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局部复兴
1)  local revival
局部复兴
2)  local excitation
局部兴奋
3)  partial revival
部分复兴
4)  interest-based locality
兴趣局部性
1.
This paper presents a DHT resource location technique using interest-based locality.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局部性(locality)的分布式哈希表(DHT)资源定位技术,将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引入到Chord中,充分利用节点在物理网络上的邻近性和节点间兴趣的局部性。
5)  local excitatory
局部兴奋态
6)  Local recurrence
局部复发
1.
Postoperative local re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探讨
2.
Diagnosis,treatments and prognosis of local re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 after conservative therapy;
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治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3.
Injection of Pingyang Meisu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 recurrence of mammary cancer after operation(Report of 60 cases);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附60例分析)
补充资料:《文艺复兴》
      现代文学月刊。1946年 1月10日创刊于上海,郑振铎、李健吾主编。1947年11月出至第4卷第2期停刊,计出20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8月,又陆续出版"中国文学研究号"上、中、下三册。该刊先后共出版23期。
  
  这个出版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刊物,旗帜鲜明地为争取人民民主而斗争。郑振铎在《发刊词》中说:"抗战胜利,我们的《文艺复兴》开始了;洗荡了过去的邪毒,创立了一个新的局势。我们不仅要继承五四运动以来未完成的工作,我们还应该更积极的努力于今后的文艺复兴的使命;我们不仅为了写作而写作,我们还觉得应该配合着整个新的中国的动向,为民主,绝大多数的民众而写作。"在悼念闻一多牺牲及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闻一多逝世一周年时,《文艺复兴》都出有专号和特辑,分别发表了许多文章,抨击丑恶现实,呼吁人民民主,渴望人民中国的诞生。
  
  在《文艺复兴》上发表作品的作家很多,有茅盾、郭沫若、巴金、曹禺、叶圣陶、王统照、朱自清、丁玲、景宋、冯雪峰、李广田、臧克家、师陀、钱钟书、沈从文、杨绛、蹇先艾、沙汀、艾芜、靳以、周而复、吴祖光、唐弢、季羡林、萧乾、方敬、吴岩、罗洪、刘北汜、路翎、梅林、林焕平、丰村、骆宾基、许杰、蒋牧良、艾明之、汪曾祺、徐迟、杨刚、田涛、任钧、辛笛、陈敬容、唐湜、唐祈、袁可嘉、范泉、荒芜等。长篇小说《寒夜》(巴金)、《围城》(钱钟书)、《引力》(李广田)的连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该刊登载的剧本,有曹禺的《桥》,杨绛的《风絮》,李健吾的《青春》,丁玲、陈明、逮斐的《窑工》等。《桥》揭露了官僚资本对民族钢铁工业的扼杀。剧本只发表了二幕三场。《窑工》写解放区的故事。《文艺复兴》以发表创作为主,同时也兼刊评论和翻译。刊物上发表的书评,作家回忆录等,对了解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有一定价值。
  
  鉴于"这许多年来,有许多专家们,对于中国文学作了不少很深湛的研究,而没机会发表他们的文章"(谛:第 3卷第 3期《编余》),《文艺复兴》于1948年出版"中国文学研究号"。三册专号中发表了闻一多的遗著《伏羲与葫芦》,刊登了郭绍虞、余冠英、朱自清、吴晗、吴晓铃、赵景深、冯沅君、王瑶等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论著,季羡林、王统照关于中外文化交流,唐弢关于新文学研究的论文,都颇有学术价值。20年代,《小说月报》曾出"中国文学研究"专号;30年代,《文学》也刊出一个同名专号;40年代,《文艺复兴》又出了这样的专号。郑振铎在他主编的三个大型文学刊物上,都开辟了"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为中国文学的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