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al mining mechanical enterprises
煤机制造业
1.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ffect of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on the coal mining mechanical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by analysing the gap between the coal mining mechanic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 one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y and gives some opinions.
通过分析我国煤机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存在的差距 ,阐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煤机制造业的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coal-min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采煤机制造企业
3) coal mine machine manufacturing business enterprise
煤矿机械制造企业
1.
Described quality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 for coal mine machine manufacturing business enterprise,introduced the software design important point,and analysed to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function i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pushed the applic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quality information system.
阐述了煤矿机械制造企业质量信息系统的模型框架,介绍了软件设计要点,并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强化了质量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推动了质量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普及。
4) the shearer manufacturing
采煤机制造
1.
Introduce the theory, definition, process character ,the manufacturing character of components of the shearer manufacturing especially in the necessary, the feasible and the good fabricate economic benefits of shearer manufacturing from some aspects.
阐述高速加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分析了目前采煤机零件的制造特点 ,着重从几个方面讨论高速加工技术应用在采煤机制造业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良好的制造经济效益。
5) shearer manufacturing
采煤机生产制造
6)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机电制造业
1.
Retrieval remanuf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回收再制造是机电制造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补充资料:计算机制造业
生产各种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其他有关装置的产业。它与计算机服务业一起构成计算机工业。
属于计算机制造业的企业有通用机制造厂、小型机制造厂、微型机制造厂(以上三种制造厂通称为系统制造厂家)、外部和终端设备制造厂、记录介质制造厂,以及提供专用的应用系统的厂家等。有些大型公司兼营多种制造业和服务业。
计算机制造业是省能源、省资源、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它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大部分国家均将计算机制造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工业。
发展过程 50年代初是计算机制造业的萌芽期。那时计算机产品性能价格比很低,市场很小,计算机制造业是单一结构,只有通用机制造厂家。
进入60年代以后,有些系统制造厂家开始生产自己使用的关键元件和器件,以满足在研制新机器时对新型元件器件的需要。由于外围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计算机制造业中出现了独立的外围设备厂家。小型机制造业迅速成长。
进入70年代后,计算机制造业的结构继续向多业种方向发展,先后出现了微型机制造业以及提供用于特定领域的专门应用系统制造业。随着主机速度的提高和小型机的普及,各种外围设备向高性能、多品种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独立的外部及终端设备制造业。
进入80年代以后,微型机技术迅速发展,性能价格比提高极快。微型机体积小、廉价和使用方便,市场迅速扩大。销售额年增长率达35%~40%,成为计算机制造业中成长最快的部门。微型机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以往计算机制造业以大、中型通用机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计算机制造业自50年代形成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度发展,尽管硬件成本连续下降,工业先进国家的计算机制造业年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国民生产总产值增长率的2~3倍。
特点 计算机制造业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计算机的技术进步极为显著。50年代以来,平均5~7年更新换代一次,而且这个周期正在缩短。改型的新机种年年出现,处理机的性能价格比在1959~1979年期间提高了100多倍,价格每年下降15%~30%。为了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计算机制造业在设计、生产和测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这些辅助工具也必须不断更新换代。因此计算机制造业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供研究开发使用。据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1972年的统计,各种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值平均为1.6%,而计算机制造业最高达6.5%。70年代后期,其比值已增至10%以上。
② 计算机制造业的硬件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只有采取大量生产的组织形式,才能降低生产费用,提高整机和设备的性能价格比。而且,计算机厂家的规模大小和相对的研究开发费用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具有规模经济的厂家才有可能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保持其竞争能力。
③ 计算机制造业的产品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完整的计算机产品是"复合产品",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多种服务支援在内。因此,计算机制造业必须与计算机服务业协调发展,多数计算机公司兼营制造和服务两种业务。由主机、外部设备和终端等构成的硬件子系统,只不过是"不完全的产品",为使系统有效地发挥效能,软件子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计算机安装开始,直到运转和使用,软件支援是极其必要的。计算机厂家必须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提供维护和咨询等全面服务,才能发挥计算机这一复合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计算机制造业必须把保护用户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才能建立自己的信誉,取得自己的发展。一些有代表性的计算机厂家,直接面向用户的销售、维护、咨询及培训等服务部门人员约占全体雇员的30%。
④ 计算机产品的渗透性强。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计算机制造业的市场不断扩大。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并已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计算机制造业的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饱和现象。
⑤ 计算机制造业需要国家的保护和扶植。从60年代起,主要工业国不断制定和完善发展本国计算机制造业的法律和政策,对进口计算机采取限制措施。某些国家规定:国家机关和学校原则上要使用国产计算机。由于发展计算机制造业需要不断投入较大资金,多数国家的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提供补贴、低息贷款和减免税金等各种措施,扶植本国计算机制造业。
展望 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计算机制造业将把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转向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工作,产品结构将向集成化、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计算机制造业须提供从巨型计算机直到个人和家庭计算机的各种产品。不仅要提供通用机系统,还要提供面向最终用户的各种类型的专用机。预计到90年代初,微型机的销售额在计算机总销售额中的比重将从80年代初的百分之几上升到30%以上。以微型机为主体的多功能工作站将大幅度增长。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厂已逐步发展为"单片计算机"制造厂,生产各种单片应用处理机。这类厂家将会进入计算机制造业的行列。计算机制造业的开发重点将逐步向系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技术和改善人-机界面技术等方向转移。计算机制造业将继续向技术复杂化,产品专用化方向发展。制造专用的、标准的模块化产品的厂家将会增加。系统制造厂家将会更多地选用外购模块来设计自己的系统。计算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属于计算机制造业的企业有通用机制造厂、小型机制造厂、微型机制造厂(以上三种制造厂通称为系统制造厂家)、外部和终端设备制造厂、记录介质制造厂,以及提供专用的应用系统的厂家等。有些大型公司兼营多种制造业和服务业。
计算机制造业是省能源、省资源、具有高附加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它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大部分国家均将计算机制造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工业。
发展过程 50年代初是计算机制造业的萌芽期。那时计算机产品性能价格比很低,市场很小,计算机制造业是单一结构,只有通用机制造厂家。
进入60年代以后,有些系统制造厂家开始生产自己使用的关键元件和器件,以满足在研制新机器时对新型元件器件的需要。由于外围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计算机制造业中出现了独立的外围设备厂家。小型机制造业迅速成长。
进入70年代后,计算机制造业的结构继续向多业种方向发展,先后出现了微型机制造业以及提供用于特定领域的专门应用系统制造业。随着主机速度的提高和小型机的普及,各种外围设备向高性能、多品种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独立的外部及终端设备制造业。
进入80年代以后,微型机技术迅速发展,性能价格比提高极快。微型机体积小、廉价和使用方便,市场迅速扩大。销售额年增长率达35%~40%,成为计算机制造业中成长最快的部门。微型机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以往计算机制造业以大、中型通用机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计算机制造业自50年代形成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度发展,尽管硬件成本连续下降,工业先进国家的计算机制造业年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国民生产总产值增长率的2~3倍。
特点 计算机制造业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计算机的技术进步极为显著。50年代以来,平均5~7年更新换代一次,而且这个周期正在缩短。改型的新机种年年出现,处理机的性能价格比在1959~1979年期间提高了100多倍,价格每年下降15%~30%。为了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计算机制造业在设计、生产和测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这些辅助工具也必须不断更新换代。因此计算机制造业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供研究开发使用。据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1972年的统计,各种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值平均为1.6%,而计算机制造业最高达6.5%。70年代后期,其比值已增至10%以上。
② 计算机制造业的硬件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只有采取大量生产的组织形式,才能降低生产费用,提高整机和设备的性能价格比。而且,计算机厂家的规模大小和相对的研究开发费用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具有规模经济的厂家才有可能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保持其竞争能力。
③ 计算机制造业的产品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完整的计算机产品是"复合产品",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多种服务支援在内。因此,计算机制造业必须与计算机服务业协调发展,多数计算机公司兼营制造和服务两种业务。由主机、外部设备和终端等构成的硬件子系统,只不过是"不完全的产品",为使系统有效地发挥效能,软件子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计算机安装开始,直到运转和使用,软件支援是极其必要的。计算机厂家必须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提供维护和咨询等全面服务,才能发挥计算机这一复合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计算机制造业必须把保护用户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才能建立自己的信誉,取得自己的发展。一些有代表性的计算机厂家,直接面向用户的销售、维护、咨询及培训等服务部门人员约占全体雇员的30%。
④ 计算机产品的渗透性强。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计算机制造业的市场不断扩大。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并已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计算机制造业的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饱和现象。
⑤ 计算机制造业需要国家的保护和扶植。从60年代起,主要工业国不断制定和完善发展本国计算机制造业的法律和政策,对进口计算机采取限制措施。某些国家规定:国家机关和学校原则上要使用国产计算机。由于发展计算机制造业需要不断投入较大资金,多数国家的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提供补贴、低息贷款和减免税金等各种措施,扶植本国计算机制造业。
展望 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计算机制造业将把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转向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工作,产品结构将向集成化、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计算机制造业须提供从巨型计算机直到个人和家庭计算机的各种产品。不仅要提供通用机系统,还要提供面向最终用户的各种类型的专用机。预计到90年代初,微型机的销售额在计算机总销售额中的比重将从80年代初的百分之几上升到30%以上。以微型机为主体的多功能工作站将大幅度增长。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厂已逐步发展为"单片计算机"制造厂,生产各种单片应用处理机。这类厂家将会进入计算机制造业的行列。计算机制造业的开发重点将逐步向系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技术和改善人-机界面技术等方向转移。计算机制造业将继续向技术复杂化,产品专用化方向发展。制造专用的、标准的模块化产品的厂家将会增加。系统制造厂家将会更多地选用外购模块来设计自己的系统。计算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