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可视化建模语言
1)  visual modeling language
可视化建模语言
1.
This paper defines a description method of visual modeling language which supports static semantics.
可视化建模语言是采用图形方式对系统/软件进行描述的语言,可视化建模工具为其提供了开发环境。
2)  visual modeling language editor
可视化建模语言编辑器
1.
Auto-gener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visual modeling language editor;
可视化建模语言编辑器的自动生成和配置技术
3)  visua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可视化标准建模语言
4)  visual system modeling language
可视化系统建模语言
5)  Visual process modeling language
可视化过程建模语言
1.
In this method,an enterprise business process model was first built using a visual process modeling language,then,the process model was mapped to an object-oriented Petri net model.
该建模方法是利用可视化过程建模语言VPML建立企业过程模型,然后将该过程模型映射为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
2.
A new service-oriented visual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language VPML-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visual process modeling language(VPML).
通过对现有业务过程建模语言的分析指出了其对面向服务支持的不足,以可视化过程建模语言VPML(Visual Process Modeling Language)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可视化过程建模语言VPML-S,并提出了该语言的概念设计框架,简述了其通用的建模元素;使用UML类图设计了该语言的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语言的形式化模型;分析和评估了VPML-S中的服务元素所提供的将活动映射为Web服务的面向服务功能,嵌入子过程元素所提供的多个业务过程之间的复用机制,管道元素所提供的多个业务过程的协作机制以及VPML-S和其它语言所建立的业务过程模型的互操作支持机制;评述了VPML-S的可视化图符替换、元模型扩展机制;最后通过一个网上购物流程实例说明VPML-S为面向服务的环境下的业务过程复用、协作和互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6)  visualized modeling language
可视化知识建模语言
补充资料:SL1126内燃机零部件数字化建模
1、 SL1126内燃机总成
SL1126内燃机是由机体总成、缸盖总成、运动机构总成,其它机构总成等组成,见图I。
(1)机体总成主要由:机体、油底壳、风扇、油标、同步齿轮室盖、主副曲轴轴承盖、标尺及相应的标准零件。在机体总成中,机体是主要的设计零件。
(2)气缸盖总成主要包括的零件有:气缸盖、缸盖罩、喷油嘴、机油筒、空气滤清器等零件;其中气缸盖是主要设计零件。
(3)运动机构总成由活塞,滑块,活塞销,连杆,连杆配件,主、副曲轴总成,正视齿轮总成,凸轮轴总成以及气门挺杆总成等组成。
(4)其他机构总成有:机油泵总成,喷油泵总成等组成。


图I SL1126内燃机总成



 


图II 内燃机运动机构总成


2、自顶向下设计的参数化技术
在CAD中,参数化技术是采用参数预定义的方法建立图形的集合约束集,指定一组尺寸作为参数使其与几何约束集相关联,并将所有的关联式融入到应用程序中,然后以人机交互方式修改参数尺寸,通过参数化尺寸驱动实现对设计结果的修改。参数化设计过程中,参数与设计对象的控制尺寸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具有全局相关性。参数化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设计,它储存了设计的整个过程,能设计出一族而非单一的在形状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的产品模型。正是有了这种参数化建模技术,才使得数据的改变在不同层次(如不同的子装配系统和不同的零件)之间的传递变得唯一个即时。这样,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顶向下设计及以这种设计为基础的并行设计,后者是团队设计的基础。
下面以主同步齿轮零件三维参数化为例:
下面为渐开线方程:
alpha=20
m=4
z=46
r0=0.5*m*z*cos(20)
t0=t*40
x0=(cos(t0)+t0*pi/180*(sin(t0)))*r0
y0=(sin(t0)-t0*pi/180*(cos(t0)))*r0
theta=-(tan(alpha)-alpha*pi/180)*180/pi-90/z
x=x0*cos(theta)-y0*sin(theta)
y=x0*sin(theta)+y0*cos(theta)
z=0
其中alpha为压力角, m为模数, z为齿数, r0为基圆半径。



图III 齿轮总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