的奉献与服务的功能。”这看似浅显易见的道理,却是时代背景下强烈的批判与反省,也是法师推动僧伽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来在民国五、六十年代,寺院多以务农为生、以经忏引度众生。在兴隆寺亦有水田四甲。一日耕作之际,师遥望对面一所天主教所办的学校的修女们倚栏杆远眺,发现天主教推动教育工作是如此亲切,省视当代佛教大抵抱持“不作不食”箴言,却陷于“闭门农耕与经忏”,无暇于芸芸众生的教导。自觉出家人的使命在住持佛法,除现状外,宜开拓更宽广的管道,遂决定以僧伽教育做为终生奉献的坛城,发愿“让佛教重新回到教育的岗位”!
佛陀曾以十句话说明建僧的目的,悟因法师将内容归纳为三大类:一、让僧安住,安心修行、奉献;二、社会认同僧团,僧人才能在世间安住,佛教才能在世间永传;三、以走向解脱为最终的理想。“僧团与社会的安定与否是身为宗教师永远要关心的课题。”从个体与群体相依相存的关系,悟因法师激励尼僧伽姐妹共同负起住持佛法的使命:“佛陀的教法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精华,如果不弘传是整个社会大众的损失!”
个人的发展从关怀社会出发,肯定佛法能净化人心;对社会的奉献、服务,相对的能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自民国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创办香光尼众佛学院,从事僧伽教育至今,孜孜矻矻地走过二十多个寒暑,依然默默的戮力于培育佛教人才、提升佛教文化的志业,这是悟因法师无怨无悔的坚持。
出家、修学阶段
悟因法师俗姓陈,民国廿九年(公元1940年)生于台湾台中清水。时为昭和十五年,日本军阀在台湾的统治已是强弩之末。当时台湾佛教并存著日本式的佛教,龙华、金童、先天等斋教;战后,跟随国民政府撤退来台的中国僧侣,陆续建立圆顶受戒、清修弘法的中国佛教。就僧伽教育而言,虽有觉力、善慧、本源等大德努力弘法,日据时期的台湾佛教仍以日式为主导,台湾方面则是以吃斋为特色,对佛教的了解一直被钳制著。光复后始有慈航、白圣、印顺等法师陆续创设台湾、三藏、福严等佛学院。台湾僧伽教育遂从草创走向丰盛。成长于剧烈变迁中的社会,法师目睹、参与了台湾佛教的变革。
法师出身士族,父亲任职邮务,母亲持家勤谨,皆笃信佛教。师彰化女中毕业后,随双亲迁居台北。一次,在台北新公园见僧侣浴佛庆佛诞,有别于民间宗教的喧哗,又别于基督教的一神排外,遂慕道而逐渐接触佛教经典和法师,民国四十六年依止新竹灵隐寺明宗法师披剃。时年十八。翌年适逢八二三炮战胜利。台湾历经殖民、战乱的洗礼,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一心建设新中国的时代背景,让法师坚志出家修佛,虽出家却更走入民间关怀芸芸众生。
法师出家后受学于白圣长老,于白老创办的中国佛教三藏学院修学,二十岁受具足戒。修业期间,受白老器重常请为复讲。民国五十二年佛学院毕业,即于彰化善德堂开讲《遗教三经》。同年依止高雄兴隆寺天乙法师。后历任戒场引赞、大专女青年斋戒学会讲师、台北圆通学苑监院,并于民国六十五年获文化大学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十月游学夏威夷。后以考察佛教发展,亦数游参访日、韩、东南亚、美加、东欧等地。法师受白圣长老、天乙法师影响颇深,以培育尼僧伽、领导尼僧伽姐妹推动佛教教育、文化志业为职志,至今随学比丘尼弟子百余人,座下人才辈出,被誉为高学历的比丘尼僧团,受学的信众遍及海内外。
教育哲学:对个人、僧伽、社会的总体关怀关怀众生的悲苦,鼓励走出九二一震灾的阴影
整体而言,法师对僧伽教育的建构,目标是比丘尼的养成,而其教育哲学是建基于对个人、僧伽、社会的总体关怀。
“僧伽的存在必需是社会需要的。因此作为一个宗教师除了勤学修道以求个人烦恼的解脱,同时要有救济众生、净化社会的使命,不忘宗教对社会、人类的奉献与服务的功能。”这看似浅显易见的道理,却是时代背景下强烈的批判与反省,也是法师推动僧伽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来在民国五、六十年代,寺院多以务农为生、以经忏引度众生。在兴隆寺亦有水田四甲。一日耕作之际,师遥望对面一所天主教所办的学校的修女们倚栏杆远眺,发现天主教推动教育工作是如此亲切,省视当代佛教大抵抱持“不作不食”箴言,却陷于“闭门农耕与经忏”,无暇于芸芸众生的教导。自觉出家人的使命在住持佛法,除现状外,宜开拓更宽广的管道,遂决定以僧伽教育做为终生奉献的坛城,发愿“让佛教重新回到教育的岗位”!
佛陀曾以十句话说明建僧的目的,悟因法师将内容归纳为三大类:一、让僧安住,安心修行、奉献;二、社会认同僧团,僧人才能在世间安住,佛教才能在世间永传;三、以走向解脱为最终的理想。“僧团与社会的安定与否是身为宗教师永远要关心的课题。”从个体与群体相依相存的关系,悟因法师激励尼僧伽姐妹共同负起住持佛法的使命:“佛陀的教法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精华,如果不弘传是整个社会大众的损失!”
个人的发展从关怀社会出发,肯定佛法能净化人心;对社会的奉献、服务,相对的能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