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CEP/DOE reanalysis
NCEP/DOE新再分析
3) Initial values of NCEP reanalysis
NCEP再分析值初值
4) NCEP reanalysis data
NCEP再分析资料
1.
Using the histor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NCEP reanalysis data, an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on 31 returnflow events occurred over North China.
利用历史天气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普查了1980~2002年出现在华北平原地区的回流天气过程。
2.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is widely used in climate chang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research as climate model driver or initial data.
从结果可以看到 ,NCEP再分析资料的月平均温度较观测值普遍偏低 ,而月降水总量较观测值则偏高 ;就季节变化而言 ,NCEP再分析值在夏季和年平均模拟的较好 ,冬季较差。
3.
A method of absolut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for FY-2C infrared split-window channels by using sea buoy data and NCEP reanalysis data was introduced.
介绍利用大洋浮标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FY-2C红外分裂窗通道进行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的方法,并选择了2006年10个时次的卫星数据进行辐射定标试验。
5)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1.
3) There exists a declining trend of temperature and geopotential height at upper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analyzed by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利用青藏高原12个探空站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月平均温度和位势高度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能够客观地反映青藏高原上空温度和位势高度多年平均的气候特征;与实际探空资料相比,在年际变化中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和位势高度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长期趋势变化上,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对流层低层存在着明显虚假的变化趋势。
6) NCEP-NCAR Reanalysis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补充资料:《精神分析新途径》
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K.霍妮著。美国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39年出版发行英文版。它是作者系统阐述她的基本观点的一本专著。全书共16章,目录包括:精神分析的基础、弗洛伊德思想的一般前提、里比多理论、恋母情结、自恋概念、妇女心理学、死亡本能、对童年的强调、移情概念、文化与神经症、"自我"与"本我"、焦虑、"超我"概念、神经症犯罪感、受虐现象、精神分析治疗。
作者在书的"引言"中称,她应用S.弗洛伊德理论于临床实践达15年之久,由于不满意治疗效果而产生了重新评价精神分析的想法;但最初引起她怀疑的是弗洛伊德有关妇女心理的概念,以后这种怀疑为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的假设所加强。作者指出,社会学观点正在替代解剖生理学的观点,人际关系成了导致神经症发病的关键因素,精神分析必须突破本能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所设置的局限,性的问题不应再被视为神经症的动力中心。作者在书中表明,对女性的特殊心理,纯从生物学观点来考查,既不可靠也不全面。各国妇女不同,而且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妇女也不同,这都是由特殊的文化环境造成的。个人潜在的神经症的内心冲突,是所处文化中的特定矛盾的表现。作者指出,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经济竞争原则,影响着人际关系,它使人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不安全感,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焦虑,是神经症赖以生长的温床。作者在最后一章里对基本焦虑作了明确界定,并在全书末尾指出,"使病人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只是分析的一种手段,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帮助病人重新获得他的自动性,发现衡量自己价值的尺度,总之,要给病人鼓励,使他有勇气成为他自己"。
霍妮在书中承认得益于E.弗罗姆的著述,这些论文与讲演批评了弗洛伊德著作没有文化观点。本书深入而详尽地论述了作者自己的社会文化观,它的出版标志着传统的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正处在历史性演变发展过程之中,预示着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在美国行将兴起与确立。
霍妮1885年9月16日生于柏林,1952年12月4日卒于美国。先在柏林大学学习医学,1932年移居美国,先在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后转赴纽约,参加创建精神分析促进协会和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作者在书的"引言"中称,她应用S.弗洛伊德理论于临床实践达15年之久,由于不满意治疗效果而产生了重新评价精神分析的想法;但最初引起她怀疑的是弗洛伊德有关妇女心理的概念,以后这种怀疑为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的假设所加强。作者指出,社会学观点正在替代解剖生理学的观点,人际关系成了导致神经症发病的关键因素,精神分析必须突破本能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所设置的局限,性的问题不应再被视为神经症的动力中心。作者在书中表明,对女性的特殊心理,纯从生物学观点来考查,既不可靠也不全面。各国妇女不同,而且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妇女也不同,这都是由特殊的文化环境造成的。个人潜在的神经症的内心冲突,是所处文化中的特定矛盾的表现。作者指出,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经济竞争原则,影响着人际关系,它使人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不安全感,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焦虑,是神经症赖以生长的温床。作者在最后一章里对基本焦虑作了明确界定,并在全书末尾指出,"使病人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只是分析的一种手段,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帮助病人重新获得他的自动性,发现衡量自己价值的尺度,总之,要给病人鼓励,使他有勇气成为他自己"。
霍妮在书中承认得益于E.弗罗姆的著述,这些论文与讲演批评了弗洛伊德著作没有文化观点。本书深入而详尽地论述了作者自己的社会文化观,它的出版标志着传统的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正处在历史性演变发展过程之中,预示着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在美国行将兴起与确立。
霍妮1885年9月16日生于柏林,1952年12月4日卒于美国。先在柏林大学学习医学,1932年移居美国,先在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后转赴纽约,参加创建精神分析促进协会和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