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目标描述模型
1)  Object description model
目标描述模型
1.
Object description model as a key art in image retrieval system is first emphasized.
研究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中的目标描述模型的建立方法。
2)  object description
目标描述
1.
A new approach of object description after image segmentation to obtain objects’ feature is introduced.
提出了一种二值图像分割的快速目标描述算法。
2.
An efficient object descrip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uch an improved run-length connectivity analysis was designed.
针对游程标记冲突问题,采用游程与目标体间接关联的一种面向目标体的数据结构构架方式,实现了较现有游程连通分析算法更优的实时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目标描述算法。
3)  descriptive model
描述模型
1.
A descriptive model study on necking deformation pressure for a kind of cartridge;
弹壳形状零件缩口力描述模型研究
2.
The descriptive model and data analysis model are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ity of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PSP).
从个体软件过程(PSP)的体系结构和属性出发,介绍了其描述模型和数据分析模型,以图表的方式分析了影响错误密度(DDS)和错误移去率(DRR)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非独立变量DDS和DRR与它们相应的独立变量之间的二次关系,通过这些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A/FR和YIELD是影响PSP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因素。
4)  description model
描述模型
1.
Standard description model for process information in networked environment;
网络环境下的工艺信息标准化描述模型
2.
Integrated description model of Make One components;
Make One构件的集成式描述模型
3.
The Web Service Semantic Description Model for Dynamic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支持动态应用集成的Web Service语义描述模型
5)  model description
模型描述
1.
Finally,we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description of information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XML briefly,and this proves the validation of model description.
利用XML语言对诊断信息模型进行描述,初步建立了诊断信息模型整体框架的XML Schema,并在专门开发工具XML Spy中得到实现,同时对基于XML的信息模型描述进行了简要的应用说明,验证了模型描述的有效性。
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ptimization model description method of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for the largest mannfacturing factories.
以我国大型制造企业(公司)为背景,探讨了产品分销决策问题的优化模型描述方法,讨论了产品分销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分析实现其目标的分销决策基本过程,进而研究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和系统的基本结构。
6)  computer target description
计算机目标描述
1.
The functions and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target description system ar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阐述了计算机目标描述系统的功能及其基本原理,以步兵战车为例讨论了该系统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并说明了在易损性方面的应用。
补充资料:目标规划模型
      企业用来实现目标管理的一种线性规划模型。目标规划是解决企业多目标管理的有效方法,它是按照决策者事前确定的若干目标值及其实现的优先次序,在给定的有限资源下寻找偏离目标值最小的解的数学方法。美国学者A.查纳斯和W.W.库珀在把线性规划应用于企业时,认识到企业经营具有多目标的特点,因而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目标规划的概念和数学模型。目标规划的基本概念是,当规定的目标与求得的实际目标值之间的差值为未知时,可用偏差量 d来表示。d表示实际目标值超过规定目标值的数量,称为正偏差量,d-表示实际目标值未达到规定目标值的数量,称为负偏差量。如果企业决策者将利润量、材料消耗量、能源消耗量等可控指标作为目标时,则可根据各项指标的完成对企业经营活动作出贡献的重要程度,分别给这些目标以不同的优先级别pk,k=1,2,...,K。如果规定利润最重要,则确定为p1;材料消耗量次之,则确定为p2等等。p1优先于p2,p2优先于p3等等。在同一优先级别中也可以同时有几个目标。在进行目标规划时凡是给予优先级别p1的目标,应首先实现,在此基础上再相继实现p2 、p3等级别的相应目标。最后使未能达到目标值的偏差量总和为最小。
  
  目标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Z为目标函数,min表示要求目标函数为最小;W、W分别表示第k个优先级别中对第i个目标正、负偏差量d抜、d抶的加权系数,即表示不同偏差量的相对重要程度,W=0或W=0分别表示不考虑d抜或d抶; s.t.表示在下述的约束下;gi表示第i个规定目标值,c嫐为系数,xj为决策变量,n为决策变量数,m 为目标个数;alj为技术系数,bl为第l种有限资源量,L为有限资源个数。
  
  例如,某工业企业欲在计划期内生产A、B两种产品,其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台时、材料及利润汇总如下表:若工厂决策者只要求获取最大利润这一目标,则可用线性规划求解,求得最优解x=(4,0,4,0),即A产品生产4个单位,B产品不生产,设备台时剩余4个单位,材料正好用完,所获最大利润为4×4=16万元。但决策者认为还应顾及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并依次确定三个优先次序p1、p2和p3。①p1:在计划期间内工厂获利至少在12万元以上,求解minp1(d妷),即要求达不到利润目标值的负偏差量最小。②p2:要求A产品的数量为 B产品的1.5倍,求解minp2(d娚+d娛),即要求B产品超过量和不足量偏差值均为最小。③p3:要求设备台时空闲时间最少,求解minp3(d婣),即要求设备空闲偏差量最小。根据目标规划的一般形式可列出这个问题的方程:
  
    min Z=P1(d妷)+p2(d娚+d娛)+p3(d婣)
  s.t  4x1+3.2x2-d奙+d妷=12
  x1+1.5x2-d娚+d娛=0
  2x1+4x2-d幦+d婣=12
  3x1+3x2-d嬃+d嬄=12
  x1,x2≥0; d抜,d抶≥0 (i=1~4)式中d嬃,d嬄分别为材料的超额量和剩余量。问题的解在图中示出。可以确定:X *=(2.4,1.6),d妷=0,d奙=2.72,d娚=d娛=0,d幦=0,d婣=0.8,即A产品生产2.4单元,B产品生产1.6单元,利润目标超额 2.72万元,A产品为B产品的1.5倍,设备台时剩余0.8单位,即Z=0+0+0.8=0.8为最小。
  
  在一般情况下,可在目标规划求解之前,先用线性规划求出主要目标的最优解,作为最优平衡的大致界限,再用目标规划进行调整,可用单纯形法通过电子计算机求解模型,根据求解结果分析目标值和实际值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最终求得满意解为止。
  
  
  参考书目
   M.Zeleny,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GrawHill, New York,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