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ng Yuanji
庞元济
2) The Sunff Bottles of Pang Yuanji
庞元济藏鼻烟壶
4) dualistic economy
二元经济
1.
In the dualistic economy,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socialization production, the medical insurance of floating work force, especially of farmers, is more prominent.
我国二元经济状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更加显著,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2.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 should abandon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of changing dualistic economy into a unified economy.
中国城乡关系的构建应抛弃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的传统思路。
3.
In deeply analyzing the actuality of the transfer of country labour force,the author raised some measures pertinent to this problem under a dualistic economy.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6) dual economy
二元经济
1.
A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of Dual EconomyAbout Rural Labor Transfer;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2.
FDI and The Dual Economy Transition: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n Central China;
FDI与二元经济转型:基于中部地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3.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s urban-rural dual economy and its changing theory;
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现状及其转换理论分析
补充资料:张元济 (1867~1959)
中国近代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生于1867年10月25日。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1898年因参与戊戌维新运动而被革职,以后去上海主持南洋公学译书院。1901年投资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长、经理、监理,1926年后任董事长直至逝世。
张元济出生于藏书世家。其六世祖张宗松等即以涉园藏书闻名,后递传至道光年间,因战乱散佚。张元济自青年时就有"继承先世遗业之志"。经多年寻访,共搜集到原涉园藏书和刻书104种。 1941年与叶景葵等创办合众图书馆时分别捐赠和寄藏这部分藏书以及他搜集到的嘉兴先哲遗书、海盐先哲遗书共935种。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所长时,为了保存、流传祖国的文化遗产和编译工作的需要,不遗余力多方访求图书。1906年起陆续收入大批古籍,建立了藏书室,1908年命名为涵芬楼,1926年又扩充收藏建成东方图书馆,涵芬楼仍作为其善本书库单独存在。1932年"一二八"战役中该馆遭日军轰炸,除另藏于他处的精本500多种得以幸免外,其余全部被毁。
张元济一贯热心搜集、保存、流传祖国的文化遗产。早在清末缪荃孙任江南图书馆馆长时(1907~1908),他就曾向缪荃孙建议公立图书馆宜收集善本,以杜外流。1913年,当他得知北京发现的8册《永乐大典》有3册为外人购去时,急电北京友人,竭力设法截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上海协助郑振铎等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以抢救古籍。
1949年以后,张元济的夙愿得以实现。1951年经他提议,商务印书馆董事会通过,将涵芬楼烬余的《永乐大典》21册捐献给国家。其余善本全部由文化部收购,转归北京图书馆收藏,1953年合众图书馆也捐献给政府。至此,张元济多年搜集、保存的珍贵文献全部归公,得到妥善地保管和利用。
张元济精于目录、版本和校勘之学,他主编影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经过精心选择,详细校勘,所写题跋细密详实 (见丛书)。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已出版《校史随笔》(1938)、《涉园序跋集录》(1957)。所编书目出版的有《宝礼堂宋本书录》(1939)、《涵芬楼烬余书录》(1951)。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的张元济著作尚有《张元济诗文》(1986)、《张元济日记》(1981)、《张元济书札》(1981)、《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1983)等。1985年,浙江海盐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张元济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将县图书馆扩建,命名为"张元济图书馆"。
张元济出生于藏书世家。其六世祖张宗松等即以涉园藏书闻名,后递传至道光年间,因战乱散佚。张元济自青年时就有"继承先世遗业之志"。经多年寻访,共搜集到原涉园藏书和刻书104种。 1941年与叶景葵等创办合众图书馆时分别捐赠和寄藏这部分藏书以及他搜集到的嘉兴先哲遗书、海盐先哲遗书共935种。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所长时,为了保存、流传祖国的文化遗产和编译工作的需要,不遗余力多方访求图书。1906年起陆续收入大批古籍,建立了藏书室,1908年命名为涵芬楼,1926年又扩充收藏建成东方图书馆,涵芬楼仍作为其善本书库单独存在。1932年"一二八"战役中该馆遭日军轰炸,除另藏于他处的精本500多种得以幸免外,其余全部被毁。
张元济一贯热心搜集、保存、流传祖国的文化遗产。早在清末缪荃孙任江南图书馆馆长时(1907~1908),他就曾向缪荃孙建议公立图书馆宜收集善本,以杜外流。1913年,当他得知北京发现的8册《永乐大典》有3册为外人购去时,急电北京友人,竭力设法截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上海协助郑振铎等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以抢救古籍。
1949年以后,张元济的夙愿得以实现。1951年经他提议,商务印书馆董事会通过,将涵芬楼烬余的《永乐大典》21册捐献给国家。其余善本全部由文化部收购,转归北京图书馆收藏,1953年合众图书馆也捐献给政府。至此,张元济多年搜集、保存的珍贵文献全部归公,得到妥善地保管和利用。
张元济精于目录、版本和校勘之学,他主编影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经过精心选择,详细校勘,所写题跋细密详实 (见丛书)。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已出版《校史随笔》(1938)、《涉园序跋集录》(1957)。所编书目出版的有《宝礼堂宋本书录》(1939)、《涵芬楼烬余书录》(1951)。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的张元济著作尚有《张元济诗文》(1986)、《张元济日记》(1981)、《张元济书札》(1981)、《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1983)等。1985年,浙江海盐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张元济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将县图书馆扩建,命名为"张元济图书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