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装夹布局
1)  clamping distribution
装夹布局
1.
The effect of clamping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low-rigidity structure part deformation.
装夹布局是弱刚度结构件加工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
2)  fixture layout
夹具布局
1.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current researches of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fixture layout and clamping forces,a new metho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presented.
在分析了目前夹具布局和夹紧力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基于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方法,提出了一种优化夹具布局和夹紧力的方法。
2.
Fixture layout and clamping forces can influence the value and distributing of machining deformation.
夹具布局和夹紧力大小影响切削变形的大小和分布。
3.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is thesis explores a feasible method that can optimize fixture layout and clamping forces simultaneously.
本文密切结合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有限元和优化技术为基础,对夹具优化做了研究,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夹具布局优化和夹紧力优化同步进行的方法。
3)  loading layout
装填布局
1.
Analysis on boundary and spatial loss about loading layout;
关于装填布局的界及空间损失的分析
4)  loading layout
装载布局
5)  Scheme of fixture layout
夹具布局方案
6)  layout and assembly
布局与装配
补充资料:梵夹装
      古书装帧形式之一。源于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古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佛教经典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书写在贝多树叶上。《酉阳杂俎》卷十八:"贝多,出摩伽陁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中国隋代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叶形似枇杷,叶面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 缀其一边,牒牒然, 今呼为梵。"元代胡三省给《资治通鉴》作注,于唐懿宗"自唱经,手持梵夹"句下,注曰"梵夹者,贝叶经也。以板夹之, 谓之梵夹"。表明梵夹装,系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的装帧。其方法是将刻写好经文的贝多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竹片或木板。于夹板中段, 隔开一定距离, 连同经叶垂直穿两个小圆洞。再用绳索两端分别穿入两个洞,直至穿过另一边的夹板,将绳索勒紧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
  
  早期中国书籍的制作材料,不同于印度。先后采用过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这种材料制作的书籍,无法采用梵夹装;且梵经译汉,亦无所谓梵称。故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书籍没有梵夹装。但梵经译汉之后,特别是译成中国的少数民族语文之后,例如藏文、蒙文藏经,其用纸张书写或雕印的经叶,也有仿效贝叶经的。这种经集数叶成一摞之后,也有上、下用木板相夹,而后用绳索、布带相捆的。虽非贝叶经的梵夹装,但显然是对梵夹装的模仿,故亦可称为梵夹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