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urphy law
墨菲定律
1.
By analysis of Murphy law and Heinrich theory,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little probability event and near miss incidents.
通过对墨菲定律及海因里希法则的分析,得出重视小概率事件和控制未遂事故的作用,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
2) Fick's law
菲克定律
1.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solubility and solubility rate of gas in water, and making application of double-film theory and Fick's law, the solubility rate of nitrogen in water is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in ga.
通过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和溶解速率的分析,应用气体溶解速率的“双膜理论”和气体扩散的“菲克定律”,从理论上计算出气密性试验中的氮气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3) Fick law
菲克氏定律
4) Mouffe
墨菲
1.
Lauclau and Mouffe s Theory of Radical、Pluralistic Democracy;
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
2.
Antagonism Politics,Articulation and Radical Democratic Pluralism:Remark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Laclau and Mouffe
对抗性政治、话语接合与多元而激进的民主——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思想述评
5) Darcy's law and Fick's law
达西定律和菲克定律
6) simulation / frick law
模拟/菲克定律
补充资料:墨菲,G.
美国心理学家。1895年7月8日生于俄亥俄州奇利科西,1979年3月19日卒于华盛顿。1919~1923年就学于浩其柯斯学院以及耶鲁、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20~1940年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然后转到纽约市立学院任教至1952年。从1952年起任门宁格基金会研究所所长。1967年退休后又接受了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访问教授职位。他是美国"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1944年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2年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金质奖章。
墨菲在心理学界的影响最初是通过他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1929),此书与E.G.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齐名。随后他便转入了社会心理学研究,1931年出版《实验社会心理学》一书,获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特勒奖。他从社会心理学入手,深入研究了人格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社会的人格理论"。认为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人格中是统一的,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并想以此理论为基础来整合所有的人格理论。墨菲心理学的主要概念有"我向思维"(倾向于满足需要的认知过程)和"疏通作用"(通过重复满足动机的行为来拓宽动机能量释放的渠道)。对此他与其学生曾于40年代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为50年代所兴起的认知新观点──即强调认知过程中的情绪和动机因素的观点奠定了基础。
墨菲从40年代起便为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共出版25本专著和100多篇论文,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心理学家。主要著作还有《人格:一种对其起源及结构的生物社会探索》(1947)、《人心深处》(1953)和《人类潜能》(1958)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