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sychological state adjusting
心态调节
2)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心理调节
1.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occurring of ill-mood and the ways of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pupils and students of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江苏省大中小学生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心理调节处理方法调查研究
2.
Functions of shadowboxing to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modern men;
太极拳对现代人心理调节的作用
3.
This paper discusse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training for firing from viewpoints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ir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in police colleges.
文章从教学、训练的角度对射击的心理调节及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警察院校的射击心理训练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
3) psychic and somatic regulation
心身调节
1.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psychic and somatic regulation while facing SARS;
非典时期的科学防治与心身调节
4) centroid adjustment
质心调节
1.
A centroid adjust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can maintain the horizontal pose robot body when one arm is hung on the overhead ground lines.
本文提出了一种质心调节方法,利用倾角传感器测量机器人车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从而控制配重块移动电机的运动,将机器人的质心调节到悬挂于架空地线上的那只手臂上,因此能保证机器人车体保持水平姿态,确保需要脱线或上线的手臂完成相应的动作。
2.
A new negotiating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centroid adjustment.
针对输电线架空地线上的障碍物,具体分析了机器人跨越架空地线上障碍物的过程,依据越障过程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质心调节的机器人越障构型。
5) mental adjustment
心理调节
1.
Concentration comes from Consciousness——on mental adjustment in piano playing;
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谈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调节
2.
We can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athletic psychology in the strong intensity of physical training from the point view of mental preparation before the training,mental adjustment during the training and capacity to stand strain under the limit state.
从大强度体能训练前的心理准备、大强度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调节与大强度体能训练中极限状态下的心理承受力训练三方面,探讨大强度体能训练中运动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6)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心理调节
1.
Through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in volleyball train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volleyball should be based on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intellig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fully shows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unity of body and mind.
在排球教学中运用心理调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表明:高校排球的教法改革要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等 特点,充分体现“身”、“心”一致的教法模式,这对促进大学生排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有着明显的教学效果。
2.
The result shows:specific technique,quality,psychological regulation,emotion and personal will have obvious affect on the athlete′s achievements.
结果显示 ,专项技术、素质、心理调节、感情意志对运动成绩有显著影
补充资料: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系统
机体的两大调节系统。在保证机体活动的完整统一性及与环境相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两个调节系统细胞间的传递各有特点,相互之间又有密切关系。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影响。两个调节系统在进行调节作用时,均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最终都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的。
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 主要有以下几种。
神经递质 在神经细胞间,以及在神经细胞和它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兴奋在一个神经细胞内的传导是以电变化的形式,即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的传导进行的,但当到达另一个细胞的突触部位时,就发生了转变,到达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引起末梢内突触小泡(其内含有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经弥散到达突触后神经细胞或效应器细胞的突触后膜处,与其上的受体相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或抑制效应。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中枢递质。不同的突触传递有不同的递质。目前已知有多种,例如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P物质等。
外周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称为外周递质。支配骨骼肌的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植物性神经节及支配内脏效应器(心肌、平滑肌及腺体)的植物性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去甲肾上腺素等。
激素 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调节物质。激素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液)运送至其他细胞后,发挥刺激或抑制作用,以调节被作用细胞(靶细胞)的功能。所以,内分泌调节也称体液调节。根据激素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两大类:①含氮激素。包括肽类、蛋白质类和胺类。它们到达靶细胞后,被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从而发挥作用。②类固醇激素。分子小,又是脂溶性,因此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靶细胞内的胞浆受体结合后,进一步又与细胞核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神经激素 某些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这些神经细胞因兼有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的双重作用,故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目前认为神经激素是由胞体合成的,通过轴突运输至末梢。当这些细胞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并传导到末梢时,神经激素被释放出来(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相同)。但释放出来的激素不是通过突触间隙弥散,而是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一样,进入血液循环,运送至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腺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大多数内分泌细胞的活动。有些内分泌腺受植物神经支配,神经系统又可通过下丘脑对垂体产生调节,并进一步对垂体的靶腺进行调节。
植物性神经对内分泌腺的调节作用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肾上腺髓质。是神经系统的延伸部分,受交感节前纤维支配,相当于一个交感神经节。交感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由于肾上腺髓质的活动与全身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致性,因而常采用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名称,借以说明它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密切关系。
②松果体。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其降黑素分泌的昼夜节律,就是光线作用于视网膜细胞后,经视神经纤维,通过中枢某些核团与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联系的结果。有人称松果体为神经-内分泌转换器,以说明松果体的活动与神经系统的密切关系。
③胰岛。其中有四种内分泌细胞(A、B、D、F)。数量较多的为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次为A细胞,分泌胰升血糖素。胰岛中的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对二者均有调节作用;迷走神经使前者分泌增多,后者分泌减少;而交感神经则使前者分泌减少,后者分泌增多。但胰岛A细胞的最重要调节者是血糖水平,此外,还有激素等调节作用,因此,神经对胰岛的调节并不是主要的。
下丘脑对神经垂体的调节 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的神经元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的胞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通过神经轴突(下丘脑-垂体束)运送至轴突末梢(在神经垂体内)。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或循环血量减少时,视上核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的频率增快,传导到轴突末梢时,使末梢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而临产或分娩时对产道的刺激作用,以及哺乳时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作用,则主要引起室旁核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频率增加,传导到轴突末梢时,使末梢释放催产素增多。神经垂体实际上不是内分泌腺,而是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它们的激素的部位。
下丘脑对腺垂体及其靶腺的调节 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是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有特殊的门脉系统──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垂体门脉系统的毛细血管网接触,这些都是下丘脑调节腺垂体的结构基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能产生和分泌神经肽(多种促进或抑制腺垂体分泌的激素),进入门脉系统输送至腺垂体,促进或抑制腺垂体相应的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改变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水平,并从而引起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睾丸或卵巢)的内分泌的改变。通常将这一调节途径称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下丘脑的这一调节作用是受神经系统其他部位调节的。形态学上已证实中脑、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等处发出纤维,到达下丘脑的上述神经内分泌细胞,并与它们构成突触联系。因此可认为,下丘脑的这些神经元具有将大脑等处来的神经信息转化为内分泌激素的换能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曾注意到神经系统活动引起腺垂体分泌变化的事实,例如鸽子见到镜子中自己的形象而引起排卵,精神紧张时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环境改变、情绪焦虑可引起妇女月经失调,严重精神创伤则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均可能是高级神经活动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作用的后果。
当机体受到意外刺激,如剧烈的环境温度变化、缺氧、失血和剧痛等情况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应激反应),肾上腺髓质分泌也增多("应急"反应),这有助于抗体对付有害刺激、增加抵抗力,以调动全身交感系统活动,使代谢增强以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这些重要活动,一方面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作用的后果。
内分泌腺对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的影响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如下:①对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的反馈调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的激素及腺垂体的促激素和其他激素,对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调节肽激素均有反馈作用。其中多数为负反馈影响,但性激素对下丘脑还有正反馈作用。②对机体本能活动的调节。例如性激素对性行为的影响。③对神经系统发育及活动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正常脑发育不可少的因素。若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低下,则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对刺激敏感,容易激动。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机体出现相反的表现,对环境淡漠,反应差。④内分泌引起的代谢变化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例如胰岛素过多引起的低血糖对脑功能有明显的影响,严重时可引起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低引起的糖及其他物质代谢障碍也可引起糖尿病昏迷等。
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 主要有以下几种。
神经递质 在神经细胞间,以及在神经细胞和它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兴奋在一个神经细胞内的传导是以电变化的形式,即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的传导进行的,但当到达另一个细胞的突触部位时,就发生了转变,到达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引起末梢内突触小泡(其内含有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经弥散到达突触后神经细胞或效应器细胞的突触后膜处,与其上的受体相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或抑制效应。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中枢递质。不同的突触传递有不同的递质。目前已知有多种,例如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P物质等。
外周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称为外周递质。支配骨骼肌的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植物性神经节及支配内脏效应器(心肌、平滑肌及腺体)的植物性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去甲肾上腺素等。
激素 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调节物质。激素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液)运送至其他细胞后,发挥刺激或抑制作用,以调节被作用细胞(靶细胞)的功能。所以,内分泌调节也称体液调节。根据激素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两大类:①含氮激素。包括肽类、蛋白质类和胺类。它们到达靶细胞后,被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从而发挥作用。②类固醇激素。分子小,又是脂溶性,因此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靶细胞内的胞浆受体结合后,进一步又与细胞核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神经激素 某些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这些神经细胞因兼有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的双重作用,故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目前认为神经激素是由胞体合成的,通过轴突运输至末梢。当这些细胞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并传导到末梢时,神经激素被释放出来(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相同)。但释放出来的激素不是通过突触间隙弥散,而是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一样,进入血液循环,运送至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腺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大多数内分泌细胞的活动。有些内分泌腺受植物神经支配,神经系统又可通过下丘脑对垂体产生调节,并进一步对垂体的靶腺进行调节。
植物性神经对内分泌腺的调节作用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肾上腺髓质。是神经系统的延伸部分,受交感节前纤维支配,相当于一个交感神经节。交感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由于肾上腺髓质的活动与全身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致性,因而常采用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名称,借以说明它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密切关系。
②松果体。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其降黑素分泌的昼夜节律,就是光线作用于视网膜细胞后,经视神经纤维,通过中枢某些核团与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联系的结果。有人称松果体为神经-内分泌转换器,以说明松果体的活动与神经系统的密切关系。
③胰岛。其中有四种内分泌细胞(A、B、D、F)。数量较多的为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次为A细胞,分泌胰升血糖素。胰岛中的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对二者均有调节作用;迷走神经使前者分泌增多,后者分泌减少;而交感神经则使前者分泌减少,后者分泌增多。但胰岛A细胞的最重要调节者是血糖水平,此外,还有激素等调节作用,因此,神经对胰岛的调节并不是主要的。
下丘脑对神经垂体的调节 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的神经元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的胞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通过神经轴突(下丘脑-垂体束)运送至轴突末梢(在神经垂体内)。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或循环血量减少时,视上核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的频率增快,传导到轴突末梢时,使末梢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而临产或分娩时对产道的刺激作用,以及哺乳时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作用,则主要引起室旁核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频率增加,传导到轴突末梢时,使末梢释放催产素增多。神经垂体实际上不是内分泌腺,而是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它们的激素的部位。
下丘脑对腺垂体及其靶腺的调节 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是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有特殊的门脉系统──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垂体门脉系统的毛细血管网接触,这些都是下丘脑调节腺垂体的结构基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能产生和分泌神经肽(多种促进或抑制腺垂体分泌的激素),进入门脉系统输送至腺垂体,促进或抑制腺垂体相应的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改变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水平,并从而引起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睾丸或卵巢)的内分泌的改变。通常将这一调节途径称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下丘脑的这一调节作用是受神经系统其他部位调节的。形态学上已证实中脑、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等处发出纤维,到达下丘脑的上述神经内分泌细胞,并与它们构成突触联系。因此可认为,下丘脑的这些神经元具有将大脑等处来的神经信息转化为内分泌激素的换能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曾注意到神经系统活动引起腺垂体分泌变化的事实,例如鸽子见到镜子中自己的形象而引起排卵,精神紧张时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环境改变、情绪焦虑可引起妇女月经失调,严重精神创伤则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均可能是高级神经活动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作用的后果。
当机体受到意外刺激,如剧烈的环境温度变化、缺氧、失血和剧痛等情况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应激反应),肾上腺髓质分泌也增多("应急"反应),这有助于抗体对付有害刺激、增加抵抗力,以调动全身交感系统活动,使代谢增强以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这些重要活动,一方面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作用的后果。
内分泌腺对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的影响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如下:①对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的反馈调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的激素及腺垂体的促激素和其他激素,对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调节肽激素均有反馈作用。其中多数为负反馈影响,但性激素对下丘脑还有正反馈作用。②对机体本能活动的调节。例如性激素对性行为的影响。③对神经系统发育及活动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正常脑发育不可少的因素。若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低下,则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对刺激敏感,容易激动。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机体出现相反的表现,对环境淡漠,反应差。④内分泌引起的代谢变化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例如胰岛素过多引起的低血糖对脑功能有明显的影响,严重时可引起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低引起的糖及其他物质代谢障碍也可引起糖尿病昏迷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