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1)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1.
s: Some scholars mistake Lenin s idea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s rapid transition to socialism.
学术界许多人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持快速、激进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2)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革命胜利
3)  October Revolution
十月革命
1.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October Revolution;
论新经济政策与十月革命的辩证关系——献给十月革命90周年
2.
A Contemporary Look at October Revolution——On the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十月革命的当代审视——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
3.
On the Significance of October Revolution to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Current World;
论十月革命对20世纪及当今世界产生的积极意义
4)  the October Revolution
十月革命
1.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destiny of scientific socialism:in commemoration of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英文)
2.
On the Basis and Instability of Soviet Political Power of Siberia in the Period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试论十月革命中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基础的不稳固性
3.
From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o the Siviet Disintegration ——Fundamental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Russian Historiography;
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现代俄国史学发展基本趋势
5)  before the October Revolution
十月革命前
1.
Research about Individuals before the October Revolution under the Horizon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十月革命前的个人主体研究
6)  Happy Reunion That Revolutions win
革命胜利大团圆
补充资料: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October Revolution

   俄国人民在V.I.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而得名。
    革命前提 20世纪初叶,俄国经济发展落后,存在着浓厚的农奴制残余。垄断资本发展极不平衡;资产阶级对沙皇制度存在依赖性;俄国帝国主义既富于侵略性掠夺性又对西方帝国主义存在依赖性。
   1905年,俄国人民进行第一次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见俄国1905年革命),广大群众受到斗争的锻炼。 1917年3月(俄历2月),发生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见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已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各种类型的无产者人数约有2000万。无产阶级处于社会最低层,是最革命的阶级,俄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俄国有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形成既有工兵代表苏维埃,又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时机的成熟 二月革命期间,列宁在给《真理报》的信中揭露了临时政府的反革命本质和阴谋。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第二天,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1917年5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党的主要口号,目的是将地主和资产阶级的代表驱逐出政权机关,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5月1日,临时政府声称俄国要遵守沙皇政府签订的各种条约 ,把战争进行到“最后胜利”。5月3~4日,彼得格勒10万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接着,成立一个有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5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显示群众革命情绪的高涨和布尔什维克威信的提高。
   临时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在前线发动进攻,结果军事冒险遭到惨败。7月16~17日,在彼得格勒再次爆发工人和士兵大规模示威游行。临时政府悍然出动军队屠杀示威群众,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并下令通缉列宁。布尔什维克党被迫重新转入秘密状态。从此,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全部政权转到反革命的临时政府手中。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控制的苏维埃成了临时政府的附属物。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但没有退出苏维埃。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号召工人、农民和士兵站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旗帜下,准备同资产阶级进行决战。
   8月底,原沙皇将军、临时政府前线最高总司令L.G.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企图消灭苏维埃,建立反革命军事独裁。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士兵坚决抵抗,很快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威信空前提高,“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又提到日程上来。
   
   

地图: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

地图: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


    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在有利的形势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加紧准备武装起义。10月20日,列宁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格勒,直接领导武装起义。10月23日,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中央全会决定成立中央政治局,由列宁、L.托洛茨基、G.Y.季诺维也夫、L.B.加米涅夫、I.V.斯大林、G.Y.索柯里尼柯夫和A.S.布勃诺夫等7人组成。10月25日,在托洛茨基领导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这是以后武装起义的公开司令部。10月29日,成立有Y.M.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布勃诺夫 、F.E.捷尔任斯基、M.S.乌里茨基等参加的领导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
   在准备武装起义的紧要关头,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反对武装起义的方针。10月31日,加米涅夫在非党的《新生活报》上发表声明,指责布尔什维克党举行武装起义是冒险的举动,泄露了正在准备起义的机密。临时政府闻讯立即调动军队,采取破坏起义的措施。11月6日晨,临时政府下令封闭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工人之路报》。这时首都各区的革命军队和赤卫队不断汇集到布尔什维克党总部和军事革命委员会所在地——斯莫尔尼宫。6日晚上,列宁主张立即发动起义。他连夜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7日,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占领电话局、邮政局、国家银行、火车站、主要政府机关和军事据点。晚9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第一炮。次日凌晨2时,起义队伍攻下冬宫,逮捕了正在开会的临时政府部长们。
   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手中。8日,大会通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动员广大群众起来制止帝国主义战争,支持苏维埃政权。会上成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11月7~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1917年11月~1918年2~3月,首先从城市,然后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全国国民经济管理机关。
   建立工农红军、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机关和各人民委员部。1918年1月,召开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行土地国有化,消灭民族压迫,废除等级划分、等级特权和等级限制,废除对妇女的歧视、压迫,宣布所有居民统一称为公民,保证了无产阶级对国家和教育的领导。
    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根本区别于过去发生的任何一次革命,它不是以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是消灭一切形式的剥削。产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
   
   

攻打冬宫(绘画)

攻打冬宫(绘画)


   
   

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的十月革命节阅兵式(1941.11.7)

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的十月革命节阅兵式(1941.11.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