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山奈酚-3-a-L-(4-O-乙酰基)鼠李糖基-7-a-L-鼠李糖苷
1)  kaempferol-3-a-L-(4-O-acetyl)-rhamnose-7-a-L-rhamnoside
山奈酚-3-a-L-(4-O-乙酰基)鼠李糖基-7-a-L-鼠李糖苷
2)  Kaempefent-3-O-β-D-glucopyranoside-7-O-α-L-rhamnopyranoside
山奈酚-7-O-L-鼠李糖-3-O-D-葡糖糖苷
3)  Kaempferol-3-O-β-D-glucosyl(l-2)-α-L-rhamnoside
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β-L-鼠李糖苷
4)  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
山奈酚-3-O-鼠李糖苷
5)  kaempferol 7-O-α-L-rhamnopyranoside
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
1.
Results 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elucidated as kaempferol (Ⅰ), kaempferol 7-O-α-L-rhamnopyranoside (Ⅱ), kaempferitrin (Ⅲ), mogroside ⅡE (Ⅳ), mogroside Ⅲ (Ⅴ), kaempferol 3-O-α-L-rhamnopyranoside-7-O-[β-D-glucopyranosyl (1-2)-α-L-rhamnopyranoside] (Ⅵ), mogros.
结果从罗汉果中分离和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Ⅰ)、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Ⅱ)、山柰苷(Ⅲ)、罗汉果皂苷E(Ⅳ)、罗汉果皂苷(Ⅴ)、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Ⅵ)、罗汉果皂苷A(Ⅶ)、光果木鳖皂苷(Ⅷ)、罗汉果皂苷(Ⅸ)和罗汉果皂苷A1(Ⅹ)。
6)  6,8dimethyl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
6,8-二-甲基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补充资料:鼠李
【通用名称】
鼠李
【其他名称】
鼠李 (《本经》)
【异名】
牛李(《吴普本草》),鼠梓、稗(《别录》),赵李、皂李(《唐本草》),山李子(刘禹锡《传信方》),乌巢子(《本草图经》),女儿茶、牛筋子(《救荒本草》),楮李、乌槎子、牛皂子(《纲目》),绿子(《本经逢原》),乌罡子、牛诮子、禾镰子(《医林纂要》),羊史子(《植物名实图考》),臭李子(《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果实。
【植物形态】
鼠李,又名:乌槎树(《唐本草》),冻绿柴、老鹳眼、红皮绿树、大绿。 落叶小乔木或开张的大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而稍有光泽,顶端有大形芽。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有长柄;长圆状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细锯齿,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侧脉通常4~5对。花2~5束生于叶腋,黄绿色,雌雄异株,径4~5毫米;萼4裂,萼片狭卵形,锐头;花冠漏斗状钟形,4裂;雄花,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裂,并有发育不全的雄蕊。核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后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地杂木林中。分布东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本植物的根(鼠李根),树皮(鼠李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微火烘干。
【药材】
干燥果实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泽而有皱缩纹。果肉疏松,内层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化学成分】
果实含大黄素、大黄酚、蒽酚;另含山柰酚。种子中有多种黄酮甙酶。树皮含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等多种蒽醌类。
【性味】
苦甘,凉。 ①《唐本草》:"味苦,有小毒。" ②《本草图经》:"味甘苦。" ③《纲目》:"苦,微寒,无毒。"
【归经】
《本经逢原》:"入肝、肾。"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消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疥癣,齿痛。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疮。" ②《本草经集注》:"主大热。" ③《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 ④《食疗本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讲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 ⑤《日华子本草》:"治水肿。" ⑥《品汇精要》:"杀虫,消毒。" ⑦《纲目》:"治痘疮黑陷及疥癣有虫。" ⑧《医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阴,养肾,活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研末或熬膏。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痘疮倒靥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内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胶汤化下。(《小儿药证直诀》牛李膏,一名必胜膏) ②治诸疮寒热毒痹:鼠李生捣敷之。(《圣惠方》) ③治齿匿肿痛:牛李煮汁,空腹饮一盏,仍频含漱。(《圣济总录》)
【名家论述】
《本经逢原》:"牛李,善解诸经伏匿之毒。《本经》治寒热瘰疬。《大明》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积冷,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