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6,7-双乙酰化黄芩素
1)  Baicalein 6,7-diacetate
6,7-双乙酰化黄芩素
1.
Baicalein 6,7-diacetate was degraded into baicalein 6-monoacetate and baicalein in rat intestinal tract,and four baicalein glucuronides,baicalein 6-O- glucuronide,baicalein 6-methoxyl-7-O-glucuronide,baicalein 6,7-di-O-glucuronide,and baicalein 6-O-glucose-7-O-glucuronide were detected a.
研究6,7-双乙酰化黄芩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2)  diacetoxylbaicalein
二乙酰氧基黄芩素
1.
The monoacetylated derivative 6-acetoxyl baicalein or mono-O-methylated derivative 6-acetoxy-7-methoxylbaicalein was prepared in an excellent yield from 6,7-diacetoxylbaicalein via a high selective hydrolysis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K2CO3/acetone-H2O or a methoxylation reaction at the C-7 position with Me2SO4,respectively.
6%的收率实现了6,7-二乙酰氧基黄芩素一步合成,该化合物经K2CO3/丙酮-水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或Me2SO4/K2CO3/丙酮中的甲醚化反应以良好收率及高选择性分别得到6-乙酰氧基黄芩素或7-甲氧基-6-乙酰氧基黄芩素。
3)  lutein-di-acetylation ester
叶黄素双乙酰化酯
4)  zeaxanthin-di-acctylation ester
玉米黄素双乙酰化酯
5)  Baicalein ['beikəlein]
黄芩黄素
1.
Investigation on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irty-five Polar Polymeric Adsorbents for Baicalin and Baicalein;
若干极性树脂对黄芩甙及黄芩黄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2.
Inhibition of baicalein on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rabbit;
黄芩黄素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6)  Scutellarin [,skjutə'lærin]
灯盏花乙素,野黄芩甙,高黄芩甙
补充资料:双乙酰

国标编号 32081
CAS号
分子式 C4H6O2;CH3COCOCH3
分子量 86.09
 
微绿黄色液体,有强烈的气味;闪 点 6℃;沸点 88℃;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99;相对密度(空气=1)3.0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食品香料载体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58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