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
1)  Chinese share right splitting institution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
2)  the system of national stock ownership
国有股权制度
3)  non-tradable shares
股权分置
1.
Cogni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problem of non-tradable shares on Chinese stock market;
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2.
The problem of non-tradable shares as important character and expediency arrange in China has its rationality,but it has became a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with the deep reform.
股权分置问题,作为中国股市重要特征和渐进改革的权宜安排,虽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随着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得不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障碍。
3.
The Non-tradable shares structure is the biggest barrier to restrict the stock market to b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股权分置是当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这个障碍有赖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对股权分置改革给与指导。
4)  split share
股权分置
1.
On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shareholders in the reform of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论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流通股股东保护
5)  equity separation
股权分置
1.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effect of firm performance,corporate governance,equity separation and information release on stock market risk using cross sectional data.
文章应用横截面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治理结构、股权分置和信息披露等公司因素对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以及总体公司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2.
Empir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stock bubbles are closely linked to equity separation.
本文用上市首日回报率来度量中国股市的泡沫,通过与国际比较,得出中国股市存在较高泡沫,并且通过实证分析得到股市泡沫与股权分置有较密切的关系,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股市泡沫的降低,但不能从根源上治理股市泡沫。
3.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erfecting corporate structure,standardizing market oper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for the reform of equity separation.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股改后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的侵害现象仍然存在。
6)  Split Share Structure
股权分置
1.
The Event Study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事件法研究
2.
Equity Refinancing Behavior and Efficiency Analysis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with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和绩效研究
3.
The statistics from 1 237 IPO samples listed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Exchanges shows that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ssuing number of every IPOs and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SSS).
通过对沪深两市1991~2004年间发行上市的1 237家IPO样本的分组统计表明:以上两个特征与我国首次发行规模受限以及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有关,作者认为股权分置在形成初始高抑价的同时,也形成了路径依赖,而路径依赖使得中国IPO高抑价长期存在。
补充资料:吴晓求表示:股权分置改革"再造"中国资本市场
  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是从制度层面上%26#8220;再造%26#8221;中国资本市场,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几乎可以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这个市场相提并论。我们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至少会在九个方面发生深刻地变化.

  
如果股权分置改革能顺利完成,资本市场资金管理体系的结构性改革也能顺利推进,过去和现在盛行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带有股权分置特征的行为会逐步减少,某些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

  1.资本市场的资产估值功能将逐步恢复并不断完善,资产价值将从注意账面值过渡到盈利能力,%26#8220;净资产%26#8221;这样的财务概念将从资产估值的核心指标中慢慢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能力。

  资产的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推动存量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重组、并购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在股权分置时代,人们常说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26#8220;投机市%26#8221;、%26#8220;炒作市%26#8221;,是一个%26#8220;赌博的场所%26#8221;,其重要原因是这个市场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而丧失了资产估值的功能,或者说缺乏科学的估值标准。

  在股权分置时代,人们重视运用%26#8220;净资产%26#8221;这样的财务指标来评判资产价值的高低,因而有资产转让不能低于净资产这样的规定。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资产估值的核心理念将从%26#8220;账面%26#8221;转向%26#8220;市场%26#8221;,将从%26#8220;过去%26#8221;转向%26#8220;未来%26#8221;。从资产估值的角度看,%26#8220;净资产%26#8221;这样的指标将不断淡出,持续成长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现金流等将成为资产估值的核心变量。

  2.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市场有效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场对实体经济反映的敏感度会有所提高,%26#8220;政策市%26#8221;的烙印会随着市场功能的完善而慢慢淡去。

  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的资产价值变动与实体经济变动基本上没有什么正相关性,甚至是相反变动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会得到改善,从我们对成熟市场国家研究得出的结论看,资产价值的增长速度在最近20年中实际上是快于实体经济成长的。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也会慢慢地呈现出这样的成长特征。不过有一个问题似乎必须回答:股权分置改革后作为资产价格变动综合性反映的股价指数会朝什么方向变动?短期看,随着非流通股禁售期的不断临近,市场可能面临着沽盘的压力,但从长期看,又没有理由对这个市场的未来产生担忧。否则,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

  3.资本市场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型,从%26#8220;货币池%26#8221;转为%26#8220;资产池%26#8221;。

  金融功能是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资本市场不存在或不发达时期,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除了提供支付清算外,还充当资金媒介的角色,即发挥%26#8220;货币池%26#8221;的作用。%26#8220;货币池%26#8221;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流量的方式调节经济运行,以媒介的方式配置资源。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的这两个功能虽然仍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一些新的功能已经出现,以至于这些新功能慢慢成为核心的、主导性功能。这些新功能主要是,分散风险的功能和财富储备的功能。资本市场所具有的分散风险、储备财富的功能说明资本市场本质上是%26#8220;资产池%26#8221;,而不是%26#8220;货币池%26#8221;。资本市场从%26#8220;货币池%26#8221;到%26#8220;资产池%26#8221;的转型,意味着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社会的财富(资产)管理中心。随着经济的市场化特别是金融化程度的提高,社会需要一个流动性很好、具有风险分散功能的财富管理机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风险管理的资产增值服务是最高端的金融服务,也是全球金融机构不断努力的方向。基于风险管理的资产增值服务,是以发达的、能够发挥%26#8220;资产池%26#8221;功能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