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A/O法生物处理
1)  the A/O biologic disposal
A/O法生物处理
1.
Based on the effluent disposal examples,the A/O biologic disposal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on the Carasel oxidation ditch,the control measure on wiping off the ammonia and nitrogen was put forward.
本文结合水处理实例,详细介绍了卡罗塞氧化沟采用A/O法生物处理工艺去除氨氮的控制措施。
2)  A/O biological treatment
A/O生物处理
3)  A/0 bio-oxidation treatment
A/O生物氧化处理
4)  A/O bio-chemical treatment
A/O生化法处理
5)  A/O biochemistry technique
A/O法处理
6)  A_1/A_2/O bio-treatment system
A1/A2/O生物处理系统
1.
In the A_1/A_2/O bio-treatment system dealing with alkali minimization and dyeing-printing wastewater,residual sludge could be reduced effectively by recycling of sludge.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中,利用污泥回流可以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有效减量。
2.
In the A_1/A_2/O bio-treatment system treating alkali minimization and dyeing-printing wastewater,with the function of hydrolysis-acidification in A segments and aerobic oxidation in O segment,residual sludge could be reduced effectively by recycling of sludge to A_1 segment.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污泥回流、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A段污泥的水解、酸化和O段微生物的好氧氧化作用可有效实现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同时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下降,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减少。
3.
In the A_1/A_2/O bio-treatment system dealing with alkali mini.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水解酸化和好氧氧化工艺实现对剩余污泥减量的试验表明:A1段容积负荷(COD)在2。
补充资料:废水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亦称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简称废水生化法,分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
  
  需氧生物处理法  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的方法。
  
  生活污水中的典型有机物是碳水化合物、合成洗涤剂、脂肪、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如尿素、甘氨酸、脂肪酸等。这些有机物可按生物体系中所含元素量的多寡顺序表示为 COHNS。在废水需氧生物处理中全部反应可用以下两式表示:
  
微生物细胞+COHNS+O2─→

  
较多的细胞+CO2+H2O+NH3

  
  
  生物体系中这些反应有赖于生物体系中的酶来加速。酶按其催化反应分为:氧化还原酶:在细胞内催化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电子转移,使其与氧化合或脱氢。可分为氧化酶和还原酶。氧化酶可活化分子氧,作为受氢体而形成水或过氧化氢。还原酶包括各种脱氢酶,可活化基质上的氢,并由辅酶将氢传给被还原的物质,使基质氧化,受氢体还原。水解酶:对有机物的加水分解反应起催化作用。水解反应是在细胞外产生的最基本的反应,能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使之易于透过细胞壁。如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将复杂的多糖分解为单糖等。此外还有脱氨基、脱羧基、磷酸化和脱磷酸等酶。
  
  许多酶只有在一些称为辅酶和活化剂的特殊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催化反应,钾、钙、镁、锌、钴、锰、氯化物、磷酸盐离子在许多种酶的催化反应中是不可缺少的辅酶或活化剂。
  
  在需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的有机物分子降解为构成单元──单糖、氨基酸或甘油和脂肪酸。在第二阶段中,第一阶段的产物部分地被氧化为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二氧化碳、水、乙酰基辅酶A、α-酮戊二酸(或称 α-氧化戊二酸)或草醋酸(又称草酰乙酸)。第三阶段(即三羧酸循环,是有机物氧化的最终阶段)是乙酰基辅酶A、α-酮戊二酸和草醋酸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在氧化降解的各个阶段,都释放出一定的能量。
  
  在有机物降解的同时,还发生微生物原生质的合成反应。在第一阶段中由被作用物分解成的构成单元可以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再进一步合成细胞原生质。合成能量是微生物在有机物的氧化过程中获得的。
  
  厌氧生物处理法  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沉淀污泥,因而又称污泥消化,也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这种方法是在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是有经济价值的能源。中国大量建设的沼气池就是具体应用这种方法的典型实例。消化后的污泥比原生污泥容易脱水,所含致病菌大大减少,臭味显著减弱,肥分变成速效的,体积缩小,易于处置。
  
  城市污水沉淀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完全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见图)。在第一阶段,污泥中的固态有机化合物借助于从厌氧菌分泌出的细胞外水解酶得到溶解,并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中进行代谢的生化反应。在水解酶的催化下,将复杂的多糖类水解为单糖类,将蛋白质水解为缩氨酸和氨基酸,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第二阶段是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为比较简单的挥发性有机酸等,如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有机酸,以及醇类、醛类等;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新的微生物细胞。
  
  
  第一、二阶段又称为液化过程。第三阶段是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将第二阶段产生的挥发酸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此又称为气化过程,其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一些有机酸或醇的气化过程举例如下:
  
  乙酸:
CH3COOH─→CO2+CH4

  
  丙酸:
4CH3CH2COOH+2H2O─→5CO2+7CH4

  
  甲醇:
4CH3OH─→CO2+3CH4+2H2O

  
  乙醇:
2CH3CH2OH+CO2─→2CH3COOH+CH4

  
  为了使厌氧消化过程正常进行,必须将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势等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维持甲烷菌的正常活动,保证及时地和完全地将第二阶段产生的挥发酸转化成甲烷。
  
  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直接受温度的影响。进行厌氧消化的微生物有两类:中温消化菌和高温消化菌。前者的适应温度范围为17~43℃,最佳温度为32~35℃;后者则在50~55℃具有最佳反应速度。
  
  近年来,厌氧消化处理法发展到应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屠宰场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制糖工业废水、酒精工业废水、罐头工业废水、亚硫酸盐制浆废水等,比采用需氧生物处理法节省费用。
  
  利用生物法处理废水的具体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土地处理系统和污泥消化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