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死难烈士
1)  martyr died in this massacre
死难烈士
2)  in hono(u)r of the martyred dead
向死难烈士致敬。
3)  to die a martyr
杀身成仁; 死为烈士
4)  "Martyr " Complex
"烈士"情结
5)  Lie Shi Chi
烈士池
1.
Legends of “Lie Shi Chi”烈士池and “Da Xiang Bao En”大象报恩 brought back by Xuan Zang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exerted strong influences in interior China.
玄奘西行所带回的“烈士池”与“大象报恩”两个西域传说在中国本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中唐以后 ,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而被反复运用 ,产生了符合本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巨大演变。
6)  old adherents and lofty people
遗烈志士
补充资料:五常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县城南5公里的杏花山东麓。建于1981年10月,为纪念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雅臣等19位烈士而修建。陵园占地面积6570平方米,建筑面积474平方米。系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陵园内西侧建有平台式砖混结构烈士纪念馆1座,匾额上刻有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题写的“五常县革命烈士纪念馆”10个镏金大字。烈士纪念馆陈列面积210平方米,馆内陈列有汪雅臣将军等19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及烈士生前遗物。陵园中间筑有烈士纪念塔1座,高6.5米,钢筋水泥、大理石结构,纪念塔正面刻有陈雷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馆”7个大字,背面刻有五常县人民政府为牺牲的烈士题写的碑铭“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塔基四周有金属环链围绕在水泥柱上。陵园内还建有八角塔式砖混结构凉亭2座。分别分立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前两侧。纪念馆后面右侧为烈士墓区,安葬着96位烈士忠骨。

汪雅臣,又名汪景龙,别名双龙。原籍山东,1911 年生于吉林五常(今属黑龙江)人。家境贫苦,少年时给地主放猪,15岁只身到苇河林场当伐木工人。1928年被迫加入山林队,1929年春被东北军俘虏当了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逃离投降日军的部队,回五常南山区拉起抗日山林队。1932年冬成立双龙队,任队长,率队经常袭击日伪军。1933年率队加入宋德林部反日山林队,任第四支队支队长。1934年2月接受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联络召集各山林队首领开会,成立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被推为首领。他会见共产党员赵尚志,同珠河抗日游击队建起联系。1935年春率部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部。这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回五常南山一带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同年冬率部伏击日本侵略军,毙伤敌300余人。1936年初,所部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任军长,率部转战在五常、珠河地区,进行抗日游击战争。9月该军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仍任军长。他重视瓦解敌人争取伪军的工作,亲自向伪军旅、团长进行说服教育,解决部队急需的子弹。1938年夏奉命参加西征,部队受到损失。1939年底十军被缩编为抗联第二路军八支队,任支队长。1940年9月率部袭击山河屯,痛击日军守备队,缴获一批军用物资。同年冬,在日伪军包围、“讨伐”的艰苦环境中,他以身作则带领指战员,钻山沟,宿密林,忍饥挨饿,坚持进行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1月29日,在五常蛤拉河子附近陷入日军包围,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为国捐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