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modern female writer
中国现代女作家
1.
The biographies of Chinese modern female writers have experienced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Initiation Time (1919-1949), Stop or Blank Time (1949-1980), and Restoring and Prosperous Time (1990- ).
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在经历了发生期(1919-1949)、停顿空白期(1949-1978)、恢复繁荣期(1978- )三个阶段的发展后,至2005年底,大陆出版的“五四”以来第一、二、三代女作家的传记作品(自传、他传、日记、书简、回忆录等)已近三百部,其文化含量的多层次性使作者队伍及读者群落均呈现多元结构的特点。
2) Modern Chinese writers
中国现代作家
1.
Modern Chinese Writers Family Attachment and Their Novel Creation;
中国现代作家的家族情结与小说创作
2.
By examining th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we can discern such a conspicuous feature, i.
综观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 :他们走向文坛时虽然都很年轻 ,却都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也都非常不错 ,但却敢于背叛自己的阶级出身而成为中国现代政治革命的追随者 ;他们都具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可能 ,却自觉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成为了呼唤现代文明的时代歌手。
3) Modern Theory of Chinese Writer
现代中国作家论
1.
The Founding of Modern Theory of Chinese Writer——on the Theory of Writer of WANG Guo-wei and LIANG Qi-chao;
现代中国作家论的萌生——论王国维与梁启超的作家论
5) Chinese contemporary writers
中国现代作家
1.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writers, owing to the special changes of times, have had a rather depressed time.
中国现代作家由于特殊的时代变迁,都有过相当的“苦闷期”,他们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创作都起到了“以文学对抗精神疾患”的作用,以“一斑窥全豹”,本文主要以鲁迅为例,分析他在苦闷期的创作、审美心态以及由于文学的“治疗”最终达到了对现实的精神超越,显出鲁迅生命哲学的丰富内涵。
2.
Chinese contemporary writers, such as Ding Ling, Li Xieren and Mao Dun, and their.
他的这种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以及在创作中常常呈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审美心理机制以及创作理念,对丁玲、李劫人和茅盾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及其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 modern women writer
现代女作家
1.
The constructure of a new-model women s portrait embodied modern women writer s creative persue that was based on the deconstructure of men s power-love supremacy and constructure of women s affection-love subject.
这种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现代女作家以解构男权性爱霸权,建构女性情爱主体为旨归的创作追求。
补充资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文艺团体。简称左联。是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以当时在上海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受鲁迅影响的革命作家为基础,吸收其他进步作家而组成的革命文艺团体,1932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参加成立大会的有40余人。最初盟员50余人。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说。左联的领导机构是执行委员会,先后担任领导工作的有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阿英)、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茅盾、冯雪峰、柔石、丁玲、胡风、以群、任白戈、徐懋庸、何家槐、林淡秋等。左联内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党团,先后担任党团书记的有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丁玲、周扬等。左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编辑部、出版部、创作委员会、大众文艺委员会、国际联络委员会 。先后主办的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以上两刊系接办)、《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文学月报》、《文学新地》等。
左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新月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第三种人及论语派的文艺观点进行批评和论战;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文艺政策和迫害压制活动,进行抗议和斗争。左联很重视文艺大众化问题,在自己的机关刊物和其他报刊上发表很多文章,进行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很有声势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领导的文艺运动在创作上也取得巨大成就。鲁迅、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蒋光慈、柔石、胡也频、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殷夫和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都以其思想上和艺术上新的拓展,显示了左翼文艺的实绩,产生广泛的影响。在左联的培养下,涌现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蒋牧良、艾青、蒲风、聂绀弩、徐懋庸等一批文学新人,给文坛带来生气。左联成员的创作多选择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工人、农民对剥削压迫的反抗、斗争和觉醒,农村的破产,城市生活的动荡不安、知识分子的从彷徨走向革命……都体现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些作品,基本上扭转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时期相当普遍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幼稚倾向,把五四以后的新文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左联除上海的总盟外,还先后建立了北平分盟、东京分盟、广州分盟及其他各地的小组。1930年11月加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成为它的一个支部——中国支部。1936年春,为适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左联自动解散。 左联在国民党政府残酷迫害下顽强地战斗了6年,粉碎了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培养了一支坚强的文艺队伍,为现代中国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受到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左联也有过宗派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