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疲劳机理
1)  mechanism of electric fatigue
电疲劳机理
1.
Using the mechanism of electric fatigue of the piezoelectric ceramic,the analysis for the results was carried out.
以压电式电/气转换器上承受变载荷的压电复合圆盘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测试其电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并利用压电陶瓷电疲劳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2)  fatigue mechanism
疲劳机理
1.
The “interface control” model of the fatigue mechanism has been suggested, through which the unique fatigue property and the extra phenomenon of reinforcing behavior of fatigue.
提出了“界面控制”疲劳机理分析模型 ,并用此模型合理解释了碳 /碳复合材料优异的抗疲劳性能以及异常的“疲劳强化”现象。
2.
The fatigue mechanism of SNC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 factors on the fatigue properties were deeply discussed.
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由超声喷丸纳米化技术处理的316L不锈钢试样,对纳米化前后的试样分别进行了表层显微组织、表层裂纹观察、疲劳试件纵剖面形貌分析、拉伸实验、疲劳试验、扫描电镜SEM观测、残余应力测定、ANSYS有限元模拟等,对表面纳米化疲劳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超声喷丸表面纳米化使组织形貌发生变化,表面晶粒细化。
3)  mechanism of fatigue
疲劳机理
4)  anti-fatigue mechanism
抗疲劳机理
5)  mechanism of sports fatigue
运动疲劳机理
1.
On the mechanism of sports fatigue the following aspects were put forward early or late: 1.
在运动疲劳机理方面先后提出了:1)外周疲劳—肌肉疲劳链;2)收缩和电传导疲劳间关系—突变理论;3)运动类型与疲劳;4)运动疲劳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
6)  fretting.fatigue mechanism
微动疲劳机理
补充资料:超导电机理


超导电机理
mechanism of superconductivity

  电子之间通过交换声子而发生吸引作用,因此,这些电子能克服库仑斥力而两两结合,形成自旋方向相反而总动量矩为零的电子对,称为库泊对。超导电性的出现在本质上是一种量子效应,大量库拍对电子的有序流动即形成超导电流,它与普通导体中的正常态电子不同,在流动中不会产生能量损耗,这就解释了零电阻的本质。超导体受热时从外界吸收能量,会使库拍对遭到破坏,因此在温度T>Tc时,全部库拍对解体,从而材料的超导电性不复存在。 超导体中的电子能级分布存在能隙,能隙以下的电子必须吸收某一最小能量乙才能被激发到能隙以上的状态。乙值随温度而变化,在绝对零度时,乙值最大、记为。。,而在温度趋近Tc时,乙值迅速减小并趋于零。按照BCS理论,每破坏一个库拍对,超导体至少要吸收能量2乙。计算给出2△。二3.53 kT。,式中k为玻耳兹曼常数。对于绝大多数材料,乙值很小,在10一2K的极端低温下,热运动就足以破坏所有库拍对,因此只有在非常接近绝对零度时,这些材料才会呈现超导电性。但对子某些材料,在较高温度下仍有部分电子以库拍对形式存在,使物体具有超导电性。BCS理论较好地说明了当时已知的实验事实,并成功地预言了若干新的超导现象,因此巴丁、库泊和施里弗于197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金。 2962年,由B.D.约瑟夫森(B.D.Josephso。)在理论上预言,不久就由P,安德森(P .Anderson)和J.罗厄耳(J .Rowell)用实验观测证实,如果两块超导体之间用一薄绝缘层(厚度为10一gm数量级)隔开,形成低电阻连结,则库拍对可以通过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在结的两侧流通,形成约瑟夫森电流,并且产生各种特殊的约瑟夫森效应。这一工作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金。 超导电性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因人们过去获得的各种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T。很低,都在液氦温区,使超导材料的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人们迫切希望在理论指导下寻找T。较高的超导材料,直到1973年,制成的Nb3Ge的丁C达到23.ZK。以后又多年未能进一步提高。超导体仅在极少数尖端科学或高技术领域中得到个别应用,如超导磁铁、约瑟夫森器件等。1 986年后,在超导研究中出现新的突破,制成了多种新型超导材料,其TC可达到液氮温度甚至接近室温,此项研究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金。这些新材料的性质已不完全能用BCS理论解释,各国学者正积极开展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土作。ehoodood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