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inciple of Doing Work Capacity
回路作功能力原理
1.
The main contents and achievements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A principle,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Doing Work Capacity, is raised to set up a deductive theory of thermodynamic systems in thermal plants.
本文对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理论与运行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贡献如下:提出了回路作功能力原理,揭示了热力系统的本质特征,热力系统可以看作是热功转换网络,工质在能量转换中起着“载体”作用。
2) Function loop
功能回路
4) function principle
功能原理
1.
The creactive design of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mechanical scheme based on function principle;
基于功能原理的机械方案中的机构创新设计
2.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principle in the creactive design of product by the cigarette automatic machine's design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cigarette automatic machine's creative design scheme,help to get a good principle scheme.
通过卷烟自动分拣机的设计,分析了功能原理方法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了卷烟自动分拣机的功能分析过程,建立了原理解的形态学矩阵,针对卷烟自动分拣机的运动特性和功能要求获得原理解的组合,对卷烟自动分拣机的创新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决策,达到较理想原理方案的创新设计的目的。
5) functional principle
功能原理
1.
Utilizing the designing method of systematic functional principle and creation theory,the design of principle scheme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mechanical system of production line of thin piece punching from coiled materials.
运用系统功能原理设计方法和创新学理论,对卷料冲片生产线机械系统进行原理方案设计,确定机械工作原理,给出机械执行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对设计方案作出客观评价。
2.
This paper has better given some explains of mechanism of swing swaying more and more higher in the air by functional principle.
本文用功能原理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秋千越摆越高的力学机理。
3.
The functional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y of each part was described in detail.
基于Multi-Agent-System(MAS)技术提出了建立舰载武器系统各部分的个体Agent,并将其有机结合成一个总MAS系统,从而构建MAS舰载火控系统的研究方案,同时对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6) principle of work-energy
功能原理
1.
Based on ameliorative experiment about swelling energy measurement of Nanning expansive soils,new technique of making soil samples and principle of work-energy,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re d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ergy.
基于改进的室内膨胀能测定实验,联合静力压入法的试样制作新方法,以功能原理为出发点,从能量的角度对南宁膨胀土的膨胀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南宁膨胀土的静力压实功和膨胀释放能与含水量、干密度之间的关系。
2.
In this paper we derived mass-energy relation by comparing the two methods:theorem of kinetic energy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energy,then indicated the error in mass-energy relation derived from the theorem of kinetic energy in relativity.
通过分别用动能定理及功能原理来导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比较,指出相对论力学用动能定理推导质能关系的错误所在。
补充资料: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性能及功能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过提高和改善透镜的性能,使放大率达到1000─1500倍左右,但一直末超过2000倍。这是由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受光的波长的限制。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线来看物体,为了看到物体,物体的尺寸就必须大于光的波长,否则光就会“绕”过去。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不超过200毫米,有人采用波长比可见光更短的紫外线,放大能力也不过再提高一倍左右。
要想看到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还差3─4个量级。为了从更高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结构,必须另辟蹊径,创造出功能更强的显微镜。
有人设想用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X射线的透镜。
20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发现电子流也具有波动性,其波长与能量有确定关系,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比如电子学1000伏特的电场加速后其波长是0.388埃,用10万伏电场加速后波长只有0.0387埃,于是科学家们就想到是否可以用电子束来代替光波?这是电子显微镜即将诞生的一个先兆。
用电子束来制造显微镜,关键是找到能使电子束聚焦的透镜,光学透镜是无法会聚电子束的。
1926年,德国科学家蒲许提出了关于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理论。他指出:“具有轴对称性的磁场对电子束来说起着透镜的作用。”这样,蒲许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电子显微镜的透镜问题,因为对电子束来说,磁场显示出透镜的作用,所以称为“磁透镜”。
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的年轻研究员卢斯卡,1932年制作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它是一台经过改进的阴极射线示波器,成功地得到了铜网的放大像──第一次由电子束形成的图像,加速电压为7万,最初放大率仅为12倍。尽管放大率微不足道,但它却证实了使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可形成与光学像相同的电子像。
经过不断地改进,1933年卢斯卡制成了二级放大的电子显微镜,获得了金属箔和纤维的1万倍的放大像。
1937年应西门子公司的邀请,卢斯理建立了超显微镜学实验室。1939年西门子公司制造出分辨本领达到30埃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用电子显微镜,并投入批量生产。
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人类的洞察能力提高了好几百倍,不仅看到了病毒,而且看见了一些大分子,即使经过特殊制备的某些类型材料样品里的原子,也能够被看到。
要想看到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还差3─4个量级。为了从更高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结构,必须另辟蹊径,创造出功能更强的显微镜。
有人设想用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X射线的透镜。
20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发现电子流也具有波动性,其波长与能量有确定关系,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比如电子学1000伏特的电场加速后其波长是0.388埃,用10万伏电场加速后波长只有0.0387埃,于是科学家们就想到是否可以用电子束来代替光波?这是电子显微镜即将诞生的一个先兆。
用电子束来制造显微镜,关键是找到能使电子束聚焦的透镜,光学透镜是无法会聚电子束的。
1926年,德国科学家蒲许提出了关于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理论。他指出:“具有轴对称性的磁场对电子束来说起着透镜的作用。”这样,蒲许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电子显微镜的透镜问题,因为对电子束来说,磁场显示出透镜的作用,所以称为“磁透镜”。
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的年轻研究员卢斯卡,1932年制作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它是一台经过改进的阴极射线示波器,成功地得到了铜网的放大像──第一次由电子束形成的图像,加速电压为7万,最初放大率仅为12倍。尽管放大率微不足道,但它却证实了使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可形成与光学像相同的电子像。
经过不断地改进,1933年卢斯卡制成了二级放大的电子显微镜,获得了金属箔和纤维的1万倍的放大像。
1937年应西门子公司的邀请,卢斯理建立了超显微镜学实验室。1939年西门子公司制造出分辨本领达到30埃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用电子显微镜,并投入批量生产。
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人类的洞察能力提高了好几百倍,不仅看到了病毒,而且看见了一些大分子,即使经过特殊制备的某些类型材料样品里的原子,也能够被看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